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明专利>正文

一种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553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包括恒温本体、卡簧和水位螺母,所述花洒接头安装于恒温本体底端,且恒温本体与花洒接头连接处设置有O环,所述按钮与恒温大手轮之间设置有销钉,所述恒温本体后方左端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有橡胶垫片、水位螺母、卡簧、恒温水位A、O环、逆止阀、橡胶垫片、接头和橡胶垫片,所述恒温本体后方右端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有橡胶垫片、水位螺母、恒温水位B、逆止阀、卡簧和O环。该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改变常规恒温龙头水道设计,让进水端冷水包裹着热水水道,隔断热传递引起的龙头表面高温,使龙头表面不会出现高温现象,彻底达到防烫效果。

A heat resistant and ironing type all copper constant temperature fauc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insulation anti hot type copper thermostatic faucet, including temperature, water level and body clamping spring nut, the shower joints installed in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constant temperature at the bottom of the body, body and shower joint is provided with a O ring, between the button and the hand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constant temperature by the pin. The left rear body temperature from the back to the front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gasket, a nut, a circlip,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level A, O ring, check valve, rubber gasket, rubber gasket joints and the body temperature, right rear end from the back to the front is provided with the rubber gasket, water level, temperature, water level B nut check valve, clamp spring and O ring. The insulation and anti ironing full copper constant temperature tap changes the design of the conventional constant temperature tap water channel, so that the inlet end can cool the hot water channel and block the surface heat of the tap caused by heat transfer, so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faucet will not appear high temperature, and it will completely achieve the effect of anti sca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
本技术涉及恒温龙头
,具体为一种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
技术介绍
常规恒温龙头进水端热水水路通过产品外壁和隔板实现分流及流通,热量可以通过产品外壁传热,在热水端处于高温和长时间使用,状态下,龙头主体表面会达到高温,有烫伤使用者的隐患,且常规恒温龙头通过塑料内芯达到隔热效果,但塑料与铜相比,在防冻裂性能、抗冷热疲劳性能、机械强度等方面都劣于铜产品,大大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常规恒温龙头在使用时有烫伤使用者的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包括恒温本体、分水阀芯、锁紧螺母、耐磨圈、恒温小手轮、M螺母、装饰盖、花洒接头、顶喷接头、O环、套筒、恒温阀芯、定位圈、恒温大手轮、弹簧、按钮、销钉、橡胶垫片、接头、逆止阀、恒温水位A、卡簧、水位螺母、恒温水位B和M螺钉,所述锁紧螺母、耐磨圈、装饰盖、逆止阀、卡簧和水位螺母均设置有两处,所述O环共设置有六处,所述橡胶垫片共设置有四处,所述花洒接头安装于恒温本体底端,且恒温本体与花洒接头连接处设置有O环,所述顶喷接头安装于恒温本体顶端,且恒温本体与顶喷接头连接处设置有O环,所述恒温本体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恒温大手轮、耐磨圈、定位圈、恒温阀芯、锁紧螺母、O环、套筒、O环、分水阀芯、锁紧螺母、耐磨圈、恒温小手轮,所述恒温小手轮与恒温本体通过M螺母螺纹连接,且M螺母上设置有装饰盖,所述恒温大手轮与恒温本体之间通过M螺钉螺纹连接,且M螺钉上设置有装饰盖,所述恒温大手轮上安装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恒温大手轮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按钮与恒温大手轮之间设置有销钉,所述恒温本体后方左端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有橡胶垫片、水位螺母、卡簧、恒温水位A、O环、逆止阀、橡胶垫片、接头和橡胶垫片,所述恒温本体后方右端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有橡胶垫片、水位螺母、恒温水位B、逆止阀、卡簧和O环。优选的,所述恒温水位A与恒温水位B以恒温本体中心线位置相对称。优选的,所述恒温水位A为热水端进口。优选的,所述恒温水位B为冷水端进口。