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89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7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及触发件,按键设于移动终端本体内,触发件凸设于移动终端本体上,且与移动终端本体转动连接,在触发件相对移动终端本体转动的路径上,触发件包括能够与按键接触的接触部以及能够与按键间隔的间隔部。当需要使用移动终端本体时,转动触发件,使得接触部与按键正对,此时再按压触发件即可触发按键。当不需要使用移动终端本体时,转动触发件,使得间隔部与按键正对,此时即使按压触发件,间隔部也不能与按键接触,也即不能触发按键。因此上述移动终端能有效防止误触发。

mobile termina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bile terminal.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mobile terminal includes: key components, including the key body; and a trigger piece, the keys are arranged at the mobile terminal in a mobile terminal is arranged on the trigger, convex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mobile terminal body rotation relative to the mobile terminal in the trigger body to rotate the path, a trigger piece comprises a contact part and the key to the contact and septum and key interval. When the mobile terminal body is needed, the trigger is rotated so that the contact part is pressed to the key, and then the trigger is pressed to trigger the key. When there is no need to use the mobile terminal ontology, the trigger is rotated to make the spacer and the key pair right, so even though pressing the trigger part, the spacer can not contact with the key, or the key can't be triggered. Therefore, the above mobile termina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false trigg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上通常装有解锁软件,通过预设的图案或数字密码来实现解锁。在锁屏状态下,可以防止误触发引起的电话接通、应用软件开启等。但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上通常设有电源、音量等机械按键,这些机械按键凸设于移动终端上。移动终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按键凸起,容易被误触发。在锁屏状态下,当电源键被误碰触后,移动终端的屏幕就会点亮,即使不误触发功能,也会造成电量的损耗。而且在未锁屏状态下,容易出现音量键被误碰触而触发功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误触发的移动终端。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以及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及触发件,所述按键设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内,所述触发件凸设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且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转动连接,在所述触发件相对所述移动终端本体转动的路径上,所述触发件包括能够与所述按键接触的接触部以及能够与所述按键间隔的间隔部。当需要使用移动终端本体时,转动触发件,使得接触部与按键正对,此时再按压触发件即可触发按键。当不需要使用移动终端本体时,转动触发件,使得间隔部与按键正对,此时即使按压触发件,间隔部也不能与按键接触,也即不能触发按键。因此上述移动终端能有效防止误触发。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接触部与按键正对时的剖面图;图3为间隔部与按键正对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间隔部与按键正对时的剖面图;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接触部与按键正对时的结构示意;图6为图5中的间隔部与按键正对时的结构示意;图7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10包括移动终端本体100及按键组件200。移动终端本体100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本体100通常包括外壳(图未示)及设于外壳内的主板110。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为智能手机,外壳即为智能手机的后壳。按键组件200包括按键210、触发件220及支架230。按键210设于移动终端本体100内。触发件220凸设于移动终端本体100上,且与移动终端本体100转动连接。在触发件220相对移动终端本体100转动的路径上,触发件220包括能够与按键210接触的接触部222以及能够与按键210间隔的间隔部224。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键210包括金属部分212及集成于主板110上的电路开关(图未示),金属部分212与电路开关适配,以使按键210触发。电路开关与主板110通信连接。金属部分212可以设于主板110上,以主板110为支撑载体。金属部分212也可以设于外壳上,以外壳为支撑载体。当按压触发件220后,金属部分212与电路开关通信连接,从而实现按键210的触发。优选的,金属部分212优选为微动开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触发件220相对移动终端本体100转动的路径上,触发件220与按键210正对的区域为功能区域220a,接触部222及间隔部224位于功能区域220a上。其中,功能区域220a为转动触发件220时,触发件220滑过按键210上方的区域。当触发件220能在360°范围内转动时,功能区域220a为与按键210对应的环状区域。当触发件220只能在90°范围内转动时,功能区域220a为与按键210对应的直角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触发件220能在360°范围内转动。在触发件220的延伸方向上,接触部222及间隔部224的宽度小于等于功能区域220a的宽度。