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壁与沉箱结合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245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扶壁与沉箱结合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包括沉箱部分和扶壁部分,其中沉箱部分设置于基础上,扶壁部分安装于沉箱部分上面共同构成码头主体结构,而沉箱部分和扶壁部分的后方为后方回填料,扶壁部分上方连接有胸墙;扶壁部分包括有正面的立板和后方的肋板,肋板直立固定于立板的后面;立板和肋板的底部连接固定于中间隔板上,中间隔板固定于沉箱部分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混合式结构,既可以发挥沉箱结构整体稳定性、抗倾抗滑能力强的特点,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而上部采用扶壁结构则可减少了整个工程的工程量,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通过组合结构的方式吸收了两种结构的优点,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A gravity wharf structure with caisson with buttress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avity wharf structure with caisson with buttresses, including part and part of the caisson caisson wall,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foundation, wall parts are installed in the caisson section above constitute the main body of the dock structure, while the caisson part and the rear part of the rear wall backfill, a connecting part above the parapet wall the front part comprises a wall; a vertical plate and a rear plate fixed on the floor, upright behind the vertical plate; a vertical plate and rib bottom connected and fixed on the middle plate, the top part of the middle plate fixed on the caisson.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hybrid structure, can play the overall stability, caisson structure overturning anti sliding ability,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wall 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engineering quantity, save cost,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by combin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absorp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the structure,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壁与沉箱结合的重力式码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码头工程
,具体是涉及一种重力式码头结构。
技术介绍
重力式码头是码头水利工程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它可以依靠自身及填料的重量来维持结构的抗倾抗滑稳定性需要,整体性好,结构可靠,耐久性高,维修量小,对较大的荷载适应性强。重力式码头主要分沉箱码头、方块码头和扶壁码头三大主要类型。其中,沉箱码头的整体性好,能承受较大的荷载,结构受力较好,但其工程量相对较大,造价高,一般应用于大型码头工程。扶壁码头的整体稳定性相对于沉箱码头更差,扶壁板构件承受较大荷载的受力不够好,若应用于大型码头工程则需要适当加厚立板及肋板,增加成本,延长工期。一般扶壁码头主要应用于中小型码头工程中,其施工简单,维修费用小。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可用自然资源也在日益的减少,通过对工程设计的优化,提高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源的使用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已是未来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得益于半潜驳、浮船坞和一些大型起重船在沉箱出运、运输、安装上的应用,大件预制重力式构件的设计创新成为可能,同时采用“干地施工法”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现场浇筑重力式构件。因此,如何在一些合适的工程建设中发挥不同结构的优点,以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为提高码头质量、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创造有利条件,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能使码头稳定性与造价及工期达到很好的平衡、适应性强的扶壁与沉箱结合的重力式码头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扶壁与沉箱结合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箱部分和扶壁部分,其中沉箱部分设置于基础上,扶壁部分安装于沉箱部分上面共同构成码头主体结构,而沉箱部分和扶壁部分的后方为后方回填料,扶壁部分上方连接有胸墙;扶壁部分包括有正面的立板和后方的肋板,肋板直立固定于立板的后面;立板和肋板的底部连接固定于一中间隔板上,中间隔板固定于沉箱部分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沉箱部分包括有若干沉箱仓格,沉箱仓格的排数与肋板相匹配且不超过三排,两肋板之间对应一排沉箱仓格,且每一肋板均与沉箱部分的仓格隔板或沉箱外壁上下对齐,以能够更好的传递码头结构上的荷载到基础。