优选的,所述恒温本体采用Hpb59-1铅黄铜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改变常规恒温龙头水道设计,让进水端冷水包裹着热水水道,隔断热传递引起的龙头表面高温,使龙头表面不会出现高温现象,彻底达到防烫效果,且该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采用Hpb59-1铅黄铜材质,在防冻裂、抗冷热疲劳性能、机械强度等方面均强常规塑料材质的龙头,大大增加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爆炸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横向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1、恒温本体,2、分水阀芯,3、锁紧螺母,4、耐磨圈,5、恒温小手轮,6、M5螺母,7、装饰盖,8、花洒接头,9、顶喷接头,10、O环,11、套筒,12、恒温阀芯,13、定位圈,14、恒温大手轮,15、弹簧,16、按钮,17、销钉,18、橡胶垫片,19、接头,20、逆止阀,21、恒温水位A,22、卡簧,23、水位螺母,24、恒温水位B,25、M5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包括恒温本体1、分水阀芯2、锁紧螺母3、耐磨圈4、恒温小手轮5、M5螺母6、装饰盖7、花洒接头8、顶喷接头9、O环10、套筒11、恒温阀芯12、定位圈13、恒温大手轮14、弹簧15、按钮16、销钉17、橡胶垫片18、接头19、逆止阀20、恒温水位A21、卡簧22、水位螺母23、恒温水位B24和M5螺钉25,锁紧螺母3、耐磨圈4、装饰盖7、逆止阀20、卡簧22和水位螺母23均设置有两处,O环10共设置有六处,橡胶垫片18共设置有四处,花洒接头8安装于恒温本体1底端,且恒温本体1与花洒接头8连接处设置有O环10,顶喷接头9安装于恒温本体1顶端,且恒温本体1与顶喷接头9连接处设置有O环10,恒温本体1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恒温大手轮14、耐磨圈4、定位圈13、恒温阀芯12、锁紧螺母3、O环10、套筒11、O环10、分水阀芯2、锁紧螺母3、耐磨圈4、恒温小手轮5,恒温小手轮5与恒温本体1通过M5螺母6螺纹连接,且M5螺母6上设置有装饰盖7,恒温大手轮14与恒温本体1之间通过M5螺钉25螺纹连接,且M5螺钉25上设置有装饰盖7,恒温大手轮14上安装有按钮16,按钮16与恒温大手轮14之间设置有弹簧15,按钮16与恒温大手轮14之间设置有销钉17,恒温本体1后方左端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有橡胶垫片18、水位螺母23、卡簧22、恒温水位A21、O环10、逆止阀20、橡胶垫片18、接头19和橡胶垫片18,恒温本体1后方右端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有橡胶垫片18、水位螺母23、恒温水位B24、逆止阀20、卡簧22和O环10。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恒温水位A21与恒温水位B24以恒温本体1中心线位置相对称,便于混合水温;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恒温水位A21为热水端进口,热水端进水通过恒温水位A21和接头19传送到套筒11内,在流入恒温阀芯12中;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恒温水位B24为冷水端进口,冷水端进水通过恒温水位B24经恒温本体1传送到套筒11外壁和本体型腔内;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恒温本体采用Hpb59-1铅黄铜材质,在防冻裂、抗冷热疲劳性能、机械强度等方面均强常规塑料材质的龙头,大大增加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时,首先需对整个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有一个结构上的了解,在使用时,热水端进水通过恒温水位A21和接头19传送到套筒11内,在流入恒温阀芯12中,冷水端进水通过恒温水位B24经恒温本体1传送到套筒11外壁和本体型腔内,龙头开启工作一次后,冷水流道始终包裹着热水流道,隔断热传递引起的龙头表面高温,使龙头表面不会出现高温现象,彻底达到防烫效果。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包括恒温本体(1)、分水阀芯(2)、锁紧螺母(3)、耐磨圈(4)、恒温小手轮(5)、M5螺母(6)、装饰盖(7)、花洒接头(8)、顶喷接头(9)、O环(10)、套筒(11)、恒温阀芯(12)、定位圈(13)、恒温大手轮(14)、弹簧(15)、按钮(16)、销钉(17)、橡胶垫片(18)、接头(19)、逆止阀(20)、恒温水位A(21)、卡簧(22)、水位螺母(23)、恒温水位B(24)和M5螺钉(25),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3)、耐磨圈(4)、装饰盖(7)、逆止阀(20)、卡簧(22)和水位螺母(23)均设置有两处,所述O环(10)共设置有六处,所述橡胶垫片(18)共设置有四处,所述花洒接头(8)安装于恒温本体(1)底端,且恒温本体(1)与花洒接头(8)连接处设置有O环(10),所述顶喷接头(9)安装于恒温本体(1)顶端,且恒温本体(1)与顶喷接头(9)连接处设置有O环(10),所述恒温本体(1)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恒温大手轮(14)、耐磨圈(4)、定位圈(13)、恒温阀芯(12)、锁紧螺母(3)、O环(10)、套筒(11)、O环(10)、分水阀芯(2)、锁紧螺母(3)、耐磨圈(4)、恒温小手轮(5),所述恒温小手轮(5)与恒温本体(1)通过M5螺母(6)螺纹连接,且M5螺母(6)上设置有装饰盖(7),所述恒温大手轮(14)与恒温本体(1)之间通过M5螺钉(25)螺纹连接,且M5螺钉(25)上设置有装饰盖(7),所述恒温大手轮(14)上安装有按钮(16),所述按钮(16)与恒温大手轮(14)之间设置有弹簧(15),所述按钮(16)与恒温大手轮(14)之间设置有销钉(17),所述恒温本体(1)后方左端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有橡胶垫片(18)、水位螺母(23)、卡簧(22)、恒温水位A(21)、O环(10)、逆止阀(20)、橡胶垫片(18)、接头(19)和橡胶垫片(18),所述恒温本体(1)后方右端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有橡胶垫片(18)、水位螺母(23)、恒温水位B(24)、逆止阀(20)、卡簧(22)和O环(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防烫型全铜恒温龙头,包括恒温本体(1)、分水阀芯(2)、锁紧螺母(3)、耐磨圈(4)、恒温小手轮(5)、M5螺母(6)、装饰盖(7)、花洒接头(8)、顶喷接头(9)、O环(10)、套筒(11)、恒温阀芯(12)、定位圈(13)、恒温大手轮(14)、弹簧(15)、按钮(16)、销钉(17)、橡胶垫片(18)、接头(19)、逆止阀(20)、恒温水位A(21)、卡簧(22)、水位螺母(23)、恒温水位B(24)和M5螺钉(25),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3)、耐磨圈(4)、装饰盖(7)、逆止阀(20)、卡簧(22)和水位螺母(23)均设置有两处,所述O环(10)共设置有六处,所述橡胶垫片(18)共设置有四处,所述花洒接头(8)安装于恒温本体(1)底端,且恒温本体(1)与花洒接头(8)连接处设置有O环(10),所述顶喷接头(9)安装于恒温本体(1)顶端,且恒温本体(1)与顶喷接头(9)连接处设置有O环(10),所述恒温本体(1)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恒温大手轮(14)、耐磨圈(4)、定位圈(13)、恒温阀芯(12)、锁紧螺母(3)、O环(10)、套筒(11)、O环(10)、分水阀芯(2)、锁紧螺母(3)、耐磨圈(4)、恒温小手轮(5),所述恒温小手轮(5)与恒温本体(1)通过M5螺母(6)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明
申请(专利权)人:余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