一种牵引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706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牵引床,解决牵引床刚性的传动系统在回拉时容易对患者病变部位产生挤压造成伤害的问题,以及牵引床不能适应身高差异较大的患者的问题,床板包括静止部和滑动部,位于静止部上的固定臂固定位置可以进行调节,床板的下方设有传动带,传动带部分与滑动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形成滑动部随传动带平移的结构,皮带轮一端面与枢轴端部形成轴向定位,皮带轮另一端设有两相对的摩擦盘,一摩擦盘滑动套接在枢轴上且相邻依次设有压缩弹簧和控制环,控制环下端水平设置有一控制杆,控制杆设有与控制环下端配合的圆锥部,摩擦盘间间隙可以进行自由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腰椎的牵引,且牵引的力度可以自行调节。

A traction be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action bed, solve the traction drive system of rigid bed is easy to produce extrusion damage caused by the problem for patients the lesion in the back, and the traction bed can not adapt to the different height of patients with problems, including static bed part and a sliding part, a fixed arm fixed position in the stationary part adjust with driving belt plate below the lower part of the drive belt and the sliding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piece form a sliding part structure with belt pulley translation, a pivot end and end the formation of axial position, the belt pulley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friction disk two relative, a friction disc is sheathed on the slide the pivot and the adjacent compression spring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and the control loop, the control level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rod, the control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onical part and the control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ring with the friction disc The gap can be adjusted freely. The utility model is mainly used for the traction of the lumbar vertebrae,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traction can be adjusted by itsel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床
本技术涉及腰椎牵引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牵引床。
技术介绍
牵引床用于治疗腰椎病变,牵引治疗是腰椎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案,使用时患者平躺于床面上,并将上身部分进行固定,床面分为静止部分和滑动部分,滑动部分可带动人体下身部分进行相对运动,进而实现对椎骨的固定牵引。为了配合牵引床的动作,传统的牵引床为了控制牵引速度通常采用刚性的传动结构,牵引完毕后,床体在进行合拢时,容易对患者的病变部位产生挤压引起相反的治疗效果,而且患者的身进行固定时,由于患者身高的不同,同一规格的牵引床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不适用,患者上身固定后,患者腰椎病变部位不能与牵引床牵引处相对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一种牵引床,目的在于解决牵引床刚性的传动系统在回拉时容易对患者病变部位产生挤压造成伤害的问题,以及牵引床不能适应身高差异较大的患者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床板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位于床板下方对床板形成平衡支承的结构,所述床板为分体式结构包括静止部和滑动部,所述静止部和滑动部相拼接,静止部与滑动部拼接缝形成牵引床的牵引处,所述静止部的中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设有与患者腋下配合的竖直部,所述滑动部上端设有捆扎部,所述捆扎部与患者胯部相配合形成捆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与静止部的两侧滑动配合,所述固定臂与静止部两侧设有锁紧机构形成固定臂相对于静止部锁紧的结构,所述床板的下方设有一传动带,传动带