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区作物秸秆深翻还田快速腐解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2987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寒区作物秸秆深翻还田快速腐解的方法,秋季作物收获时用收获机械将作物秸秆连同籽实一起收割,作物秸秆进行粗粉碎,均匀抛撒在地表面;然后用秸秆粉碎机将初次粉碎的秸秆第二次粉碎,粉碎后的秸秆长度≤15厘米;用喷液器在秸秆表面喷撒5%的尿素水溶液,调节秸秆的C/N为35‑40:1;接种秸秆量0.1%的纤维素分解菌剂;用大犁将秸秆翻入30公分深土壤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点在于:秸秆粉碎度、调节秸秆C/N、接种纤维素分解菌剂和秸秆翻埋深度技术的优化,可提高作物秸秆的腐解速率,培肥地力,秸秆还田不影响下一年作物出苗率,作物增产,经济效益值增加,同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Rapid decomposition method of straw returning to field in cold ar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of returning crop straw in quick decomposition of deep plowing, autumn crops will harvest seeds together with crop straw with harvesting machinery, crop straw crushing and spread it evenly on the surface; and then second primary crushing straw crushing straw pulverizer, crushed stalk length less than 15 cm; and 5% urea solution on the straw surface by spraying the liquid spraying device, adjusting the straw C/N 35 40:1; 0.1% of the amount of inoculation of straw cellulose decomposing bacteria; with straw plow to turn into 30 cm deep in the soil. The invention is: straw crushing degree, optimizing straw C/N, inoculating cellulose decomposing agent and straw burying depth technique, can improve crop straw decomposition rate, soil fertility, crop straw does not affect the rate of emergence, crop production next year, the economic benefit in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agricultural non-point the source of pollution,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寒区作物秸秆深翻还田快速腐解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特别涉及一种寒区作物秸秆深翻还田快速腐解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北方地区是农业主产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和水田,耕地垦殖以来,由于用地养地结合不当,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肥力降低,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北方地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大,养殖业不发达,培肥地力的主要方法是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北方地区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是,年平均地温低,秸秆腐解速率低,农田机械动力小,秸秆翻埋深度浅,秸秆翻埋后有一部分秸秆裸露地地表,因此影响下一年作物的出苗率和作物生长,进而影响作物产量,由于以上原因,农民每年除留出一部分作物秸秆作物家庭能源,大部分作物秸秆在田间烧掉,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寒区作物秸秆深翻还田快速腐解的方法,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寒区作物秸秆深翻还田快速腐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秋季作物收获时用收获机械将作物秸秆连同籽实一起收割,作物秸秆进行粗粉碎,均匀抛撒在地表面;步骤二、然后用秸秆粉碎机将初次粉碎的秸秆第二次粉碎;步骤三、用喷液器在秸秆表面喷撒5%的尿素水溶液,调节秸秆的C/N为35-40:1;步骤四、接种秸秆量0.1%的纤维素分解菌剂;步骤五、用210马力以上牵引动力牵引大犁将秸秆翻入土壤中。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粉碎后的秸秆长度需≤15厘米。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五中秸秆翻入30公分深土壤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秸秆粉碎度、调节秸秆C/N、接种纤维素分解菌剂和秸秆翻埋深度的优化,提高作物秸秆的腐解速率,培肥地力,秸秆还田不影响下一年作物出苗率,作物增产5.09%,经济效益值增加700元/公顷,同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寒区作物秸秆深翻还田快速腐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秋季作物收获时用收获机械将作物秸秆连同籽实一起收割,作物秸秆进行粗粉碎,均匀抛撒在地表面;步骤二、然后用秸秆粉碎机将初次粉碎的秸秆第二次粉碎,粉碎后的秸秆长度≤15厘米;步骤三、用喷液器在秸秆表面喷撒5%的尿素水溶液,调节秸秆的C/N为35-40:1;步骤四、接种秸秆量0.1%的纤维素分解菌剂;步骤五、用210马力以上牵引动力牵引大犁(五铧犁、七铧犁、九铧犁等)将秸秆翻入30公分深土壤中。