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156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其结构包括上部顶盖、防撞板、底座、驱动轮、充电孔、进气孔、保护外壳、送风孔、接收底座、激光扫描仪、过滤棉网、集尘过滤层、抗菌过滤层、去味过滤网、风叶,防撞板的前端中部设有充电孔,防撞板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胶接,底座的下端螺丝连接驱动轮的上端,保护外壳前端的上侧装设送风孔,上部顶盖的下端与保护外壳的上端焊接,上部顶盖的上端螺丝连接接收底座的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设备的上端增加了激光扫描仪,利用激光的反射的特性,在设备进行工作时,可进行自动扫描室内,当探测带室内空气有漂浮物时,设备将会进行空气净化作业,大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Air purifier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 purifier robot, upper cover, a base, a driving wheel, anti-collision plate, charging hole, air inlet, protective shell, air hole, receiving base, laser scanner, filter cotton net, dust filtering layer and antibacterial filter layer and deodorizing filter net, fan blade including its structure the central front bump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harging hole, the upper end of the rubber anti-collision plate and the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screw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e wheel, the front end of the protective casing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side of a blast hole,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cover of the shell protection welding, the lower upper cover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screw receiving base, useful the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by the increase in the upper end of the laser scanner device,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ser reflection, the equipment to work, can automatically scan the room, when the detection zone When the indoor air is floating, the equipment will carry out air purification operation,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属于机器人空气净化领域。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机器人,是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一种,结合了传统空气净化器和机器人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空气净化器只能定点净化的局限性,能凭借一定的智能性,自主移动,寻找空气污染源,净化空气,实现全屋无梯度净化。空气净化机器人搭载智能巡航净化系统,能够自主移动,完成对室内空气的净化工作,其滤芯能够吸附、过滤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主要为净化室内空气,提升室内空气质量,给每个房间都带来洁净空气。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745579.X的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属于机器人空气净化领域。包括外壳、设于外壳的主控板、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空气检测器、用于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器、实现人机交互的摄像头、LED显示屏、红外线传感器和无线局域网接收器;空气检测器、空气进化器、摄像头、LED显示屏、红外线传感器和无线局域网接收器分别连接主控板。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实现智能开启或关闭空气净化器,检测空气质量情况,使屋内空气更清新,给人们带来良好的生活环境。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机器人进行空气净化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只会进行指定的线路进行空气净化,不会进行自我扫描区域,更有针对性的对室内进行空气净化,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机器人进行空气净化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只会进行指定的线路进行空气净化,不会进行自我扫描区域,更有针对性的对室内进行空气净化,较为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其结构包括上部顶盖、防撞板、底座、驱动轮、充电孔、进气孔、保护外壳、送风孔、接收底座、激光扫描仪、过滤棉网、集尘过滤层、抗菌过滤层、去味过滤网、风叶,所述防撞板的前端中部设有充电孔,所述防撞板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胶接,所述底座的下端螺丝连接驱动轮的上端,所述保护外壳前端的上侧装设送风孔,所述上部顶盖的下端与保护外壳的上端焊接,所述上部顶盖的上端螺丝连接接收底座的下端,所述接收底座的上端安装有激光扫描仪的下端,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设有过滤棉网,所述过滤棉网的后端通过去味过滤网和集尘过滤层与抗菌过滤层的前端间隙配合,所述激光扫描仪包括扫描机外壳、支撑外壳、连接底座、平板玻璃、扫描顶盖、圆光栅、伺服电机、信号接收转化器、反光镜,所述连接底座的上端通过支撑外壳与扫描机外壳机械连接,所述扫描机外壳前端的外表面设有平板玻璃,所述扫描机外壳的上端与扫描顶盖的下端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底座的内部设有信号接收转化器,所述信号接收转化器的下端与接收底座内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反光镜的下端通过圆光栅与伺服电机的上端机械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下端焊接于支撑外壳内部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的下端间隙配合于防撞板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送风孔的内部设有风叶。