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皮带轮,传动带一端的皮带轮与支撑部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部分与滑动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形成滑动部随传动带平移的结构,传动带另一端的皮带轮转动套接在一枢轴上,皮带轮一端面与枢轴端部形成轴向定位,皮带轮另一端设有两相对的摩擦盘,其中一摩擦盘与皮带轮固定连接,另一摩擦盘滑动套接在枢轴上且相邻依次设有压缩弹簧和控制环,枢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下端与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环下端设有倾斜的圆锥面,所述控制环下端水平设置有一控制杆,所述控制杆设有与控制环下端配合的圆锥部,控制杆传动连接有一直线驱动机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床板上端裹设有柔性垫,所述捆扎部与柔性垫固定连接,所述捆扎部包括与人体胯部形成相对包裹的第一固定部和与人体大腿根处形成包裹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一体成型,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上端分别设有捆扎带。在一实施例中,静止部的两侧设有圆柱形的导杆,所述固定臂下端设有滑动套筒,滑动套筒滑动套接在导杆上,滑动套筒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锁紧部,所述锁紧部内壁与导杆外壁贴合,锁紧部上设有多个轴向的环形分布的弹性缝,所述弹性缝一端向外延伸至滑动套筒的端部,锁紧部外周面为圆锥面结构且通过螺纹连接锁紧把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控制杆一体成型,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一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传动连接一旋转电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位于床板下方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向固定安装在床板的下方,各支撑杆之间设有横向水平设置的横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滑动部在进行滑动时依靠柔性传动结构实现,当需要稳定输出牵引力时,可通过摩擦盘紧密贴合来实现,当滑动部回拉时可控制摩擦盘贴合程度,使得摩擦盘处于非完全贴合状态,此时驱动电机的动力不能完全输出,表现为当滑动部受到阻力时处于静止状态,这样在进行回拉时可以根据患者的表现适时停止和控制回拉速度,避免对患者腰椎造成挤压,另固定臂的相对位置可以进行调节,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人群,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牵引床,包括床板1和支撑部2,支撑部2包括支撑杆201和横板202,支撑杆201起到支撑床板1的作用,与静止部101配合的支撑杆201上端设有托接部203,托接部203与滑动部102形成滑动配合,横板202主要起到稳定支撑杆201和提供安装位置的作用,静止部101和滑动部102相拼接,静止部101与滑动部102拼接缝形成牵引床的牵引处3,在进行牵引治疗时,患者的待牵引部位与所述牵引处3相对应,固定臂4为一弯曲的杆状结构,包括与患者腋下配合的竖直部401,竖直部401套接有护套以提高使用体验,固定臂4可以沿静止部101侧壁方向进行调节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具体来说,静止部101的两侧设有圆柱形的导杆103,固定臂4下端设有滑动套筒402,滑动套筒402滑动套接在导杆103上,滑动套筒402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锁紧部403,锁紧部403内壁与导杆103外壁贴合,锁紧部403上设有多个轴向的环形分布的弹性缝404,弹性缝404一端向外延伸至滑动套筒402的端部,锁紧部403外周面为圆锥面结构且通过螺纹连接锁紧把手405,滑动部102上端设有捆扎部5,捆扎部5与患者胯部相配合形成捆绑的结构,在使用时,患者的胯部位于滑动部102上,捆扎部5与人体胯部形成固定连接,能够型形成人体随滑动部102一起运动的结构,传动带6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皮带轮7,传动带6一端的皮带轮7与横板202转动连接,位于滑动部102下方的传动带6通过连接片8固定连接,形成滑动部102随传动带6平移的结构,传动带6另一端的皮带轮7转动套接在一枢轴9上,与枢轴9配合的皮带轮7一端面与枢轴9端部形成轴向定位,皮带轮7另一端设有两相对的摩擦盘10,其中一摩擦盘10与皮带轮7固定连接,另一摩擦盘10滑动套接在枢轴9上且相邻依次设有压缩弹簧11和控制环12,枢轴9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下端与支撑部2固定连接,控制环12下端设有倾斜的圆锥面,控制环12下端水平设置有一控制杆14,控制杆14设有与控制环12下端配合的圆锥部,控制杆14传动连接有一直线驱动机构,当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控制杆14进行水平向移动时,控制杆14与控制环12的圆锥面进行相互作用,使得控制环挤压或者放松压缩弹簧11,进而带动两摩擦盘10之间的相对移动,摩擦盘10紧密贴合则驱动电机13的动力完全反应在传动带6上,当摩擦盘10处于半结合时,则传动带6动力大大减弱,患者或者医生利用手臂力量即可阻值滑动部102继续移动,控制更加的灵活。