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房两厅户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347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房两厅户型,其包括入户门、厅、第一办公区、第一阳台、厨房、卫生间、过道、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入户门往里依次设置厅、第一办公区、第一阳台,厅包括餐厅和客厅,餐厅与入户门连通,客厅与第一办公区连通;第一房间与第一阳台并排设置,且第一房间与第一办公区连通;厅邻近第一房间的一侧并列设置厨房、卫生间、第二房间,厨房与餐厅连通,卫生间与第二房间之间形成过道,过道分别与厅、卫生间、第二房间连通;卫生间、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分别设有第一窗户、第二窗户和第三窗户。

Two bedrooms apartment layou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wo bedrooms apartment layout, including the entrance door, hall, office first, the first balcony, kitchen and toilet and aisle, the first room and second rooms; a door inside the hall, the first set in the office area, including the balcony, hall, dining room and living room, dining room and the entrance door connected. Connected living room and office first; the first room and the first balcony arranged side by side, and the first room and office first connected; one side hall adjacent to the first room are arranged in the kitchen and toilet, kitchen and dining room second, connected aisle between the toilet and aisle second room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hall, bathroom, room second bathroom; first, the room and the second roo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window, second windows and windows thi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房两厅户型
本技术涉及住宅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房两厅户型。
技术介绍
此外,近年来,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导致购房群体的购房成本不断推高。然而,在这种寸土寸金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多户型因设计的不合理,比如,由于户型布置的不合理,走道占用了大量的户内面积,造成了浪费。从而导致空间利用率的降低和使用面积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设计一种户型,使其在有限的面积内,通过紧凑的布局、合理的空间组织,获得最大化的使用面积,并确保其使用舒适方便,便成为住宅建筑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房两厅户型,以解决现有户型,设计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不高、面积浪费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房两厅户型,其包括入户门、厅、第一办公区、第一阳台、厨房、卫生间、过道、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所述入户门往里依次设置所述厅、所述第一办公区、所述第一阳台,所述厅包括餐厅和客厅,所述餐厅与所述入户门连通,所述客厅与所述第一办公区连通;所述第一房间与所述第一阳台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房间与所述第一办公区连通;所述厅邻近所述第一房间的一侧并列设置所述厨房、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二房间,所述厨房与所述餐厅连通,所述卫生间与所述第二房间之间形成所述过道,所述过道分别与所述厅、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二房间连通;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一房间和所述第二房间分别设有第一窗户、第二窗户和第三窗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第二阳台,所述第二阳台与所述厨房并排设置,且设置于所述厨房远离所述入户门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厨房包括“一”字形操作台,所述“一”字形操作台包括依次设置的电器放置区、洗涤区、操作区、烹饪区和烟道,所述电器放置区邻近所述入户门,所述烟道邻近所述第二阳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阳台、所述第二房间和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一房间的侧墙依次凸出成阶梯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卫生间包括并排设置的盥洗区、如厕区以及洗浴区,所述盥洗区邻近所述厅,所述盥洗区与所述如厕区之间设有隔断墙,所述隔断墙上设有进入或退出所述如厕区的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如厕区与所述洗浴区之间设有用于阻止所述洗浴区的水进入所述如厕区的隔断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厅远离厨房一侧的墙体为第一交接墙,所述入户门所处的墙体为第二交接墙,所述第一交接墙和所述第二交接墙构成一“L”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交接墙远离所述厨房一侧的墙体上设有鞋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房间包括存储柜、衣柜、第二办公区和睡眠区,所述第二房间邻近所述客厅的墙体设置所述存储柜、与设置所述存储柜的墙体垂直的墙体上依次设置所述衣柜、所述第二办公区、所述睡眠区,所述睡眠区设置于所述第三窗户下方,所述存储柜、所述衣柜、所述第二办公区、所述睡眠区构成一“U”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窗户和所述第三窗户为凸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入户门、厅与阳台连通,因此,提升了厅内的采光效果和通风效果。此外,本技术的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在外墙上设有窗户,因此,提升了房间的采光效果和通风效果。此外,本技术的室内走廊面积小,致使所需建筑面积小,从而提升了空间利用率。此外,本技术提供的建筑两房两厅户型空间组织合理、紧凑布局、走道面积最小,使用空间最大化,实用方便。此外,该两房两厅户型的两个交接墙面完整平齐,没有开窗要求,可用于与不同核心筒的灵活拼接,可满足任何地形条件。