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消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6842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罐单元中的液体的检测精度的技术。打印机(10)具备罐单元(40A)。罐单元(40A)具备多个墨罐(43A)和多个墨水筒部(46A)。多个墨水筒部(46A)经由管(47)与墨罐(43A)连接,以使容纳于对应的墨罐(43A)中的墨水能够流入墨水筒部(46A)。在各墨水筒部(46A)中设置有用于墨水的检测的一对引线脚(96a、96b)。设置有一对引线脚(96a、96b)的高度位置处的墨水筒部(46A)的水平截面积比对应的高度位置处的墨罐(43A)的水平截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消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消耗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方式,喷出墨水而形成图像的喷墨打印机(以下也简称为“打印机”)已为人所知。打印机通常具备作为液体供给装置的一个方式的罐单元,从罐单元所具有的墨罐接受墨水的供给。在打印机中,提出了一种将检测墨水的余量的检测部设置于墨罐的技术(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45451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使电流向配置于罐内的一对电极流动,并基于其阻抗的变化检测墨水的余量。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罐相对于通常所设想的配置角度倾斜地配置的情况下,存在如下可能性:罐内的墨水的液面位置变动,容纳于罐内的墨水的检测精度降低。在打印机中,为了抑制因墨水用尽等而产生印刷不良、打印头的劣化等,也期望提高检测部对墨水的检测精度。另外,为了使墨罐中的墨水容量增大,期望的是,即使是在使墨罐大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墨水的检测精度降低、检测部大型化的情况。此外,并不限于利用检测部的情况,还期望容易地进行墨罐中的墨水的余量的确认。此外,在打印机、打印机所具备的罐单元中,一直以来,期望的是其小型化、低成本化、省资源化、制造的容易化、好用程度的提高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能够向液体消耗装置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中的上述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的,能够实现为以下的方式。[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液体供给装置。优选的是,该液体供给装置具备第一液体容纳部、第二液体容纳部以及检测部。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并且能够导入大气。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并与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连通,以使容纳于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的所述液体能够流入,并且该第二液体容纳部能够导入大气。所述检测部能够检测被容纳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液体的检测部位处的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比与所述检测部位的位置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小。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抑制了液体供给装置的配置角度的变动对液体的检测精度的影响,液体的检测精度得以提高。[2]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检测部位在重力方向上位于距离第二液体容纳部的下端比距离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上端更近的下端侧,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检测部位处的所述液体的有无。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能够提高罐中的液体余量的检测精度。[3]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具有目视确认部,使用者能够通过该目视确认部从外部目视确认所述液体的液面的位置。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使用者能够通过第二液体容纳部目视确认被容纳于第一液体容纳部的液体量。[4]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与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大气在彼此之间流通的大气流通路径。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内部的大气状态在第一液体容纳部和第二液体容纳部被通用化,因此,能够提高借助了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容纳于第一液体容纳部的液体量的检测精度。另外,能够省略在第二液体容纳部设置用于抑制内部的液体的蒸发的构造,因此,也能够抑制由设置这样的构造导致的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大型化。[5]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具有:液体容纳室,其容纳所述液体;以及大气容纳室,其与所述液体容纳室连通,并容纳所述大气,所述大气流通路径与所述大气容纳室连接。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能够将容纳于第一液体容纳部的大气容纳室的大气向第二液体容纳室导入。[6]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具备:液体容纳室,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大气开放口,其朝向外部开口;以及大气连通路径,其从所述大气开放口朝向所述液体容纳室延伸,供向所述液体容纳室导入的所述大气流通。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通过第二液体容纳部具有大气连通路径,抑制了液体经由大气开放口从第二液体容纳部泄漏、蒸发。[7]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具备液体注入部,该液体注入部具有能够从外部注入液体的注入口。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使用者经由具有目视确认部的第二液体容纳部能够进行液体的补充,因此,能够提高对使用者来说的便利性。[8]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具备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能够密封所述液体注入部的所述注入口。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抑制了液体经由注入口从第二液体容纳部泄漏、蒸发、异物向第二液体容纳室的混入等。[9]优选的是,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具备多组的一对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和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构成有第一液体容纳部列和第二液体容纳部列,该第一液体容纳部列是多个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沿着第一方向排列成列状而成,该第二液体容纳部列是多个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排列成列状而成。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第一液体容纳部和第二液体容纳部分别集中地配置,因此,提高了对使用者来说的便利性。另外,通过将第二液体容纳部集中,也能够使检测部小型化。[10]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配置在与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列相邻的位置,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列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列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小。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能够将第一液体容纳部列和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列紧凑地集中配置,能够使装置小型化。[11]在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检测部包括:检测元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内部;连接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外部,在其与所述检测元件之间交换信号,所述连接部配置于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列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列之间。根据该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能够有效利用第一液体容纳部列与第二液体容纳部列之间的空间,能够使装置小型化。[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液体消耗装置。优选的是,该液体消耗装置具备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消耗部。所述液体供给装置是上述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所述液体消耗部消耗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供给的所述液体。根据该方式的液体消耗装置,提高了液体供给装置中的液体的检测精度,因此,能够提高要消耗的液体的管理性。[13]在上述方式的液体消耗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配置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正面侧。根据该方式的液体消耗装置,使用者针对第二液体容纳部的访问性得以提高。具有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各方式的多个构成要素并非全部是必须的,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成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适当地对所述多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构成要素进行变更、删除、与新的其他构成要素之间的替换、限定内容的局部删除。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成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也能够将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包含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所包含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组合而设为本专利技术的独立的一方式。本专利技术也能够以液体供给装置、液体消耗装置以外的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液体容器、液体容器的单元、液体检测装置、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消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其能够向液体消耗装置供给液体,其中,具备:第一液体容纳部,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并且能够导入大气;第二液体容纳部,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并与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连通,以使所述液体能够从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流入,并且该第二液体容纳部能够导入大气;检测部,其能够检测被容纳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液体的检测部位处的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比与所述检测部位的位置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31 JP 2015-0708971.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其能够向液体消耗装置供给液体,其中,具备:第一液体容纳部,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并且能够导入大气;第二液体容纳部,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并与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连通,以使所述液体能够从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流入,并且该第二液体容纳部能够导入大气;检测部,其能够检测被容纳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液体的检测部位处的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比与所述检测部位的位置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的水平截面的截面积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位在重力方向上位于距离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下端比距离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的上端更近的下端侧,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检测部位处的所述液体的有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具有目视确认部,使用者能够通过该目视确认部从外部目视确认所述液体的液面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与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大气在彼此之间流通的大气流通路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容纳部具有:液体容纳室,其容纳所述液体;以及大气容纳室,其与所述液体容纳室连通,并容纳所述大气,所述大气流通路径与所述大气容纳室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液体容纳部具备:液体容纳室,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大气开放口,其朝向外部开口;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尚己金谷宗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