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装设于保护外壳的前端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棉网的上端与风叶的下端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设有两个以上且安装于底座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板的内部安装有充电蓄电池,蓄电池为空气净化机器人提供电力来源。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板为塑化橡胶材质,具有缓冲性高、不易损坏墙体的特性。有益效果通过在设备的上端增加了激光扫描仪,利用激光的反射的特性,在设备进行工作时,可进行自动扫描室内,当探测带室内空气有漂浮物时,设备将会进行空气净化作业,大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的激光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激光扫描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上部顶盖-1、防撞板-2、底座-3、驱动轮-4、充电孔-5、进气孔-6、保护外壳-7、送风孔-8、接收底座-9、激光扫描仪-10、过滤棉网-11、集尘过滤层-12、抗菌过滤层-13、去味过滤网-14、风叶-15、扫描机外壳-1001、支撑外壳-1002、连接底座-1003、平板玻璃-1004、扫描顶盖-1005、圆光栅-1006、伺服电机-1007、信号接收转化器-1008、反光镜-100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上部顶盖1、防撞板2、底座3、驱动轮4、充电孔5、进气孔6、保护外壳7、送风孔8、接收底座9、激光扫描仪10、过滤棉网11、集尘过滤层12、抗菌过滤层13、去味过滤网14、风叶15,所述防撞板2的前端中部设有充电孔5,所述防撞板2的下端与底座3的上端胶接,所述底座3的下端螺丝连接驱动轮4的上端,所述保护外壳7前端的上侧装设送风孔8,所述上部顶盖1的下端与保护外壳7的上端焊接,所述上部顶盖1的上端螺丝连接接收底座9的下端,所述接收底座9的上端安装有激光扫描仪10的下端,所述保护外壳7的内部设有过滤棉网11,所述过滤棉网11的后端通过去味过滤网14和集尘过滤层12与抗菌过滤层13的前端间隙配合,所述激光扫描仪10包括扫描机外壳1001、支撑外壳1002、连接底座1003、平板玻璃1004、扫描顶盖1005、圆光栅1006、伺服电机1007、信号接收转化器1008、反光镜1009,所述连接底座1003的上端通过支撑外壳1002与扫描机外壳1001机械连接,所述扫描机外壳1001前端的外表面设有平板玻璃1004,所述扫描机外壳1001的上端与扫描顶盖1005的下端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底座1003的内部设有信号接收转化器1008,所述信号接收转化器1008的下端与接收底座9内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反光镜1009的下端通过圆光栅1006与伺服电机1007的上端机械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007的下端焊接于支撑外壳1002内部的上端,所述保护外壳7的下端间隙配合于防撞板2的上端,所述送风孔8的内部设有风叶15,所述进气孔6装设于保护外壳7的前端外表面,所述过滤棉网11的上端与风叶15的下端间隙配合,所述驱动轮4设有两个以上且安装于底座3的下端,所述防撞板2的内部安装有充电蓄电池,蓄电池为空气净化机器人提供电力来源,所述防撞板2为塑化橡胶材质,具有缓冲性高、不易损坏墙体的特性。在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应先确认空气净化器机器人是否损坏,且激光扫描仪10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再确认无问题后,将可以正常使用本设备,使用时,工作人员应先将设备充满电,并将其设定好路线,设备在运行时,会自行进行空气进行,其驱动轮4将会为其提供移动性,在设备进行工作时,激光扫描仪10也将会进行工作,通过圆光栅1006发出激光,利用激光的反射性,可检测空气的漂浮物,并将其反回信号接收转换器1008中,在传输到设备上,从而进行空气净化。本专利所说的平板玻璃1004也称白片玻璃或净片玻璃,其化学成分一般属于钠钙硅酸盐玻璃,厚度可分为薄玻璃、厚玻璃、特厚玻璃;按表面状态可分为普通平板玻璃、压花玻璃、磨光玻璃、浮法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其结构包括上部顶盖(1)、防撞板(2)、底座(3)、驱动轮(4)、充电孔(5)、进气孔(6)、保护外壳(7)、送风孔(8)、接收底座(9)、激光扫描仪(10)、过滤棉网(11)、集尘过滤层(12)、抗菌过滤层(13)、去味过滤网(14)、风叶(1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2)的前端中部设有充电孔(5),所述防撞板(2)的下端与底座(3)的上端胶接,所述底座(3)的下端螺丝连接驱动轮(4)的上端,所述保护外壳(7)前端的上侧装设送风孔(8),所述上部顶盖(1)的下端与保护外壳(7)的上端焊接,所述上部顶盖(1)的上端螺丝连接接收底座(9)的下端,所述接收底座(9)的上端安装有激光扫描仪(10)的下端,所述保护外壳(7)的内部设有过滤棉网(11),所述过滤棉网(11)的后端通过去味过滤网(14)和集尘过滤层(12)与抗菌过滤层(13)的前端间隙配合;所述激光扫描仪(10)包括扫描机外壳(1001)、支撑外壳(1002)、连接底座(1003)、平板玻璃(1004)、扫描顶盖(1005)、圆光栅(1006)、伺服电机(1007)、信号接收转化器(1008)、反光镜(1009),所述连接底座(1003)的上端通过支撑外壳(1002)与扫描机外壳(1001)机械连接,所述扫描机外壳(1001)前端的外表面设有平板玻璃(1004),所述扫描机外壳(1001)的上端与扫描顶盖(1005)的下端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底座(1003)的内部设有信号接收转化器(1008),所述信号接收转化器(1008)的下端与接收底座(9)内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反光镜(1009)的下端通过圆光栅(1006)与伺服电机(1007)的上端机械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007)的下端焊接于支撑外壳(1002)内部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器机器人,其结构包括上部顶盖(1)、防撞板(2)、底座(3)、驱动轮(4)、充电孔(5)、进气孔(6)、保护外壳(7)、送风孔(8)、接收底座(9)、激光扫描仪(10)、过滤棉网(11)、集尘过滤层(12)、抗菌过滤层(13)、去味过滤网(14)、风叶(1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2)的前端中部设有充电孔(5),所述防撞板(2)的下端与底座(3)的上端胶接,所述底座(3)的下端螺丝连接驱动轮(4)的上端,所述保护外壳(7)前端的上侧装设送风孔(8),所述上部顶盖(1)的下端与保护外壳(7)的上端焊接,所述上部顶盖(1)的上端螺丝连接接收底座(9)的下端,所述接收底座(9)的上端安装有激光扫描仪(10)的下端,所述保护外壳(7)的内部设有过滤棉网(11),所述过滤棉网(11)的后端通过去味过滤网(14)和集尘过滤层(12)与抗菌过滤层(13)的前端间隙配合;所述激光扫描仪(10)包括扫描机外壳(1001)、支撑外壳(1002)、连接底座(1003)、平板玻璃(1004)、扫描顶盖(1005)、圆光栅(1006)、伺服电机(1007)、信号接收转化器(1008)、反光镜(1009),所述连接底座(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泽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潭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