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保护电源转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23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电源转接线装置,它涉及继电保护电源转接线装置技术领域,它包含手动断电装置、第一连接线、接线头、绝缘防护层、防静电层、导电层、接口、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第四连接线、第一断电器、第一传感器、第一电路、第二传感器和第二电路,手动断电装置上侧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线,第一断电器下侧设置有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下侧设置有第一电路,第二断电器上侧设置有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上侧安装有第二电路。它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外形美观新颖,能够保证使用人员进行便捷的操作和使用,同时既能够降低投入成本节省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减少操作失误率,实现高效节能环保,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电保护电源转接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继电保护电源转接线装置,属于继电保护电源转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使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母线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简称继电保护。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电流增大,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继电保护电源转接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保护电源转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手动断电装置(1)、第一连接线(2)、接线头(3)、绝缘防护层(4)、防静电层(5)、导电层(6)、接口(7)、第二连接线(8)、第三连接线(9)、第四连接线(10)、第一断电器(11)、第一传感器(12)、第一电路(13)、第二断电器(14)、第二传感器(15)和第二电路(16),手动断电装置(1)上侧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线(2),第一连接线(2)左端与接线头(3)电连接,接线头(3)内侧安装有绝缘防护层(4),绝缘防护层(4)内侧设置有防静电层(5),防静电层(5)内侧安装有导电层(6)和接口(7),手动断电装置(1)下侧左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保护电源转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手动断电装置(1)、第一连接线(2)、接线头(3)、绝缘防护层(4)、防静电层(5)、导电层(6)、接口(7)、第二连接线(8)、第三连接线(9)、第四连接线(10)、第一断电器(11)、第一传感器(12)、第一电路(13)、第二断电器(14)、第二传感器(15)和第二电路(16),手动断电装置(1)上侧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线(2),第一连接线(2)左端与接线头(3)电连接,接线头(3)内侧安装有绝缘防护层(4),绝缘防护层(4)内侧设置有防静电层(5),防静电层(5)内侧安装有导电层(6)和接口(7),手动断电装置(1)下侧左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线(8),手动断电装置(1)上侧右端与第三连接线(9)电连接,手动断电装置(1)下侧右端安装有第四连接线(10),手动断电装置(1)顶端设置有第一断电器(11),第一断电器(11)下侧安装有第一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磊陈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