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托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56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8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托盘车,包括底板、顶板及托盘组件,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传送装置,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二传送装置,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上设有滑槽,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托盘及与所述托盘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驱动所述托盘沿所述滑槽往返移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底板上,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衔接,且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顶板上,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电动托盘车,能够使待转运物品在其上进行传输,且所述托盘的升降过程平稳,物品不容易滑落。

Electric pallet truck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ic pallet truck, including the roof and floor and a tray assembly, above the top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first transmission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second transfer device are arranged on the roof, the connecting bea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loor and the roof, the connecting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way the tray assembly includes a tray, and the dri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y, the driving device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roof, for driving the tray along the chute moves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floor and the roof, when the tray moves to the bottom plate, the tray and the the first transmission device connection, and when the tray moves to the top of the tray and the second conveyor link. The electric pallet car in the invention can transmit the goods to be transported on it, and the lifting process of the tray is stable, and the articles are not easy to sl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托盘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托盘车。
技术介绍
电动托盘车,又称电动搬运车及电动托盘搬运车,其适用于重载及长时间货物转运的场合,可大大提高货物搬运效率,现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库、工厂、机场、体育场馆、车站机场等等。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电动托盘车,只能充当叉车的作用,即待转运物品无法在电动托盘车上进行传动运输,当将待转运物品放置于电动托盘车上时,待转运物品的位置也随之固定,该种方式不利于装卸货,实用性差。不仅如此,目前使用的电动托盘车,由于受自身结构(如撑杆的长度)的限制,导致其将物品抬升的高度有限,且抬升的过程不平稳,物品容易从其叉臂上滑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待转运物品在其上进行传输的电动托盘车。一种电动托盘车,包括底板,还包括顶板及托盘组件,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传送装置,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二传送装置,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一侧开设有一滑槽,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托盘及与所述托盘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托盘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驱动所述托盘沿所述滑槽往返移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底板上,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衔接,且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顶板上,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衔接。上述电动托盘车,通过设置的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及所述托盘组件,并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且在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设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同时所述托盘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往返移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且能够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衔接,故待转运物品能够从所述底板上输送至所述顶板上,因此所述电动托盘车能够使待转运物品在其上进行传输,便于装卸货,且提高了实用性。不仅如此,由于所述托盘沿所述滑槽往返移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使得所述托盘的升降过程平稳,物品不容易滑落。进一步地,所述托盘上设有第三传送装置,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顶板的顶部设有贯通所述顶板的贯通槽,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安装于所述贯通槽内,所述滑槽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及所述贯通槽内,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底板上,所述托盘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衔接,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顶板上,所述托盘收容于所述贯通槽内,且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衔接。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行程开关,所述贯通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行程开关;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及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感应到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底板上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托盘移动,且当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感应到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顶板上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托盘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包括托板及设于所述托板一侧的滑块,所述第三传送装置设于所述托板上,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固设于所述托板上;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及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待转运物体移动至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上,且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感应到所述托盘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托盘朝向所述顶板移动,当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感应到所述托盘,且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持续感应到所述待转运物体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装置朝向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传送,以将所述待转运物体转运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顶部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通过调节支架固设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待转运物体转运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停止传送,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托盘返回至所述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竖直安装于所述顶板的顶部,所述第二伸缩杆沿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自由末端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固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自由末端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及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杆,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板固设于所述顶板的顶部,所述丝杆与所述滑块螺纹旋合连接,以构成滚珠丝杠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托盘车还包括一楼梯,所述楼梯连接于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的同一侧的端部之间,所述楼梯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为6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滑移装置及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底板的底部中心位置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气缸及吸盘,所述吸盘与所述气缸的活塞轴的自由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吸盘朝向或远离地面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的顶部沿垂直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一防护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的托盘移动至底板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的托盘移动至顶板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托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的控制结构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底板10顶板20连接梁30托盘组件40楼梯50滑移装置11安装槽12第一传送装置13第一行程开关14第二传送装置22贯通槽21第二行程开关23滑槽31控制器41托盘42驱动装置43托板421滑块422第三传送装置423升降驱动电机431收容槽4211丝杆432安装板433第一红外传感器60第二红外传感器70调节支架80第三红外传感器90第一伸缩杆81第二伸缩杆82支撑装置15气缸151吸盘152防护栏42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包括底板10、顶板20、连接梁30、托盘组件40及楼梯50。所述底板10的底部设有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动托盘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托盘车,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及托盘组件,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传送装置,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二传送装置,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一侧开设有一滑槽,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托盘及与所述托盘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托盘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驱动所述托盘沿所述滑槽往返移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底板上,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衔接,且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顶板上,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托盘车,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及托盘组件,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传送装置,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二传送装置,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一侧开设有一滑槽,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托盘及与所述托盘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托盘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驱动所述托盘沿所述滑槽往返移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底板上,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衔接,且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顶板上,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托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设有第三传送装置,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顶板的顶部设有贯通所述顶板的贯通槽,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安装于所述贯通槽内,所述滑槽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及所述贯通槽内,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底板上,所述托盘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衔接,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顶板上,所述托盘收容于所述贯通槽内,且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托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行程开关,所述贯通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行程开关;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及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感应到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底板上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托盘移动,且当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感应到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顶板上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托盘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托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托板及设于所述托板一侧的滑块,所述第三传送装置设于所述托板上,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固设于所述托板上;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及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红外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广应科通用航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