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6706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盒;推出机构,包括连杆组件;导风机构,包括第一导风驱动组件、第二导风驱动组件、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及输出部件,所述输出部件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的头部;所述第一导风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与所述输出部件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输出部件朝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部件与所述输出部件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输出部件朝另一方向转动,有效的解决目前导风板推出结构结构不紧凑与传动部可靠不能兼容的问题,减小连杆组件的头部尺寸,保证导风板驱动结构紧凑,避免传动失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内机。

Air conditioning inner machine and its guide plate dri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riving device, the air guide plate comprises a driving box; push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a wind guide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first wind guide drive assembly, second wind guide drive assembly, first transmission parts, transmission parts and second output parts, the output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the head; the first wind guide component driven by the first driving member and the output member is connected, can drive the output member in one direction; the second driving component through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part and the output part is connected, can drive the output component in the other direction,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current wind deflector structure is compact and th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introduced reliable incompatible problem, reduce the size of the head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ensure the air guide plate driving structure. Get together to avoid transmission failur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n air conditioner inner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器的导风板推出机构通常采用齿轮机构配合连杆机构进行驱动,实现导风板打开或关闭出风口。通常,驱动导风板扫风的电机安装于连杆组件的端部。但是,由于电机的尺寸偏大,电机设置于连杆组件的端部会增加连杆组件的端部的尺寸,存在导风板推出机构结构不紧凑的问题;为了减小连杆组件的端部尺寸,将电机设置于连杆组件上,并通过传动带驱动导风板,但是传送带长时间使用又会存在传动不可靠的问题。因此,目前的导风板推出装置为保证结构尺寸就不能保证传动可靠,为了保证传动可靠就不能保证结构紧凑,存在结构紧凑与传动可靠不能兼容的问题,影响空调器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导风板推出结构结构不紧凑与传动部可靠不能兼容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连杆组件的头部尺寸、保证结构紧凑以及传动可靠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同时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空调内机。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盒,所述驱动盒上开设有开口;推出机构,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盒内,所述连杆组件的头部能够沿所述开口伸出或者缩回所述驱动盒;导风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上;所述导风机构包括第一导风驱动组件、第二导风驱动组件、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及输出部件,所述第一导风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导风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上,所述输出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的头部,用于与导风板连接;所述第一导风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与所述输出部件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输出部件朝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部件与所述输出部件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输出部件朝另一方向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为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端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和所述输出部件上;所述第二导风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为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两端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和所述输出部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线在所述输出部件上的缠绕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在所述输出部件上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转动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缠绕所述第一连接线,所述输出部件释放所述第一连接线,以驱动所述输出部件朝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缠绕所述第二连接线,所述输出部件释放所述第二连接线,以驱动所述输出部件朝另一方向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在所述输出部件上的一端连接,并形成连接绳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绳索缠绕所述输出部件至少一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转动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缠绕所述连接绳索,所述输出部件释放所述连接绳索,以驱动所述输出部件朝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缠绕所述连接绳索,所述输出部件释放所述连接绳索,以驱动所述输出部件朝另一方向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均由尼龙或塑料制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部件为转轴,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分别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驱动所述转轴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凸出部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凸出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凹陷于所述凸出部,两个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连接部围设成滑槽,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缠绕设置于所述滑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座及设置于所述连杆座上的齿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及所述输出部件均设置于所述连杆座上;所述连杆座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安装于所述导向槽中,并能够在所述导向槽中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隔板将所述导向槽分隔成两个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容纳腔中。还涉及一种空调内机,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用于引导出风方向的导风板以及两个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所述导风板驱动装置与所述导风板连接,且两个所述导风板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导风机构的输出部件设置于连杆组件的头部,通过第一导风驱动组件及第二导风驱动组件分别与第一传动部件及第二传动部件的配合驱动输出部件转动,进而使输出部件带动导风板运动,实现导风板的导风运动。由于连杆组件的头部上只设置输出部件,而第一导风驱动组件及第二导风驱动组件不再位于连杆组件的头部,这样能够使连杆组件的头部与导风板连接处的尺寸可以减小,以减小连杆组件头部的体积,使连杆组件的头部尺寸紧凑,避免因外观尺寸不协调而影响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同时,连杆组件的头部结构尺寸紧凑还能够减小连杆组件的头部对出风阻挡力,保证出风效果,进而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并且,通过第一传动部件与第二传动部件实现第一导风驱动组件、第二导风驱动组件与输出部件之间的连接,保证连接可靠,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传动失效的问题,保证使用性能。本技术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将第一导风驱动组件、第二导风驱动组件及输出部件设置于连杆组件上,并将所述输出部件设置于连杆组件的头部,并且,第一导风驱动组件通过第一传动部件与输出部件连接,第二导风驱动组件通过第二传动部件与输出部件连接,以驱动输出部件转动,并带动导风板运动,有效的解决目前的导风板推出结构结构不紧凑与传动部可靠不能兼容的问题,减小连杆组件的头部尺寸,保证导风板驱动结构紧凑,避免传动失效,保证空调内机的使用性能。由于导风板驱动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有上述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空调内机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安装于空调内机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风板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打开出风口;图2为图1所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与导风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中连杆组件与导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导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导风板驱动装置;110-驱动盒;120-推出机构;121-连杆组件;1211-连杆座;1212-齿部;122-推出齿轮;130-导风机构;131-第一驱动电机;132-第二驱动电机;133-第一连接线;134-第二连接线;135-输出部件;200-导风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驱动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盒(110),所述驱动盒(110)上开设有开口;推出机构(120),包括连杆组件(121),所述连杆组件(12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盒(110)内,所述连杆组件(121)的头部能够沿所述开口伸出或者缩回所述驱动盒(110);导风机构(130),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121)上;所述导风机构(130)包括第一导风驱动组件、第二导风驱动组件、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及输出部件(135),所述第一导风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导风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121)上,所述输出部件(135)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121)的头部,用于与导风板(200)连接;所述第一导风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与所述输出部件(135)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输出部件(135)朝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第二导风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部件与所述输出部件(135)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输出部件(135)朝另一方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盒(110),所述驱动盒(110)上开设有开口;推出机构(120),包括连杆组件(121),所述连杆组件(12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盒(110)内,所述连杆组件(121)的头部能够沿所述开口伸出或者缩回所述驱动盒(110);导风机构(130),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121)上;所述导风机构(130)包括第一导风驱动组件、第二导风驱动组件、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及输出部件(135),所述第一导风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导风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121)上,所述输出部件(135)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杆组件(121)的头部,用于与导风板(200)连接;所述第一导风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与所述输出部件(135)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输出部件(135)朝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第二导风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部件与所述输出部件(135)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输出部件(135)朝另一方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31),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为第一连接线(133),所述第一连接线(133)的两端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1)的输出端上和所述输出部件(135)上;所述第二导风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32),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为第二连接线(134),所述第二连接线(134)的两端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2)的输出端上和所述输出部件(13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133)在所述输出部件(135)上的缠绕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线(134)在所述输出部件(135)上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1)转动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1)的输出轴缠绕所述第一连接线(133),所述输出部件(135)释放所述第一连接线(133),以驱动所述输出部件(135)朝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2)转动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32)的输出轴缠绕所述第二连接线(134),所述输出部件(135)释放所述第二连接线(134),以驱动所述输出部件(135)朝另一方向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133)与所述第二连接线(134)在所述输出部件(135)上的一端连接,并形成连接绳索。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王现林梁志辉余杰彬李双堇王启龙王志林苏纬华宁向妮何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