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彻底杀灭有害细菌的内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61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彻底杀灭有害细菌的内裤。一种抗菌功能化纤维,所述抗菌功能化纤维具有皮芯结构,包括以中空纤维为皮层和处于中空纤维空腔内的芯层;所述皮层的壁厚为5~20μm。

Underpants capable of completely killing harmful bacteria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lothing, in particular to a underpants capable of completely killing harmful bacteria. The antibacterial functional fiber has a skin cor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hollow fiber as a cortex and a core layer in a hollow fiber cavity, and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cortex is 5~20 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彻底杀灭有害细菌的内裤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服装
,具体涉及到一种可彻底杀灭有害细菌的内裤。技术背景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微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仍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并能在适宜的条件下迅速繁殖生长。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对人类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和必需的,但也有小部分有害细菌,靠贴身衣物的汗水、皮屑等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甚至会诱发各种疾病。微生物如细菌、细菌和酵母菌等几乎无处不在,而纺织品之类的材料能轻而易举地繁殖大量微生物,甚至可被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分解。靠近人体处是一个温暖、潮湿的小气候,有许多的细菌食物,如汗液和其他分泌液、皮屑、脂肪和磨损的线头,所以纺织品与人体构成的微环境给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条件,而且微生物可以耐高温,即使是很剧烈的洗涤条件,仍然会有微生物幸存,在以后的穿着过程中继续迅速繁殖。为了有效抑制和杀死纺织品上的微生物,维持干净卫生的衣着和生活环境,发展抗菌纤维和织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抗菌纤维和织物是在原纤维织物制造或后处理过程中,加入具有抗菌性能的抗菌剂的特殊纤维和织物。在自然界中有不少金属离子如银、铜、锌等离子都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但是在所有的金属离子中银离子的抗菌能力是最强的,十分适合于制备抗菌材料。目前国内外抗菌纺织品加工载银方法主要为前驱体载银和后整理法载银。前驱体载银是将银抗菌剂掺加到纺丝原料,与纤维基体树脂混合,经过熔融纺丝、湿法纺丝等手段制备抗菌纤维。因为抗菌剂要经过与基体树脂均匀混合、纺丝、拉伸等工序,要求抗菌剂要耐热性好,颗粒细小,才能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如抗菌细旦丙纶低弹丝、纳米银无机抗菌聚醋纤维等。后整理法载银是用银抗菌剂对织物进行后整理,使抗菌剂能够附着在织物上,从而使织物获得抗菌效果,常用的方法有表面涂层法:将银抗菌剂与涂层液配成溶液对织物进行涂层处理,使银固着在织物表面,如用季钱盐处理化纤织物及各种天然纤维等;树脂整理法:将抗菌剂溶解在树脂中配成乳化液,将织物放在乳化液里充分浸渍,再经过轧、烘使含抗菌剂的树脂能够附着于织物表面;微胶囊法:将银抗菌剂制成微胶囊,再用高分子粘合剂或涂层剂对织物处理,在使用过程中,因摩擦微胶囊破裂释放出抗菌剂,并在纤维表面扩散而达到抗菌效果。抗菌剂要求能适合粘合剂的加工条件,能渗透到纤维无定形区以增加耐洗性。后整理法工艺简单,对抗菌剂要求较少,是制备抗菌纤维和织物最常用的方法。然而这种表面涂敷等后整理法载银由于银粒子向纤维内的渗透性较差,仅附着在织物的表面,抗菌效果会因洗涤、日晒等造成流失,持久性差。此外附着在织物表面的银在与有害细菌发生作用灭菌过程中变成银离子,而游离状态的银离子接触人体,对人体产生刺激和毒害,尤其是当银粒子的粒径足够小时,可以透过人体皮肤,损坏人体正常细胞,使人体细胞中毒。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菌功能化纤维,所述抗菌功能化纤维具有皮芯结构,包括以中空纤维为皮层和处于中空纤维空腔内的芯层;所述皮层的壁厚为5~20μm。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芯层包括芯层基材、芯层基材中的纳米银粒子和纳米银粒子保护剂;所述芯层基材为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亲水性高分子材料选自淀粉、阿拉伯胶、聚乙烯醇、淀粉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芯层基材中的纳米银粒子的粒径为50~100nm;所述纳米银粒子的含量占芯层基材重量的0.5~8wt%。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皮层包括有机成纤高分子聚合物、分散剂和填料。