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兵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茶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14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8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茶几,将电茶炉和茶几整合在一起,作为一体式的完整茶几产品,旨在解决茶几与电器结合度不高的问题和使用茶几烧水煮茶时的一键式上水问题,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用电安全问题。该多功能茶几包括茶几面、茶几架,温控器嵌入茶几面,与茶几面底面的控制装置通过电源线、导线进行电路连接,并通过汲水管、注水管进行水路连接,水壶置于茶几面上并通过底部的连接装置和连接口与温控器连接,温控器连接处设置有渗水排除孔,避免了渗水造成用电危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遥控器发出上水、烧水指令,可完成自动上水和烧水过程,简单高效,方便实用,因此适合推广。

Multifunctional tea tab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electric stove and tea table, tea table together, as one type of complete tea products, tea table and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igh electrical integration and use a type table problem when burning tea boiled water, and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electrical safety issues. The multifunctional tea table which comprises a tea table surface, tea table, tea table surfac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embedded,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table surface control device for circuit connection through the power line, wire, and connected by the drain pipe, water injection of water, the kettle under the coffee table on the surface and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device and the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a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he thermostat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eepage hole, to avoid the danger caused by water leakage of electricity. The utility model generates water and water instructions through the remote controller, which can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automatic water feeding and water heating. It is simple, efficient,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so it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茶几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茶几。
技术介绍
茶几主要用于放置茶具等简单实用的物品,人们在会谈的时候使用颇多,随着人们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对茶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家庭都少不了在客厅中摆放茶几,方便家用和会客。而现在市场上的茶几基本都是传统的结构、不带电器的,部分茶几与电器结合也仅仅采用嵌入式的结构,在茶几上留出一个空间,将额外的电茶壶放置到预留的空间内。这样不仅占据空间,而且不能达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效果;此外,在使用茶几烧水煮茶时,向茶壶注水往往是通过揭开茶壶盖后,将水从上部倾倒入茶壶内,这样不仅操作复杂,也容易引起水的倾洒,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带来用电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茶几,将电茶炉和茶几整合在一起,作为一体式的完整茶几产品,旨在解决茶几与电器结合度不高的问题和使用茶几烧水煮茶时的一键式上水问题,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用电安全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茶几,包括茶几面、茶几架。茶几面嵌有温控器,温控器与茶几面底面的控制装置进行电路连接,水壶底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连接装置,温控器设有注水口与连接装置连通并结合控制装置连通水路。具体地说,所述的茶几面水平固定于茶几架上,茶几架内部设置抽屉,第一置物区,第二置物区,第一置物区用于放置储水器,第二置物区用于放置污水桶。所述的茶几面上有放置茶具的凹槽状放置区,其底面平整,凹槽内设置有凸纹和排水孔,。进一步,控制装置内部设有主板,主板连接电源线,并通过导线与温控器的导电片相连;控制装置还设有分别与主板经导线连接的程控盒、无线信号接收器、水泵。进一步,无线信号接收器为红外信号接收器,其接收到信号后通过主板线路传输到程控盒。进一步,程控盒用于对信号进行判断并做出指令,通过主板实现对电路或装置的调控。进一步,水泵的进水口外接汲水管,出水口外接注水管。进一步,所述的温控器包括注水口、防水保护板、温控器底板,防水保护板套在注水口外侧,二者穿过温控器底板并分别与温控器连接固定;位于温控器底板以上部分的防水保护板外侧依次套有电路保护板、水壶固定板、外板;温控器底板以下部分的防水保护板外侧套有温控器固定板,该板嵌入茶几面并与茶几面贴合;进一步,注水口为管状,其底部与所述注水管连通,注水口内侧壁顶部有圆环状的阻挡件;注水头为管状,其安装在注水口顶端,注水头外侧壁与阻挡件贴合,注水头可沿阻挡件上下滑动;注水头顶端封闭,其侧壁上端开有通孔;注水头外侧壁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突沿或挡块,顶端的突沿或挡块用于防止注水头完全进入注水口,底端的突沿或挡块用于防止注水头与注水头完全分离。