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服装裁剪方法,特别是有关一种剪裤基本型(或基本纸样)的方法,即指一种采用量身新方式,且能适应体型态差异、尺寸不同及式样变化而达成灵活运用,弥补体型缺陷的制图方法。传统的服装裁剪制图方式其缺点是,采用的量身法不妥当、制图方式呆板、无法发现人体上的缺陷,故不能于制图时设法预先弥补,通常须在缝制过程中,经过试身及修改之处理,费时费事且易遭致损失,无法成大量制作的生产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正确的量身新方式与裤基本型制图方法,以提高服装制作的品质,减轻损失、损耗、增加生产、提高利润。同时,使服装制作者,于裁制任何裤装时,极具自信心,遇上体型体态差异、尺寸不同、式样变化等,都能随和顺应如流,灵活自如,轻松自然,在人体上的优缺点与式样的目的上,同时兼顾着会和式样的理想,舒适的穿着目的及装饰身体上的缺陷等的灵活公式,绝不呆板、裁剪制图时,对任何式样的要求,均可容易达成,并可在制图程序中发现身体上的缺陷而预先设法弥补,不致等到缝制完成后,才发现问题而无法补救。同时可使制成的衣服达到平顺、服贴、灵活舒适的穿着效果。有关本专利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装裁剪裤基本型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测量人体、腰围、小股围、臀围、前后股上、总裆、中腿位置、中腿围、大腿围、膝盖围、小腿围、脚跟围、裤长、腿凹及运用各尺寸数据,首先定任意点(1),并过该点画水平横线及垂直线,并自点(1)沿垂直线向下量取前股上尺寸加2公分之长定点(2)画水平横线,由点(2)沿横线向右量取臀围尺寸的十六分之一定点(3),再由点(3)向左量2公分为点(4),自点(4)再向左量取1.6公分为点(5);自点(5)向下画垂直线,并向下量取12公分为点(6),然后控制点(4)到点(6)斜下坡度稍弯画线;自点(1)沿垂直线向下量取腰线下约5公分长定点(7)画横线为小股 ...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88-5-24 198,1751.一种服装裁剪裤基本型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测量人体、腰围、小股围、臀围、前后股上、总裆、中腿位置、中腿围、大腿围、膝盖围、小腿围、脚跟围、裤长、腿凹及运用各尺寸数据,首先定任意点(1),并过该点画水平横线及垂直线,并自点(1)沿垂直线向下量取前股上尺寸加2公分之长定点(2)画水平横线,由点(2)沿横线向右量取臀围尺寸的十六分之一定点(3),再由点(3)向左量2公分为点(4),自点(4)再向左量取1.6公分为点(5);自点(5)向下画垂直线,并向下量取12公分为点(6),然后控制点(4)到点(6)斜下坡度稍弯画线;自点(1)沿垂直线向下量取腰线下约5公分长定点(7)画横线为小股线1;自点(1)向下量取腰线下约10公分定点(8)画横线为小股线2;自点(1)向下量取腰线下约22公分定点(9)画横线为臂围线1;自点(1)向下量取腰线下长约28公分定点(10)画横线为臂围线2;由点(1)沿横线向左按所测的腿凹尺寸1.5公分定点(11),[即倒份2公分并根据此点作为原点(腿凹越浅倒份越多,腿凹越深倒份越少,例如腿凹1公分,即向原点向胁边再倒0.5公分,腿凹3公分即按原点向中心出1.5公分的运作。]然后由点(11)到点(9)运用稍弧线,再绘点(9)到点(4)的前裆凹线;自点(11)沿稍弧线向下量取1.3公分定点(12),且该稍弧线与横线(7)及(8)分别相交得点(7′)及(8′);由点(11)沿横线向左取腰围尺寸的四分之一长得点(1)(13);由点(7′)沿横线(7)向左目量取小股围1尺寸的四分之一长(视需要可加松宽份)得点(14);自点(8′)沿横线(8)向左量取小股2尺寸的四分之一长(视需要可加松宽份)得点(15);自点(9)沿横线向左取臂围1尺寸加松份(1.3公分)长的四分之一再减1公分得点(16),松份加多加少视需要再加;自点(10)沿横线向左取臀围2尺寸加松份1.3公分长的四分之一再减1公分得点(17),松份加多加少视需要而定;自点(6)向左画水平横线,运用弯尺以最宽点作为弯尺边胯点然后注意上下各节宽,过点(13)(14)(15)(16)(17)外侧并与横线(6)相交得点(18)画胁边线,(此时视弯尺弧度上下顺观即可,但不得侵占到各宽份,较出均可,不得少之);求出点(6)点(18)间的中央点为(19),自点(19)画垂直线直下,并自横线(1)向下量取裤长尺寸于(19)垂直下方点(20)并画横线;由横线(1)按照所量腰下长尺寸沿点(19)垂直线定点(21)并画横线为小腿横线,由点(21)沿横线向左右各取小腿围尺寸的四分之一定两点(22)及(23);由点(6)及(18)沿横线分别向内缩减1公分得点(24)及点(25);由点(22)及(23)沿横线分别向外伸张1公分得点(26)及(27);再自横线(1)向下沿垂直线(19)量取所量的腰下线长定点(28)画横线为膝围线;画线连接点(24)(26)及点(18)(27)分别直下与裤