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透镜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350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5: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成像透镜组。从该成像透镜组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且其像侧面为凹面;以及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至少一个后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成像透镜组对应650nm波段的透过率T1>85%,成像透镜组对应490nm波段的透过率T2>88%,并且成像透镜组对应430nm波段的透过率T3>75%。本申请的成像透镜组包含至少一个玻璃非球面透镜,使得成像透镜组具有更高的成像亮度、通透性以及色彩还原性,从而能够极大的提升成像透镜组的性能。

Imaging lens group

An imaging lens group is disclosed. The imaging lens from the object side to the image side in sequence comprises a first lens, the first lens has a positive refractive power and the convex side; the second lens, the second lens has a negative refractive power and the like side is concave; and at least one subsequent lens, which, at least one a lens is a lens, the second lens and at least one subsequent lens for glass aspheric lens, an imaging lens group corresponding to the 650nm transmittance of T1> 85%, the corresponding imaging lens group 490nm transmittance of T2> 88%,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aging lens group 430nm wave section of the transmittance of T3> 75%. The imaging lens group comprises at least one glass aspherical lens, so that the imaging lens group has higher imaging brightness, permeability and color reducibility, thereby greatly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maging lens gro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透镜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透镜组,特别是涉及玻璃非球面的成像透镜组。
技术介绍
目前,光学系统常用的感光元件有CCD(Charge-CoupledDevice,感光耦合元件)及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随着这些常用感光元件性能的提高及尺寸减小,对相配套使用的摄像镜头的高成像品质及小型化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与此同时,人们对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成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将变得更薄、体积更小,这同样要求高成像品质及小型化的摄像镜头。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小型化且具有提升的成像品质的成像透镜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些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像透镜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透镜组,从该成像透镜组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且其像侧面为凹面;以及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至少一个后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成像透镜组对应650nm波段的透过率T1>85%,成像透镜组对应490nm波段的透过率T2>88%,成像透镜组对应430nm波段的透过率T3>7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玻璃非球面透镜的单位温度对单位折射率的影响率dng/dt与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单位温度对单位折射率的影响率dni/dt之间满足|dng/dt|/|dni/dt|<0.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玻璃非球面透镜的色散系数Vg与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i之间满足0.35<Vg/Vi<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玻璃非球面透镜的折射率Ng满足1.5≤Ng≤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成像透镜组的入瞳直径之间满足1.5<f/EPD<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玻璃非球面透镜的有效焦距fg之间满足-0.6<f/fg<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之间满足2<f/R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0<R1/R4<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透镜组,该成像透镜组从成像透镜组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至少一个后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并且玻璃非球面透镜的单位温度对单位折射率的影响率dng/dt与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单位温度对单位折射率的影响率dni/dt之间满足|dng/dt|/|dni/dt|<0.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其物侧面为凸面,并且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且其像侧面为凹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透镜组,所述成像透镜组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且其像侧面为凹面;以及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至少一个后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之间满足2<f/R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以及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以及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玻璃非球面透镜的色散系数Vg与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i之间满足0.35<Vg/Vi<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玻璃非球面透镜的折射率Ng满足1.5≤Ng≤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成像透镜组的入瞳直径之间满足1.5<f/EPD<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玻璃非球面透镜的有效焦距fg之间满足-0.6<f/fg<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0<R1/R4<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透镜组包含至少一个玻璃非球面透镜,使得成像透镜组具有更高的成像亮度、通透性以及色彩还原性,从而能够极大的提升成像透镜组的性能。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实施例1的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5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色差曲线;图6示出了实施例2的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至图10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色差曲线;图11示出了实施例3的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2至图15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色差曲线;图16示出了实施例4的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7至图20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色差曲线;图21示出了实施例5的成像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2至图25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成像透镜组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和倍率色差曲线;以及图2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组对应各波段的透过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应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当元件或层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当元件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如本文中使用的,用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应理解的是,虽然用语第1、第2或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段不应被这些用语限制。这些用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段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段区分开。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段可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段。本文中使用的用辞仅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成像透镜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透镜组,所述成像透镜组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且其像侧面为凹面;以及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所述成像透镜组对应650nm波段的透过率T1>85%,所述成像透镜组对应490nm波段的透过率T2>88%,所述成像透镜组对应430nm波段的透过率T3>7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透镜组,所述成像透镜组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且其像侧面为凹面;以及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所述成像透镜组对应650nm波段的透过率T1>85%,所述成像透镜组对应490nm波段的透过率T2>88%,所述成像透镜组对应430nm波段的透过率T3>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非球面透镜的单位温度对单位折射率的影响率dng/dt与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单位温度对单位折射率的影响率dni/dt之间满足|dng/dt|/|dni/dt|<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非球面透镜的色散系数Vg与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i之间满足0.35<Vg/Vi<1.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非球面透镜的折射率Ng满足1.5≤Ng≤2.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成像透镜组的入瞳直径之间满足1.5<f/EPD<2.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闻人建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