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子萌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498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8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种子萌发装置,属于生物实验领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萌发袋会出现幼苗根系间相互交错盘结而难于测量根长,染病苗相互传染或培养液污染而导致试验失败,以及实验过程中无法对不同规格的种子萌发袋集中管理的问题。该萌发袋至少包括两个,每两个该萌发袋之间可拆分连接,该萌发袋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第三套筒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三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圆环固定连接;第二套筒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环、所述第二圆环和所述第三圆环的内径依次增大。

A seed germin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ed germination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experiment. Can solv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se of bags will appear between seedling germination interlaced and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root length, seedling disease contagious or medium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failure of the experi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to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seed germination bag centralized management problems. The bag includes at least two germination, the germination between each of the two bags can be split and connected, the germination bag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cale is third; the slee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other end of the sleeve of the third and the third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at one end thereof; the third set of second sleeve sleeve, the other end the second sleeve and the second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at one end thereof; the first set of the second sleeve sleeve,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sleeve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the first ring, the second ring and the third ring were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子萌发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种子萌发装置。
技术介绍
种子发芽试验也是我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对种子质量进行全面监控的重要手段。目前,对于种子的萌发试验主要是通过萌发袋来实现,但是使用萌发袋会出现幼苗根系间相互交错盘结而难于测量根长,以及染病苗相互传染或培养液污染而导致试验失败,以及实验过程中无法对不同规格的种子萌发袋集中管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种子萌发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萌发袋会出现幼苗根系间相互交错盘结而难于测量根长,以及染病苗相互传染或培养液污染而导致试验失败,以及实验过程中无法对不同规格的种子萌发袋集中管理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种子萌发装置,包括萌发袋和挂架;所述萌发袋至少包括两个,每两个所述萌发袋之间可拆分连接,所述萌发袋两侧均设置有刻度,且所述萌发袋背面长度大于正面长度,所述萌发袋背面上部设有孔;所述萌发袋内放置有两层纸芯,在所述萌发袋邻近袋口处用棉线将萌发袋和两层纸芯进行缝合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种子;所述挂架包括底座、第一套筒、第一圆环、第二套筒、第二圆环、第三套筒和第三圆环;所述第三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圆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环、所述第二圆环和所述第三圆环的内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一圆环、所述第二圆环和所述第三圆环上均活动设有至少两个挂钩。较佳地,所述第一圆环距离所述第二圆环的距离、所述第二圆环距离所述第三圆环的距离和所述第三圆环距离所述底座的距离依次增大。较佳地,在所述萌发袋邻近袋口1cm处用棉线将萌发袋和两层纸芯进行缝合形成凹槽。较佳地,所述萌发袋的长度为指定长度。较佳地,所述萌发袋的宽度为指定宽度。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单格可拆分的萌发袋避免了幼苗根系间相互交错盘结而难以测量种子根系的问题,防止了部分种子病变或培养液污染影响相邻种子的发芽,利用挂架可悬挂不同规格的萌发袋,且萌发袋之间相互不影响光照,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种子萌发袋集中管理,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实验效率以及挂架可实现收缩携带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种子萌发装置中萌发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种子萌发装置中挂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种子萌发装置中挂架的收缩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萌发袋;2、凹槽;3、孔;4、底座;5、第一套筒;6、第一圆环;7、第二套筒;8、第二圆环;9、第三套筒;10、第三圆环;11、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种子萌发装置。包括,萌发袋和挂架。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萌发袋至少包括两个,每两个该萌发袋1之间可拆分连接,该萌发袋1两侧均设置有刻度,且该萌发袋背面长度大于正面长度,该萌发袋背面上部设有孔3。其中,萌发袋背面上部设有孔3,方便通过孔3将萌发袋1挂在挂架上。