口横线(20)相交得点(29)及(30);自点(6)及(18)分别画线与膝围线外侧连接完成内、外胁线,其中点(13)(14)(15)外侧多出的份量○为备摺份量;自点(9)沿横线向左量取1.3公分得点(31)并画垂直线下降2.5公分得点(32);由点(32)取臀围尺寸加松份1.3公分的四分之一再加1公分,松份加多少视需要而定,画左上斜线与臀围1横线相交得点(38);由点(32)沿斜线向左上方取所测得的腰凹尺寸定点(33),用角尺过点(33)画斜线(33)(38)的垂直线,向下量取与点(9)(2)间距同寸长定点(34),同时由点(34)过点(33)向上延伸垂直线并取向股上尺寸加2.5公分长定点(35);由点(32)向左移入1公分得点(36)然后由点(35)画垂直线与点(36)连接,再自点(35)垂线下方8公分处,用稍弯直部位胯对点(32)经过顺下得点(37);由点(35)向下取与点(1)(7)同寸长得点(39)为后片小股线1的位置,由点(39)取小股围1尺寸的四分之一(视需要加松宽份)画左上方向斜线与(7′)横线相交得点(40);由点(35)向下取与点(1)(8)同寸长得点(41)为后片小股线2之位置,由点(41)取小股围2尺寸的四分之一加0.5公分(视需要可再加松宽份)画左上方斜线,与(8′)横线相交得点(42);自点(41)(32)画弧线与横线(10)的交点为点(43),由点(43)取臀围2尺寸加1.3公分松份长的四分之一再加1公分(视需要可再加松份)长向左沿横线(10)得点(44);运用弯尺以最宽点作为弯尺边胯点,然后注意上下各节宽,过点(40)(42)(38)(44)外侧并与横线(19)相交于点(45)绘胁边线,此时视弧度上下顺观之,但不得侵占过点(40)(42)(38)(44)各宽份点;过点(19)画线与点(38)(32)边线成垂直得交点(46),并向下延伸至前裤片同长处得点(47)为后片裤口中心点;然后以点(46)(47)边线为中心线,过点(47)画斜线与中心线垂直,左端自点(47)取点(20)(30)间距加2公分长与横线(20)的延长线相交得点(48),并以同长向右端定点(49);量取点(21)(27)距离长用角尺画斜线与中心线垂直令其左端与横线(21)的延长线相交得点(51),延伸斜线右端取同长得点(50);同法于横线下方取前片(28)横宽(膝盖宽)定点(52)(53);沿斜线(52)(53)两端各横出2公分长得点(54)及(55);(点(54)(55)的伸出份量视上腿的需要可做加减运作)自点(37)量出臀围尺寸的八分之一再减向内1.3公分(视需要可加减之)得点(56);由点(56)后下方以弯尺比较屈弯处往下与点(54)直上连接并且与前片内胁同长绘出后内胁线(57);自点(35)过点(39)(41)(32)至(56)顺屈弧度绘出后裆线点(58)(若需符合刻求的总裆尺寸者,或多或少均可在点(56)做伸出或缩入的调整);由点(35)向左取腰围尺寸的四分之一得点(59),多余者为预备腰摺份,自点(45)延伸斜线与后内胁线(57)相交于点(60)为内胁绘妥后的后片宽;自点(45)往下到点(55)直上用弯尺适当的弯段画连接线完成胁边线点(61);完成前后裤片的裤基本型。2.一种裤裁片图制作用的基本型制图法,包括测量人体裆上长、腰围、腰下腹围一、腰下腹围二、臀围一、臀围二、臀围三、中腿围、膝围、小腿围、踝围、前长、胁长、后长、总裆、腰凹、胁弯等部位尺寸,并运用各部位尺寸数据,首先画任意水平横线(1),于水平横线(1)的右端以角尺胯靠横线(1)画垂直线(2),得交点(3);自点(3)沿垂直线(2)朝下,以所量前长(L)尺寸与胁长(M)尺寸的相差额取点(4);自水平横线(1)的点(3)沿垂直线(2)向下取腰下长四(E2)尺寸定点(5);自点(5)向左画水平横线(6),并自点(5)沿水平横线(6)取臀围二(E)尺寸,与臀围二凹份(E1)的相差尺寸的二分之一定点(7);自点(7)向左沿水平横线(6)取臀围二(E)尺寸的四分之一定点(9),并过点(9)向上及向下画垂直线(10),与水平横线(1)相交于点(11);取腰下长二(C2)尺寸分别自点(11)及点(4)沿垂直线(10)及(2)向下定点(12)及点(13),然后画坡度横线(14)连接点(12)(13);取腰下长一(D1)尺寸分别自点(11)及点(4)沿垂直线(10)及(2)向下定点(15)及点(16),然后画坡度横线(17)连接点(15)(16);画斜线(18)连接点(13)(7)及斜线(19)连接点(16)(7)并与坡度横线(14)相交得点(20);取腰下长三(F1)尺寸自点(11)向下沿垂直线(10)定点(21),然后自点(21)画水平横线(22)向右与斜线(10)(19)分别相交得点(24)及(23);自点(23)或(24)向左沿水平横线(22)取臀围一(F)尺寸的四分之一得点(25);自点(20)或(13)向左沿坡度横线(14)取腰下腹围二(C)尺寸的四分之一得点(26);自点(16)向左沿坡度横线(17)取腰下腹围一(D)尺寸的四分之得点(27);自点(4)向左上方坡直横量以腰围(B)尺寸的四分之一于水平横线(1)上得点(28);自点(4)沿垂直线(2)向下取裆上长(A)尺寸加0.5公分得点(29),并由点(29)向右画水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