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触部222及间隔部224的宽度也可以大于功能区域220a的宽度。如图2-4所示,当需要使用移动终端本体100时,转动触发件220,使得接触部222与按键210正对,此时再按压触发件220即可触发按键210。当不需要使用移动终端本体100时,转动触发件220,使得间隔部224与按键正对,此时即使按压触发件220,间隔部224也不能与按键210接触,也即不能触发按键210。因此上述移动终端10能有效防止误触发。上述按键210可以为电源按键、音量按键、拍照按键、静音按键等。当上述按键210为电源按键时,防止误触发即可防止因误触发而导致的电量损耗。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接触部222与按键210正对时,接触部222与按键210之间的间距为0~0.1mm。当间隔部224与按键210正对时,间隔部224与按键210之间的间距大于0.1mm。也即按压触发件220时,触发件220能朝向按键210移动的最大距离为0.1mm,当触发件220与按键210之间的间距大于0.1mm时,即使按压触发件220,也不能通过触发件220向按键210施加触发按键210的力。可以理解,接触部222及间隔部224与按键210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接触部222与按键210之间的间距为0~0.1mm,可以使得按键210与触发件220组合的体积较小,从而便于得到小型化移动终端。需要说明的是,当接触部222与按键210正对时,设定接触部222与按键210之间的间距为0时,也即在无按压动作时,接触部222已经与按键210接触。此时接触部222与按键210之间的接触力需要为0或为小于触发按键210的临界力值。也即即使接触部222与按键210已经接触,在无按压动作时,也不能触发按键210,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转动触发件220的过程中发生误触发。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接触部222与按键210正对时,接触部222与按键210之间的间距优选为0.5~0.8mm。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压触发件220,使得触发件220发生微小弹性形变来实现触发。触发件220可以为塑胶件。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发件220可以与移动终端本体100通过弹性元件弹性连接,通过控制触发件220移动的范围来控制接触部222与按键210接触以及间隔部224与按键210间隔,此时按压触发件220时,触发件220本身并不需要发生形变。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230设于移动终端本体100内且分布于按键210两侧。触发件220的两端分别设于支架230上,且与支架23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发件220凸出于外壳上。支架230设于主板110上。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230也可以设于外壳的内壁上。支架230可以为金属件也可以为塑胶件。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发件220包括柱体226及凸起。柱体226上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底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及第二段,凸起设于第一段上。凸起即为接触部222,第二段即为间隔部224。以形成凹槽的方式,并在凹槽的槽底上设置凸起的方式来构建接触部222及间隔部224,可以在保证触发件220具有较大的强度,从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可以使得按键210与触发件220的体积较小,从而便于得到小型化移动终端。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构建接触部222及间隔部224。如图5及图6所示,触发件310的外表面包括弧形面312及方形面314。弧形面312的两直线边分别与方形面314的两侧边连接。弧形面312的顶部即为接触部,方形面314即为间隔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发件也可以包括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本体;以及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及触发件,所述按键设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内,所述触发件凸设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且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转动连接,在所述触发件相对所述移动终端本体转动的路径上,所述触发件包括能够与所述按键接触的接触部以及能够与所述按键间隔的间隔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本体;以及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及触发件,所述按键设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内,所述触发件凸设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且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转动连接,在所述触发件相对所述移动终端本体转动的路径上,所述触发件包括能够与所述按键接触的接触部以及能够与所述按键间隔的间隔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内且分布于所述按键两侧的支架,所述触发件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按键正对时,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按键之间的间距为0~0.1mm,当所述间隔部与所述按键正对时,所述间隔部与所述按键之间的间距大于0.1mm。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包括柱体及凸起,所述柱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凸起设于所述第一段上,所述凸起即为所述接触部,所述第二段即为所述间隔部;或者,所述触发件的外表面包括弧形面及方形面,所述弧形面的两直线边分别与方形面的两侧边连接,所述弧形面的顶部即为所述接触部,所述方形面即为所述间隔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发件相对所述移动终端本体转动的路径上,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按键正对的区域为功能区域,所述接触部及所述间隔部位于所述功能区域上。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西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