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填料选自纳米二氧化钛、滑石粉、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填料为纳米碳酸钙;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15~40nm;所述纳米碳酸钙的含量占皮层总重量的5~20wt%。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抗菌功能化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在90~98℃下溶解于水中3~6小时,然后加入纳米银粒子和纳米银粒子保护剂,搅拌30~60min,过滤、脱泡得到A组分纺丝原液;B:将有机成纤高分子聚合物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加入分散剂和填料搅拌30min,过滤、脱泡得到B组分纺丝原液;C:将A组分纺丝原液装入套筒贮料仓内筒,B组分纺丝原液装入套筒贮料仓外筒,计量泵计量,再用以相同的速度经套筒输液管输送到双环套管形喷丝板挤入凝固浴中凝固15~60秒得到初生纤维;D.凝固得到的初生纤维在空气介质中牵伸130~160%,30~45℃水浴中水洗,再在60~70℃水浴中拉伸70~130%,再将所得纤维在95~160℃下热处理,然后在50~65℃下卷绕得到抗菌功能化纤维。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A组分纺丝原液中亲水性高分子材料的浓度为14~20wt%;所述B组分纺丝原液中有机成纤高分子聚合物的浓度为28~32wt%;所述凝固浴为硫酸钠水溶液、盐酸和二甲基亚砜的混合物;所述凝固浴中二甲基亚砜含量为0~50wt%,凝固浴的温度为30~35℃,PH值为2~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抗菌功能化纤维的应用,所述抗菌功能化纤维应用于制备可彻底杀灭有害细菌的内裤;所述可彻底杀灭有害细菌的内裤由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功能化纤维为经线,以涤纶纤维为纬线混合编织而得。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彻底杀灭有害细菌的内裤,所述内裤由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抗菌功能化纤维和涤纶纤维混合编织而得;所述抗菌功能化纤维的含量占内裤总重量的33~35wt%。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更易于理解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彻底灭杀细菌的内裤与现有的普通内裤相比具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效果,可彻底灭杀有害细菌。与此同时,不像表面涂敷或电镀银的服装在清洗之后银流失,该内裤清洗多次之后银粒子的流逝率少,可长期保持抑菌杀菌效果。此外,由于其纤维特殊的形态结构使得其具有优良的导湿性能,使内裤具有很好的吸湿排汗能力,柔软保暖,抗静电,穿着舒适。具体实施方式参选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功能化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功能化纤维具有皮芯结构,包括以中空纤维为皮层和处于中空纤维空腔内的芯层;所述皮层的壁厚为5~2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功能化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功能化纤维具有皮芯结构,包括以中空纤维为皮层和处于中空纤维空腔内的芯层;所述皮层的壁厚为5~20μ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功能化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包括芯层基材、芯层基材中的纳米银粒子和纳米银粒子保护剂;所述芯层基材为亲水性高分子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功能化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基材中的纳米银粒子的粒径为50~100nm;所述纳米银粒子的含量占芯层基材重量的0.5~8wt%。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功能化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高分子材料选自淀粉、阿拉伯胶、聚乙烯醇、淀粉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功能化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层包括有机成纤高分子聚合物、分散剂和填料。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功能化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选自纳米二氧化钛、滑石粉、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功能化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纳米碳酸钙;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15~40nm;所述纳米碳酸钙的含量占皮层总重量的5~20wt%。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抗菌功能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A:将亲水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平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银锂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