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框架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391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框架组合结构,包括:至少一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两侧分别界定有供门片抵靠的承载部,各所述承载部一侧分别弯折延伸形成有一供限位门片的限位部及一卡制部;及至少一遮蔽盖体,所述遮蔽盖体两侧分别界定有一用于容置所述限位部的槽部,所述槽部一侧界定有一用于与所述卡制部相卡扣组合的卡固部,另一侧界定有一供抵靠所述门片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长度短于所述承载部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遮蔽盖体及支撑架体的快速卡合技术,让在安装时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完成组装结合,另外,因抵靠部的长度短于所述承载部的长度,因此在卡合安装完门片时,可展露出更多的门片面积,以增加视觉感及美感。

A composite structure for building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including at least one supporting frame, the supporting frame body of both sides are defined for the door against carrying part by, each of the side bearing part are bent and extended to form a limit for the limiting part of the door sheet and a card system at least a part; and the shielding cover, the shielding cover on both sides are defined for the slot containing the spacing part, one side of the slot are defined for the clamping part of the buckled combination fastening part, the other side are defined for against the door sheet abutting portion of the abutting portion is short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bearing part of the lengt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quick card through the shielding cover and a supporting frame of the technology, let in the installation can use less time to complete the assembly together, in addition, because the abutting portion is short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bearing part length, so the card installed door piece, can show the door area more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sense of vision and sense of beau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框架组合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框架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门框的设计主要为左右两侧的直立框架,搭配于上下两端配合上下横框架框设,并在围覆后的框架之间设有玻璃,并在玻璃与四周框架周缘通过封胶固定,而这种门框结构多为一体成型,在组装时较为麻烦,须先组装成U型框再将玻璃小心插入,最后进行封闭,此技术容易造成玻璃或型材刮伤,并且型材接口不易密合,质量较难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框架组合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框架组合结构,包括:至少一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两侧分别界定有供门片抵靠的承载部,各所述承载部一侧分别弯折延伸形成有一供限位门片的限位部及一卡制部;及至少一遮蔽盖体,所述遮蔽盖体两侧分别界定有一用于容置所述限位部的槽部,所述槽部一侧界定有一用于与所述卡制部相卡扣组合的卡固部,另一侧界定有一供抵靠所述门片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长度短于所述承载部的长度。所述支撑架体背离所述限位部的两侧处分别界定有一卡扣部。还包括一内盖板体,所述内盖板体可与所述卡扣部相扣合固定。所述卡制部位于所述限位部一侧处。所述限位部一侧处设有至少一垫片。各所述门片之间具有一容置空间。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通过遮蔽盖体及支撑架体的快速卡合技术,让在安装时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完成组装结合,另外,因抵靠部的长度短于所述承载部的长度,因此在卡合安装完门片时,可展露出更多的门片面积,以增加视觉感及美感。二、通过遮蔽盖体可将锁固用的螺丝完全遮蔽隐藏,并且可重覆拆装,以提高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分解图。图4为图1中A-A线段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还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框架组合结构,包括:至少一支撑架体1,所述支撑架体1两侧分别界定有供门片7抵靠的承载部11,各所述承载部11一侧分别弯折延伸形成有一供限位门片的限位部12及一位于所述限位部12一侧处的卡制部13,支撑架体1背离所述限位部12的两侧处分别界定有一卡扣部14;一内盖板体2,所述内盖板体2可与所述卡扣部14相扣合固定;至少一设于限位部12一侧处的垫片3。至少一遮蔽盖体4,所述遮蔽盖体4两侧分别界定有一用于容置所述限位部12的槽部41,所述槽部41一侧界定有一用于与所述卡制部13相卡扣组合的卡固部42,另一侧界定有一供抵靠所述门片7的抵靠部43,所述抵靠部43的长度短于所述承载部11的长度。本实施例的支撑架体1以多个为例,各所述支撑架体1的接合处设有至少一结合件5,所述结合件5可供螺丝6穿设固定,再由遮蔽盖体4进行遮蔽即可达到美观功效。本实施例的门片7以玻璃为例,当欲进行门片7组装时,可先利用结合件5将各个四边的支撑架体1进行固定,固定方式是利用螺丝6穿设支撑架体1后与结合件5进行锁固,即可将两侧边的支撑架体1进行固定,然后再取一内盖板体2与卡扣部14相互卡扣固定即完成内侧的遮蔽工序,之后再将门片7抵靠紧贴于承载部11上,同时利用限位部12对门片7进行限位而予以调整其位置,此后将遮蔽盖体4盖上与支撑架体1结合,结合的过程中,遮蔽盖体4的卡固部42与支撑架体1的卡制部13进行相对卡扣结合,当卡扣完毕后,也同时通过其外侧边的抵靠部43对门片7进行限位固定,因遮蔽盖体4的槽部41设计,让遮蔽盖体4与支撑架体1结合时会产生一个对门片7限位固定的区域,此区域是由抵靠部43与承载部11所隔出来的,即可将门片7夹持于所述区域内;如此,因抵靠部43的长度短于所述承载部11的长度,故门片7所显露的面积较大,且通过承载部11的抵靠面支撑,具有强化稳固的效果。另外,在安装门片7时,其门片7一侧会设置垫片3,即可通过此垫片3来防止震动造成的异音,达到防震效果。本技术存在下列优点:一、通过遮蔽盖体4及支撑架体1的快速卡合技术,让在安装时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完成组装结合,另外,因抵靠部43的长度短于所述承载部11的长度,因此在卡合安装完门片7时,可展露出更多的门片7面积,以增加视觉感及美感。二、通过遮蔽盖体4可将锁固用的螺丝6完全遮蔽隐藏,并且可重覆拆装,以提高美观性。当然,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防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所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用框架组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框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两侧分别界定有供门片抵靠的承载部,各所述承载部一侧分别弯折延伸形成有一供限位门片的限位部及一卡制部;及至少一遮蔽盖体,所述遮蔽盖体两侧分别界定有一用于容置所述限位部的槽部,所述槽部一侧界定有一用于与所述卡制部相卡扣组合的卡固部,另一侧界定有一供抵靠所述门片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长度短于所述承载部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框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两侧分别界定有供门片抵靠的承载部,各所述承载部一侧分别弯折延伸形成有一供限位门片的限位部及一卡制部;及至少一遮蔽盖体,所述遮蔽盖体两侧分别界定有一用于容置所述限位部的槽部,所述槽部一侧界定有一用于与所述卡制部相卡扣组合的卡固部,另一侧界定有一供抵靠所述门片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长度短于所述承载部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框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东双郑欣栾健单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宝利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