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双协议的UHF‑RFID读写器信道选择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34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支持双协议的UHF‑RFID读写器信道选择滤波器,包括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第三二阶低通滤波器、第一NMOS晶体管、第二NMOS晶体管、第三NMOS晶体管、第四NMOS晶体管、第五NMOS晶体管和第六NMOS晶体管;该信道选择滤波器支持ISO 18000‑6C和GB/T29768‑2013两种UHF‑RFID通讯协议,信道选择滤波器支持多读写器环境下64kb/s和单读写器环境下640kb/s两种接收数据速率,信道选择滤波器的带宽可在154kHz和1.54MHz之间选择。同时,可实现二倍信道带宽处的带外抑制在25dB和45dB之间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持双协议的UHF-RFID读写器信道选择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支持双协议的UHF-RFID读写器信道选择滤波器。
技术介绍
CMOS工艺的UHF-RFID读写器芯片因体积小、成本低、兼容性好得到快速发展。为了便于集成,读写器芯片中的接收机多采用零中频接收机结构。在该结构中,可使用模拟低通滤波器实现信道选择。信道选择滤波器支持ISO18000-6C和GB/T29768-2013两种UHF-RFID通讯协议。根据不同的接收数据速率,信道选择滤波器的带宽可调节。考虑两种协议以及协议中F0、Miller编码的兼容性和信道分配实际情况,信道选择滤波器支持多读写器环境下64kb/s和单读写器环境下640kb/s两种接收数据速率,考虑20%的频偏,信道选择滤波器的带宽可在154kHz和1.54MHz之间选择。同时,ISO18000-6C协议规定,多读写器环境下邻道泄漏比为-20dBc,密集读写器环境下邻道泄漏比为-30dBc,GB/T29768-2013协议规定,读写器邻道泄漏比为-40dBc,为满足两种协议下的邻道泄漏比要求,信道选择滤波器在二倍信道带宽处的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201720303471.html" title="支持双协议的UHF‑RFID读写器信道选择滤波器原文来自X技术">支持双协议的UHF‑RFID读写器信道选择滤波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持双协议的UHF‑RFID读写器信道选择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第三二阶低通滤波器、第一NMOS晶体管、第二NMOS晶体管、第三NMOS晶体管、第四NMOS晶体管、第五NMOS晶体管和第六NMOS晶体管;所述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入端作为差分信号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入端作为差分信号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三NMOS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二阶低通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双协议的UHF-RFID读写器信道选择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第三二阶低通滤波器、第一NMOS晶体管、第二NMOS晶体管、第三NMOS晶体管、第四NMOS晶体管、第五NMOS晶体管和第六NMOS晶体管;所述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入端作为差分信号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入端作为差分信号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三NMOS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二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三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三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五NMOS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和第五NMOS晶体管的源极的连接端作为差分信号的正输出端,所述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六NMOS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四NMOS晶体管的源极和第六NMOS晶体管的源极的连接端作为差分信号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三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五NMOS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三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六NMOS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第二NMOS晶体管的栅极、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第四NMOS晶体管的栅极、第五NMOS晶体管的栅极、第六NMOS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作为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一开关阵列、第二开关阵列、第三开关阵列、第四开关阵列、第一无源电阻、第二无源电阻、第三无源电阻、第四无源电阻、第五无源电阻、第六无源电阻、第七无源电阻、第八无源电阻;所述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包括: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五开关阵列、第六开关阵列、第七开关阵列、第八开关阵列、第九无源电阻、第十无源电阻、第十一无源电阻、第十二无源电阻、第十三无源电阻、第十四无源电阻、第十五无源电阻和第十六无源电阻;所述第三二阶低通滤波器包括:第五放大器、第六放大器、第三无源电容、第四无源电容、第五无源电容、第六无源电容、第十七无源电阻、第十八无源电阻、第十九无源电阻、第二十无源电阻、第二十一无源电阻、第二十二无源电阻、第二十三无源电阻和第二十四无源电阻;所述第一无源电阻的一端作为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无源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第一开关阵列的输入端、第三无源电阻的一端和第七无源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阵列的输出端、第三无源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五无源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无源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和第三开关阵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阵列的输出端和第八无源电阻的一端,并作为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二无源电阻的一端作为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二无源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二开关列阵的一端、第四无源电阻的一端和第八无源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阵列的输出端、第四无源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六无源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无源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第四开关阵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阵列的输出端和第七无源电阻的另一端,并作为第一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九无源电阻的一端作为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九无源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第五开关阵列的输入端、第十一无源电阻的一端和第十五无源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放大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五开关阵列的输出端、第十一无源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十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和第七开关阵列的输入端,所述第四放大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七开关阵列的输出端和第十六无源电阻的一端,并作为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出端,所述第十无源电阻的一端作为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十无源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六开关阵列的输入端、第十二无源电阻的一端和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放大器的正输出端连接第六开关阵列的输出端、第十二无源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十四无源电阻的一端,第十四无源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第八开关阵列的输入端,所述第四放大器的正输出端连接第八开关阵列的输出端和第十五无源电阻的另一端,并作为第二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出端;所述第十七无源电阻的一端作为第三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十七无源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五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第三无源电容的一端、第十九无源电阻的一端和第二十三无源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放大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三无源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九无源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一无源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一无源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六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和第五无源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六放大器的负输出端连接第五无源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十四无源电阻的一端,并作为第三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正输出端,所述第十八无源电阻的一端作为第三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十八无源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五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四无源电容的一端、第二十无源电阻的一端和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五放大器的正输出端连接第四无源电容的另一端、第二十无源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二无源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二无源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六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第六无源电容一端,所述第六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蕾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