再进一步,温控器底板在注水口和防水保护板之间的部分开有渗水排除孔。再进一步,导电片穿过温控器底板,紧邻防水保护板外侧。进一步,所述的水壶置于茶几面上,其底部设置有与温控器连接的连接装置。再进一步,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口,连接口为水壶底面的通孔,通孔内部套接密封环。再进一步,所述的连接装置为中空结构,其侧壁开有通孔并固定在水壶内底部,连接装置内部有管状件,管状件内置弹簧;密封套由橡胶制成,其顶部为柱状且顶部进入管状件与弹簧接触,密封套底部为盖状且将连接口覆盖密封。再进一步,所述水壶底部连接口处设置有与温控器结构相对应的第一卡板、第二卡板,水壶底部内置连通的导线、金属接触片、电热圈。本技术还匹配有遥控器,遥控器通过红外信号传输向控制装置发送指令,遥控器可传递电路通断、上水、停止上水、烧水、停止烧水指令。以上便可实现一种多功能茶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实用方便。2.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装置、温控器、水壶的水路连接和电路连接,解决了从下往上供水的技术问题。3.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装置、温控器,有效避免了从下往上供水容易出现水渗漏的问题,并且能够对渗漏的水进行排除,避免了因水渗漏带来不便甚至危险,保证了使用安全。4.本技术通过遥控装置控制上水和烧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减少了繁琐的操作,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正视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温控器去除注水头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温控器正视时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水壶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未上水时水壶底座内部与温控器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上水时水壶底座内部与温控器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茶几面,2-抽屉,3-水壶,4-第一置物区,5-茶几架,6-第二置物区,7-排水孔,8-控制装置,9-温控器,10-注水口,11-注水管,12-汲水管,13-储水器,14-电源线,15-电源插头,16-排水管,17-主板,18-程控盒,19-无线信号接收器,20-导线,21-水泵,22-放置区,23-凸纹,24-导电片,25-防水保护板,26-电路保护板,27-水壶固定板,28-外板,29-温控器底板,30-温控器固定板,31-注水头,32-弹簧,33-密封套,34-连接口,35-密封环,36-第一卡板,37-第二卡板,38-电热圈,39-连接装置,40-渗水排除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茶几,旨在解决茶几与电器结合度不高的问题和使用茶几烧水煮茶时的一键式上水问题,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用电安全问题。该多功能茶主要包括茶几面1、茶几架5。茶几面1嵌有温控器9,温控器9与茶几面1底面的控制装置8通过电源线14、导线20进行电路连接,并通过汲水管12、注水管11进行水路连接,水壶3置于茶几面1上并通过底部的连接装置39与温控器9连接,结合控制装置8连通水路。具体地说,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茶几面1水平固定于茶几架5上,茶几架5内部设置抽屉2,第一置物区4,第二置物区6,第一置物区4内放置储水器13。所述的茶几面1上设置有放置区22,放置区22为凹槽,其底面平整,凹槽内设置有凸纹23和排水孔7,放置区22用于放置茶具。优选地,储水器13为水桶。优选地,凸纹23为长条状。优选地,排水孔下与排水管16连接。进一步,如图2、图4所示,控制装置8固定在茶几面1的底面,控制装置8内部设有主板17,主板17连接电源线14,并通过导线20与温控器9的导电片24相连;控制装置8还设有分别与主板17经导线20连接的程控盒18、无线信号接收器19、水泵21。进一步,如图4所示,无线信号接收器19为红外信号接收器,其接收到信号后通过主板线路传输到程控盒18。进一步,如图4所示,程控盒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茶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茶几,包括茶几面(1),茶几架(5),茶几面(1)水平固定于茶几架(5)上,其特征在于:茶几面(1)嵌有温控器(9)且茶几面(1)的底面设有控制装置(8),温控器(9)内设有导电片(24),控制装置(8)连接有电源线(14)和导线(20),控制装置(8)通过导线(20)与温控器(9)的导电片(24)连接;茶几面(1)上置有水壶(3),水壶(3)底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连接装置(39),温控器(9)设有与连接装置(39)连通的注水口(10),控制装置(8)外部还连有汲水管(12)和注水管(11),注水管(11)连通温控器(9)的注水口(10),注水口(10)与水壶(3)的连接装置(39)连通向水壶(3)供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茶几,包括茶几面(1),茶几架(5),茶几面(1)水平固定于茶几架(5)上,其特征在于:茶几面(1)嵌有温控器(9)且茶几面(1)的底面设有控制装置(8),温控器(9)内设有导电片(24),控制装置(8)连接有电源线(14)和导线(20),控制装置(8)通过导线(20)与温控器(9)的导电片(24)连接;茶几面(1)上置有水壶(3),水壶(3)底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连接装置(39),温控器(9)设有与连接装置(39)连通的注水口(10),控制装置(8)外部还连有汲水管(12)和注水管(11),注水管(11)连通温控器(9)的注水口(10),注水口(10)与水壶(3)的连接装置(39)连通向水壶(3)供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器(9)还包括温控器底板(29),所述的注水口(10)穿过温控器底板(29),注水口(10)顶部设有注水头(31)且外部套有防水保护板(25);温控器底板(29)在注水口(10)和防水保护板(25)之间的部分设有渗水排除孔(40);所述的导电片(24)穿过温控器底板(29),紧邻防水保护板(25)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茶几,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兵
申请(专利权)人:赵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