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14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6:52
筒状中空部(121)与两端的开口连通,且能够供外壳(21)插通。周向槽(123)在筒状中空部(121)的内周壁上沿着绕轴方向形成。注入孔(124)将外部与周向槽(123)连通,能够向周向槽(123)注入粘结剂。空气流路(125)将周向槽(123)的一部分切除而与外部连通,在将外壳(21)插通于筒状中空部(121)时,能够使空气在周向槽(123)与外部之间移动。通过上述的构造,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外壳紧贴地插通于套管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简单的作业使粘结剂充分地遍布的套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套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供外壳插入的套管。
技术介绍
在汽车等车辆中,车内的驾驶者为了对操作杆进行拉拽操作并向车外的装置传递拉拽操作,而遍及车内和车外地配线控制线缆。因此,在将车内与车外分隔的隔壁上需要贯通供控制线缆穿过的孔(实际上供控制线缆的外壳穿过的孔),而且,需要避免粉尘及水等从该贯通部分侵入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样的构造主要使用套管。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85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车辆用的套管为了确保防水性,通常设为具有高紧贴性地插通外壳的结构。此外,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性或者防止外壳从套管的脱落的情况为目的,有时利用粘结剂将套管与外壳粘结。然而,由于套管与外壳紧贴,因此难以使粘结剂充分地进入外壳与套管之间。其结果是,容易产生粘结不良。为了使粘结剂遍布,也可考虑作业员使用工具等在外部与套管之间造出间隙的情况,但是由于用于防止水分的侵入的套管的收缩力强,因此难以不弄伤套管地进行作业。而且,也可考虑例如开设孔而局部性地注入粘结剂的情况,但是局部性的粘结的话,有可能得不到充分的粘结效果。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以上的点而作出,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套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管,具备:筒状中空部,与两端的开口连通,且能够供外壳插通;周向槽,在所述筒状中空部的内周壁上沿着绕轴方向设置;注入孔,将外部与所述周向槽连通,能够向所述周向槽注入粘结剂;及空气流路,将所述周向槽的一部分切除而与外部连通,在将所述外壳插通于所述筒状中空部时,能够使空气在所述周向槽与外部之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27 JP 2015-0900731.一种套管,具备:筒状中空部,与两端的开口连通,且能够供外壳插通;周向槽,在所述筒状中空部的内周壁上沿着绕轴方向设置;注入孔,将外部与所述周向槽连通,能够向所述周向槽注入粘结剂;及空气流路,将所述周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川拓磨堀中崇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