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使用舒适和可靠性,床板1上端面裹设有柔性垫104,捆扎部5与柔性垫104固定连接,捆扎部5包括与人体胯部形成相对包裹的第一固定部501和与人体大腿根处形成包裹的第二固定部502,第一固定部501和第二固定部502一体成型,第一固定部501和第二固定部502的上端分别设有捆扎带503,此时人体胯部和大腿处都进行固定,固定牢靠且包裹性强,使用更加舒适贴合。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机构可以设置成包括一连接部15,连接部15与控制杆14一体成型,连接部15通过螺纹连接一螺纹杆16,螺纹杆16传动连接一旋转电机17,旋转电机17进行动作后可以将螺纹杆16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连接部15的直线运动,所述旋转电机17可以固定安装在固定部的下端面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滑动部在进行滑动时依靠柔性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牵引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牵引床,包括床板(1)和支撑部(2),所述支撑部(2)位位于床板(1)下方对床板(1)形成平衡支承的结构,所述床板(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静止部(101)和滑动部(102),所述静止部(101)和滑动部(102)相拼接,静止部(101)与滑动部(102)拼接缝形成牵引床的牵引处(3),所述静止部(101)的中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臂(4),所述固定臂(4)设有与患者腋下配合的竖直部(401),所述滑动部(102)上端设有捆扎部(5),所述捆扎部(5)与患者胯部相配合形成捆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4)与静止部(101)的两侧滑动配合,所述固定臂(4)与静止部(101)两侧设有锁紧机构形成固定臂(4)相对于静止部(101)锁紧的结构,所述床板(1)的下方设有一传动带(6),传动带(6)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皮带轮(7),传动带(6)一端的皮带轮(7)与支撑部(2)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6)部分与滑动部(1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8)形成滑动部(102)随传动带(6)平移的结构,传动带(6)另一端的皮带轮(7)转动套接在一枢轴(9)上,皮带轮(7)一端面与枢轴(9)端部形成轴向定位,皮带轮(7)另一端设有两相对的摩擦盘(10),其中一摩擦盘(10)与皮带轮(7)固定连接,另一摩擦盘(10)滑动套接在枢轴(9)上且相邻依次设有压缩弹簧(11)和控制环(12),枢轴(9)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下端与支撑部(2)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环(12)下端设有倾斜的圆锥面,所述控制环(12)下端水平设置有一控制杆(14),所述控制杆(14)设有与控制环(12)下端配合的圆锥部,控制杆(14)传动连接有一直线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床,包括床板(1)和支撑部(2),所述支撑部(2)位位于床板(1)下方对床板(1)形成平衡支承的结构,所述床板(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静止部(101)和滑动部(102),所述静止部(101)和滑动部(102)相拼接,静止部(101)与滑动部(102)拼接缝形成牵引床的牵引处(3),所述静止部(101)的中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臂(4),所述固定臂(4)设有与患者腋下配合的竖直部(401),所述滑动部(102)上端设有捆扎部(5),所述捆扎部(5)与患者胯部相配合形成捆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4)与静止部(101)的两侧滑动配合,所述固定臂(4)与静止部(101)两侧设有锁紧机构形成固定臂(4)相对于静止部(101)锁紧的结构,所述床板(1)的下方设有一传动带(6),传动带(6)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皮带轮(7),传动带(6)一端的皮带轮(7)与支撑部(2)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6)部分与滑动部(1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8)形成滑动部(102)随传动带(6)平移的结构,传动带(6)另一端的皮带轮(7)转动套接在一枢轴(9)上,皮带轮(7)一端面与枢轴(9)端部形成轴向定位,皮带轮(7)另一端设有两相对的摩擦盘(10),其中一摩擦盘(10)与皮带轮(7)固定连接,另一摩擦盘(10)滑动套接在枢轴(9)上且相邻依次设有压缩弹簧(11)和控制环(12),枢轴(9)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下端与支撑部(2)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环(12)下端设有倾斜的圆锥面,所述控制环(12)下端水平设置有一控制杆(14),所述控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义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国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