可选地,萌发袋1的长度为指定长度。其中,指定长度可以为8公分、12公分、20公分等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比不做具体限定。可选地,萌发袋1的宽度为指定宽度。其中,指定宽度可以1.5公分、2.5公分,3.5公分等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比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萌发袋1内放置有两层纸芯,在该萌发袋1邻近袋口处用棉线将萌发袋1和两层纸芯进行缝合形成凹槽2,该凹槽2内放置种子。其中,在萌发袋1邻近袋口1cm处用棉线将萌发袋1和两层纸芯进行缝合形成凹槽2。需要说明的是,在萌发袋1邻近袋口1cm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最佳方式,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为在邻近袋口2cm、3cm处用棉线将萌发袋1和两层纸芯进行缝合形成凹槽2。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挂架包括底座4、第一套筒5、第一圆环6、第二套筒7、第二圆环8、第三套筒9和第三圆环10;该第三套筒9的一端与该底座4固定连接,该第三套筒9的另一端与该第三圆环10固定连接;该第二套筒7的一端套设于该第三套筒9内,该第二套筒7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圆环8固定连接;该第一套筒5的一端套设于该第二套筒7内,该第一套筒5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圆环6固定连接,该第一圆环6、该第二圆环8和该第三圆环10的内径依次增大。可选地,第一套筒5与第二套筒7之间、第二套筒7与第三套筒9之间均设有紧固装置,紧固装置是分别通过螺孔连接在第一套筒5与第二套筒7之间、第二套筒7与第三套筒9之间的调节螺栓。拧紧调节螺栓可实现相邻套筒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需要将套筒收纳时,可拧下各个调节螺栓,将其收纳在一起。其中,该第一圆环6、该第二圆环8和该第三圆环10的内径依次增大,也即是,第一圆环6的内径小于该第二圆环8的内径;第二圆环8的内径小于该第三圆环10的内径,设置内径大小不同的圆环可避免上层萌发袋影响下层萌发袋的光照。具体地,如图3所示,由于第二套筒7的一端套设于该第三套筒9内;该第一套筒5的一端套设于该第二套筒7内可实现第一套筒5收缩在第二套筒7内,第二套筒7收缩在第三套筒9内,且第一圆环6的内径小于该第二圆环8的内径;第二圆环8的内径小于该第三圆环10的内径进而实现将挂架收缩在一起,方便携带。另外,该第一圆环6距离该第二圆环8的距离、该第二圆环8距离该第三圆环10的距离和该第三圆环10距离该底座4的距离依次增大便于实现三种不同长度的萌发袋的悬挂,如第一圆环6上悬挂规格为长8公分、宽1.5公分的萌发袋;第二圆环8上悬挂规格为长12公分、宽2.5公分的萌发袋;第三圆环10上悬挂规格为长20公分、宽3.5公分的萌发袋。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圆环6距离该第二圆环8的距离、该第二圆环8距离该第三圆环10的距离和该第三圆环10距离该底座4的距离还可以依次减小。此时,第三圆环10上悬挂规格为长8公分、宽1.5公分的萌发袋;第二圆环8上悬挂规格为长12公分、宽2.5公分的萌发袋;第一圆环6上悬挂规格为长20公分、宽3.5公分的萌发袋。其中,该第一圆环6、该第二圆环8和该第三圆环10上均活动设有至少两个挂钩11,活动设置挂钩11方便根据试验需要调节邻近两个萌发袋1的距离,提高了实验的效率。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单格可拆分的萌发袋避免了幼苗根系间相互交错盘结而难以测量种子根系的问题,防止了部分种子病变或培养液污染影响相邻种子的发芽,利用挂架可悬挂不同规格的萌发袋,且萌发袋之间相互不影响光照,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种子萌发袋集中管理,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实验效率,以及挂架可实现收缩携带方便。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种子萌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种子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萌发袋和挂架;所述萌发袋至少包括两个,每两个所述萌发袋(1)之间可拆分连接,所述萌发袋(1)两侧均设置有刻度,且所述萌发袋背面长度大于正面长度,所述萌发袋背面上部设有孔(3);所述萌发袋(1)内放置有两层纸芯,在所述萌发袋(1)邻近袋口处用棉线将萌发袋(1)和两层纸芯进行缝合形成凹槽(2),所述凹槽(2)内放置种子;所述挂架包括底座(4)、第一套筒(5)、第一圆环(6)、第二套筒(7)、第二圆环(8)、第三套筒(9)和第三圆环(10);所述第三套筒(9)的一端与所述底座(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套筒(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圆环(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7)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套筒(9)内,所述第二套筒(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环(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5)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7)内,所述第一套筒(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环(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环(6)、所述第二圆环(8)和所述第三圆环(10)的内径依次增大;所述第一圆环(6)、所述第二圆环(8)和所述第三圆环(10)上均活动设有至少两个挂钩(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子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萌发袋和挂架;所述萌发袋至少包括两个,每两个所述萌发袋(1)之间可拆分连接,所述萌发袋(1)两侧均设置有刻度,且所述萌发袋背面长度大于正面长度,所述萌发袋背面上部设有孔(3);所述萌发袋(1)内放置有两层纸芯,在所述萌发袋(1)邻近袋口处用棉线将萌发袋(1)和两层纸芯进行缝合形成凹槽(2),所述凹槽(2)内放置种子;所述挂架包括底座(4)、第一套筒(5)、第一圆环(6)、第二套筒(7)、第二圆环(8)、第三套筒(9)和第三圆环(10);所述第三套筒(9)的一端与所述底座(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套筒(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圆环(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7)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套筒(9)内,所述第二套筒(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环(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5)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7)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苏蔡波刘福秀徐卫陈展册林明光韩玉春周慧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热带植物隔离检疫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