进一步地,所述沉箱部分的沉箱底板枕于基础上,在沉箱底板的前端设有厚度大于沉箱底板的沉箱前趾,而在沉箱底板的后端设有厚度大于沉箱底板的沉箱后趾,以增加混合结构的抗倾抗滑能力。进一步地,在沉箱部分的外侧和外围肋板的外侧各形成有倒滤腔,这种结构之间形成的倒滤腔可防止海水侵蚀掏空后方回填料。优选地,所述立板及肋板的竖向钢筋均插入于胸墙中,可提高整体稳定性;而肋板的尾部为直角削角结构,其底部与中间隔板相连。或者,所述中间隔板的尾部具有向上翘起的尾板,所述肋板的尾部连接并支撑于尾板上。这种结构对下部沉箱结构可起到一定的卸荷作用,减小土压力对结构的影响。优选地,所述肋板的厚度不小于200mm,沉箱外壁和仓格隔板的厚度大于肋板的厚度,而中间隔板的厚度不小于300mm。本技术通过上部采用扶壁式结构,极大地降低了重力式码头的工程量,同时能保证了在深度范围内满足结构的受力需要。上部扶壁结构的立板、肋板与下部沉箱结构的前墙、外壁及仓格隔板位置相对应,能够更好的传递码头结构上的荷载到基础。中间隔板尾部若翘起对下部沉箱结构则可起到一定的卸荷作用,减小土压力对结构的作用。下部采用沉箱式结构,增加了重力式码头自身的重量,保证了重力式码头的抗滑稳定性,同时下部沉箱式结构也能更好的承受扶壁式结构自重及码头上的荷载,沉箱底板的前趾及后趾可以增加重力式码头的抗倾能力。本技术通过采用混合式结构,既可以发挥沉箱结构整体稳定好、抗倾抗滑能力强的特点,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而上部采用扶壁结构则可减少了整个工程的工程量,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通过组合结构的方式吸收了两种结构的优点,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扶壁安装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沉箱部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扶壁安装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1为基础,2为沉箱部分,21为沉箱底板,22为沉箱仓格,23为沉箱外壁,24为仓格隔板,25为沉箱前趾,26为沉箱后趾,3为扶壁部分,31为立板,32为肋板,4为中间隔板,41为尾板,5为胸墙,6为后方回填料,7为倒滤腔,8为倒滤腔。具体实施方式作为一种实施例,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扶壁与沉箱结合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包括沉箱部分2和扶壁部分3,其中沉箱部分2设置于基础1上,扶壁部分3安装于沉箱部分2上面共同构成码头主体结构,而沉箱部分2和扶壁部分3的后方为后方回填料6,扶壁部分3上方连接有胸墙5;扶壁部分3包括有正面的立板31和后方的肋板32,肋板32直立固定于立板31的后面;立板31和肋板32的底部连接固定于一中间隔板4上,中间隔板4固定于沉箱部分2的顶部。所述沉箱部分2包括有若干沉箱仓格22,沉箱仓格22的排数与肋板32相匹配且不超过三排,两肋板32之间对应一排沉箱仓格22,且每一肋板32均与沉箱部分22的仓格隔板24或沉箱外壁23上下对齐,能够更好的传递码头结构上的荷载到基础1。所述沉箱部分2的沉箱底板21枕于基础1上,在沉箱底板21的前端设有厚度大于沉箱底板21的沉箱前趾25,而在沉箱底板21的后端设有厚度大于沉箱底板21的沉箱后趾26,以增加混合结构的抗倾抗滑能力。在沉箱部分2的外侧和外围肋板的外侧各形成有倒滤腔7、8,这种结构之间形成的倒滤腔7、8可防止海水侵蚀掏空后方回填料6。所述立板31及肋板32的竖向钢筋(未图示)均插入于胸墙5中,可提高整体稳定性;而肋板32的尾部为直角削角结构,其底部与中间隔板4相连。所述肋板32的厚度不小于200mm,沉箱外壁23和仓格隔板24的厚度大于肋板32的厚度,而中间隔板4的厚度不小于300mm。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5,与前一实施例不同之处仅在于中间隔板4的尾部具有向上翘起的尾板41,所述肋板32的尾部连接并支撑于尾板41上。这种结构对下部沉箱结构可起到一定的卸荷作用,减小土压力对结构的影响。上已将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扶壁与沉箱结合的重力式码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扶壁与沉箱结合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箱部分和扶壁部分,其中沉箱部分设置于基础上,扶壁部分安装于沉箱部分上面共同构成码头主体结构,而沉箱部分和扶壁部分的后方为后方回填料,扶壁部分上方连接有胸墙;扶壁部分包括有正面的立板和后方的肋板,肋板直立固定于立板的后面;立板和肋板的底部连接固定于中间隔板上,中间隔板固定于沉箱部分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壁与沉箱结合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箱部分和扶壁部分,其中沉箱部分设置于基础上,扶壁部分安装于沉箱部分上面共同构成码头主体结构,而沉箱部分和扶壁部分的后方为后方回填料,扶壁部分上方连接有胸墙;扶壁部分包括有正面的立板和后方的肋板,肋板直立固定于立板的后面;立板和肋板的底部连接固定于中间隔板上,中间隔板固定于沉箱部分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壁与沉箱结合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部分包括有若干沉箱仓格,沉箱仓格的排数与肋板数相匹配且不超过三排,两肋板之间对应一排沉箱仓格,且每一肋板均与沉箱部分的仓格隔板或沉箱外壁上下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壁与沉箱结合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部分的沉箱底板枕于基础上,在沉箱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华杨彪杨艺平陈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