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连接结构的支付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69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用于将显示单元连接并支撑在安装结构上,所述连接结构上设有引线通道,用于线束自安装结构中设有的交互设备连接到显示单元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支付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器和/或第二显示器;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的第一显示器和/或第二显示器。如上述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第一显示器和/或第二显示器连接并支撑在所述的安装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设有引线通道,使得线束引线简单;还提供了一种设有该连接结构的支付终端设备,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与安装结构之间的线束连接,通过连接结构上设有的引线通道进行引线,使得线束连接整洁。

A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payment terminal equipment with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is used for connecting and displaying the display unit on the mounting structure, and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lead channel, which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interactive equipment in the self assembling structure of the wiring harness to the display unit.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payment termina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display and / or second display, and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the first display and / or the second display. As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described above,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used to connect the first display and / or the second display and to support the mount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a wire harness wire channel, which also provides a simple; a payment terminal equipment of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wiring harness, display display and installation structure connected by wire leads are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channel structure, make neat harness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连接结构的支付终端设备
本技术涉及支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连接结构的支付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显示单元安装在安装结构上时,显示单元与安装结构之间的电器元件的走线基本通过在外部走线,线束连接杂乱。中国专利号为201420745402.X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屏显示的POS机,包括主屏、副屏和机座(底座),底座上包括线缆孔,所述的线缆孔布置在底座的中部,位于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本技术公开的线缆孔设置在外部,与主机连接的线缆通过机座下的线缆孔与桌面下面的主机连接,若桌面下没有线缆孔,与主机连接线缆也可以从底座支承垫垫起来的间隙中穿过,线缆自主机连接到主屏或副屏上时,线缆在外部空间导线,大部分的线缆是位于主机或主屏、副屏的周围空间中,放置杂乱,且易触碰到线缆,存在安全隐患,甚至不小心拔落线缆而影响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设有引线通道,使得线束引线简单,线束导线安全可靠;还提供了一种设有该连接结构的支付终端设备,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与安装结构之间的线束连接,通过连接结构上设有的引线通道进行引线,使得线束连接整洁。一种连接结构,用于将显示单元连接并支撑在安装结构上,所述连接结构上设有引线通道,用于线束自安装结构中设有的交互设备连接到显示单元上。优选地,显示单元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相对安装结构转动。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与安装结构相连;第二连接组件,与显示单元相连;转轴,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通过转轴相连,并为枢转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与安装结构相连的连接块一和连接座一,所述连接块一上设有用于线束引线的通孔一,所述连接座一上设有用于线束引线的通孔二。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与显示单元相连的连接座二,所述连接座二上设有用于线束引线的通孔三;所述连接座二包括连接座主体二和设置在连接座主体二上的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二上沿垂直于轴向设有所述的通孔三。优选地,所述连接块一包括连接块主体一和自连接块主体一的两端部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的连接部一,所述连接块主体一上沿垂直于轴向设有所述的通孔一;所述连接座一包括连接座主体一和自连接座主体一的两端部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的连接部三,所述连接座主体一上沿垂直于轴向设有所述的通孔二。优选地,所述通孔一、通孔二和通孔三形成上述的引线通道。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主体一的底部向内凹形成用于连接块主体一放置的安装腔一,自所述连接座主体一的顶部向下凹形成用于连接座主体二放置的安装腔二;所述连接部三沿轴向设有用于转轴安装的安装腔三,所述连接部三沿垂直轴向设有用于连接部二放置的安装腔四。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二沿轴向设有轴孔一;所述连接部一沿轴向设有轴孔二;所述转轴穿过轴孔一、轴孔二和安装腔三,所述转轴的外部端与所述连接部三的端部相连;所述连接座二通过转轴可相对所述连接座一进行转动。一种支付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器和/或第二显示器;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的第一显示器和/或第二显示器。如上述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将第一显示器和/或第二显示器连接并支撑在所述的安装结构上。本技术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连接结构,设有引线通道,方便线束自安装结构连接到显示单元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线束通过从安装结构的外部多次绕线到显示单元上,线束连接杂乱,本技术的连接结构上,使得线束引线简单,且线束连接整洁;本技术设有该连接结构的支付终端设备,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与安装结构之间的线束连接,通过连接结构上设有的引线通道进行引线,使得线束连接整洁,且还能保护线束不易被损坏。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连接结构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连接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块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座一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连接座一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第二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第二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第二连接座与转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支付终端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一种连接结构100,本实施例以用于显示单元连接并支撑在安装结构200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显示单元的连接,本实施例以显示单元为例,其他功能元件的连接,如工控设备,或是娱乐设备如游戏机,或者影视播放设备,或是电脑等,只要涉及到内部进行线束安装的电器,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100都适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显示单元通过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100连接并支撑在安装结构200上,且显示单元可相对安装结构200转动。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100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连接结构的支付终端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显示单元连接并支撑在安装结构上,所述连接结构上设有引线通道,用于线束自安装结构中设有的交互设备连接到显示单元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显示单元连接并支撑在安装结构上,所述连接结构上设有引线通道,用于线束自安装结构中设有的交互设备连接到显示单元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显示单元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相对安装结构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与安装结构相连;第二连接组件,与显示单元相连;转轴,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通过转轴相连,并为枢转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与安装结构相连的连接块一和连接座一,所述连接块一上设有用于线束引线的通孔一,所述连接座一上设有用于线束引线的通孔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与显示单元相连的连接座二,所述连接座二上设有用于线束引线的通孔三;所述连接座二包括连接座主体二和设置在连接座主体二上的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二上沿垂直于轴向设有所述的通孔三。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一包括连接块主体一和自连接块主体一的两端部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的连接部一,所述连接块主体一上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早荣陈志强王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深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