此外,两房两厅户型设计简单规整,满足了标准化的集约生产要求,有利于实现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的产业化,并提升整体的建筑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两房两厅户型一种实施例的布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展示了本技术两房两厅户型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两房两厅户型包括入户门1、厅、第一办公区4、第一阳台5、厨房6、卫生间、过道7、第一房间8和第二房间9;所述入户门1往里依次设置所述厅、所述第一办公区4、所述第一阳台5,所述厅包括餐厅2和客厅3,所述餐厅2与所述入户门1连通,所述客厅3与所述第一办公区4连通;所述第一房间8与所述第一阳台5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房间8与所述第一办公区4连通;所述厅邻近所述第一房间8的一侧并列设置所述厨房6、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二房间9,所述厨房6与所述餐厅2连通,所述卫生间与所述第二房间9之间形成所述过道7,所述过道7分别与所述厅、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二房间9连通;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一房间8和所述第二房间9分别设有第一窗户10、第二窗户11和第三窗户12。本实施例的入户门、厅与阳台连通,因此,提升了厅内的采光效果和通风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在外墙上设有窗户,因此,提升了房间的采光效果和通风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室内走廊面积小,致使所需建筑面积小,从而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为了提升了本实施例的两房两厅户型的舒适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该两房两厅户型还包括第二阳台13,所述第二阳台13与所述厨房6并排设置,且设置于所述厨房6远离所述入户门1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阳台可以为生活阳台,用于洗衣、晾晒以及储物(譬如:拖把等)。在此情况下,第一阳台则可以变为观景阳台,人们可以在第一阳台上接触阳光、呼吸自然、享受休闲生活,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为了进一步提升两房两厅户型的空间利用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厨房6包括“一”字形操作台,所述“一”字形操作台包括依次设置的电器放置区61、洗涤区62、操作区65、烹饪区63和烟道64,所述电器放置区所述电器放置区61邻近所述入户门1,所述烟道64邻近所述第二阳台13。本实施例在厅与第二房间并排设置的情况下,长度较长,通过并排设置电器放置区、洗涤区、操作区、烹饪区和烟道,从而减少了厨房所需宽度,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为了进一步提升两房两厅户型的空间利用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阳台13、所述第二房间9和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一房间8的侧墙依次凸出成阶梯状。因此,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提高了通风以及采光效果。为了将盥洗与如厕和洗浴分离,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卫生间包括并排设置的盥洗区14、如厕区15以及洗浴区16,所述盥洗区14邻近所述厅,所述盥洗区14与所述如厕区15之间设有隔断墙17,所述隔断墙17上设有进入或退出所述如厕区15的门。此外,所述如厕区15与所述洗浴区16之间设有用于阻止所述洗浴区16的水进入所述如厕区15的隔断结构18。本实施例通过隔断墙隔开盥洗区与如厕区,使得盥洗、如厕或洗浴可以同时进行,使用更加方便。此外,盥洗区、如厕区以及洗浴区并排设置,以及盥洗区的过道既用于导通客厅、第二房间、如厕区,也用于人盥洗时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空间利用率。本实施例中的隔断结构可以是帘子,也可以是推拉门或平开门等。本技术通过隔断结构避免可洗浴区的水渍进入如厕区,避免了由于水渍导致如厕区呈现比较脏乱的情况发生。为了致使本技术便于与核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两房两厅户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房两厅户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入户门、厅、第一办公区、第一阳台、厨房、卫生间、过道、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所述入户门往里依次设置所述厅、所述第一办公区、所述第一阳台,所述厅包括餐厅和客厅,所述餐厅与所述入户门连通,所述客厅与所述第一办公区连通;所述第一房间与所述第一阳台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房间与所述第一办公区连通;所述厅邻近所述第一房间的一侧并列设置所述厨房、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二房间,所述厨房与所述餐厅连通,所述卫生间与所述第二房间之间形成所述过道,所述过道分别与所述厅、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二房间连通;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一房间和所述第二房间分别设有第一窗户、第二窗户和第三窗户;其还包括第二阳台,所述第二阳台与所述厨房并排设置,且设置于所述厨房远离所述入户门的一侧;所述厨房包括“一”字形操作台,所述“一”字形操作台包括依次设置的电器放置区、洗涤区、操作区、烹饪区和烟道,所述电器放置区邻近所述入户门,所述烟道邻近所述第二阳台;所述第二阳台、所述第二房间和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一房间的侧墙依次凸出成阶梯状;所述卫生间包括并排设置的盥洗区、如厕区以及洗浴区,所述盥洗区邻近所述厅,所述盥洗区与所述如厕区之间设有隔断墙,所述隔断墙上设有进入或退出所述如厕区的门;所述如厕区与所述洗浴区之间设有用于阻止所述洗浴区的水进入所述如厕区的隔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房两厅户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入户门、厅、第一办公区、第一阳台、厨房、卫生间、过道、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所述入户门往里依次设置所述厅、所述第一办公区、所述第一阳台,所述厅包括餐厅和客厅,所述餐厅与所述入户门连通,所述客厅与所述第一办公区连通;所述第一房间与所述第一阳台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房间与所述第一办公区连通;所述厅邻近所述第一房间的一侧并列设置所述厨房、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二房间,所述厨房与所述餐厅连通,所述卫生间与所述第二房间之间形成所述过道,所述过道分别与所述厅、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二房间连通;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一房间和所述第二房间分别设有第一窗户、第二窗户和第三窗户;其还包括第二阳台,所述第二阳台与所述厨房并排设置,且设置于所述厨房远离所述入户门的一侧;所述厨房包括“一”字形操作台,所述“一”字形操作台包括依次设置的电器放置区、洗涤区、操作区、烹饪区和烟道,所述电器放置区邻近所述入户门,所述烟道邻近所述第二阳台;所述第二阳台、所述第二房间和所述卫生间、所述第一房间的侧墙依次凸出成阶梯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泓邹展宇娄彦峰陈倩蓉艾懿君范业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阳国际建筑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