以玉米和水稻秸秆深翻还田技术为例(玉米和水稻产量高,秸秆量大,秸秆还田难度大)。2015-2016年试验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科技园区完成;玉米秸秆还田试验区土壤为黑钙土,基础肥力为:有机质30.5g/kg,全氮1.237g/kg,全磷1.022g/kg,速效钾198mg/kg,pH6.8。第二年种玉米,玉米品种为垦单6号;供试肥料为尿、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施肥总商品量为470公斤/公顷。试验共设3个处理,不设重复;试验地面积为900平方米,每个处理300平方米,处理1为本案秸秆还田方法;处理2为常规秸秆方法;处理3为秸秆不还田。处理1方法为玉米收获时用收获机械将作物秸秆连同籽实一起收割,作物秸秆进行粗粉碎,均匀抛撒在地表面;然后用秸秆粉碎机将初次粉碎的秸秆第二次粉碎,粉碎后的秸秆长度≤15厘米;用喷液器在秸秆表面喷撒5%的尿素水溶液,调节秸秆的C/N为35-40:1;接种秸秆量0.1%的纤维素分解菌剂;用五铧犁将秸秆翻入30公分深土壤中。处理2方法为:秸秆还田时不调节秸秆的C/N、不施用纤维素分解菌,秸秆翻深为20公分。处理3方法为玉米收获后,将田间玉米秸秆移出试验田。水稻秸秆还田试验区土壤为白浆土,基础肥力为:有机质19.5g/kg,全氮1.089g/kg,速效磷12.1mg/kg,速效钾204mg/kg,pH7.0。第二年种水稻,水稻品种为垦稻24;供试肥料为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施肥总商品量为480公斤/公顷。试验共设3个处理,不设重复;试验地面积为900平方米,每个处理300平方米(3个水稻自然池子),处理1为本案秸秆还田方法;处理2为常规秸秆方法;处理3为秸秆不还田。处理1方法为水稻收获时用收获机械将作物秸秆连同籽实一起收割,水稻采用高留茬收割技术(即收获时,从地表以上30公分处收割,30公分以下秸秆不收割),作物秸秆进行粗粉碎,均匀抛撒在地表面;然后用秸秆粉碎机将初次粉碎的秸秆第二次粉碎,粉碎后的秸秆长度≤15厘米;用喷液器在秸秆表面喷撒5%的尿素水溶液,调节秸秆的C/N为35-40:1;接种秸秆量0.1%的纤维素分解菌剂;用五铧犁将秸秆翻入30公分深土壤中。处理2方法为秸秆还田时不调节秸秆的C/N、不施用纤维素分解菌,秸秆翻深为20公分;处理3方法为水稻收获后,将田间玉米秸秆移出试验田。试验结果:1、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快速腐解试验试验各处理玉米苗期植株性状考查数据试验于苗期考察了植株性状,本专利技术的玉米秸秆还田方法效果明显,对第二年作物出苗率没有影响,并能提高玉米苗的株高和植株干重(表1)。表1试验各处理玉米苗期植株性状考查数据试验各处理玉米主要生育期秸秆腐解速率考查数据在玉米生长发育的苗期、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测定了玉米秸秆分解率(重量法),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还田方法能加快玉米秸秆分解速度,秸秆还田经过一个生长季节测定,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还田方法玉米秸秆分解速率为75.5%~78.6%,高于常规秸秆还田方法十个百分点(表2)。表2试验各处理玉米主要生育期秸秆腐解速率考查数据(单位:%)试验各处理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每个试验区连续取样30株,进行产量性状调查,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还田方法可增加穗长、轴粗,减少秃尖长度,增加单穗粒数,提高百粒重,增加单穗粒重(表3)。表3试验各处理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于试验区的每个处理中随机选取三点,每点选50平方米,将玉米收获实测产做为三次重复,产量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还田方法比常规秸秆还田方法平均增产5.09%,比秸秆不还田对照平均增产7.77%(表4)。表4试验各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注:各处理产量计算结果水分均已折算为13%。测产小区面积50平方米综上所述,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得的秸秆还田方法与常规秸秆还田方法相比,增产5.09%以上,玉米价格按1.5元/公斤计算,经济效益值增加700元/公顷以上。2、水稻秸秆深翻还田快速腐解试验试验各处理水稻苗期植株性状考查数据试验于苗期考察了植株性状,本专利技术的水稻秸秆还田方法效果明显,对第二年水稻秧苗成活率没有影响,并能提高水稻秧苗的分蘖数和植株干重(表5)。表5试验各处理水稻苗期植株性状考查数据试验各处理水稻主要生育期秸秆腐解速率考查数据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和成熟期测定了玉米秸秆分解率(重量法),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还田方法能加快水稻秸秆分解速度,秸秆还田经过一个生长季节测定,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还田方法玉米秸秆分解速率为75.5%~78.6%,高于常规秸秆还田方法十个百分点(表6)。表6试验各处理水稻主要生育期秸秆腐解速率考查数据(单位:%)试验各处理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每个试验区连续取样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寒区作物秸秆深翻还田快速腐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秋季作物收获时用收获机械将作物秸秆连同籽实一起收割,作物秸秆进行粗粉碎,均匀抛撒在地表面;步骤二、然后用秸秆粉碎机将初次粉碎的秸秆第二次粉碎;步骤三、用喷液器在秸秆表面喷撒5%的尿素水溶液,调节秸秆的C/N为35‑40:1;步骤四、接种秸秆量0.1%的纤维素分解菌剂;步骤五、牵引大犁将秸秆翻入土壤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寒区作物秸秆深翻还田快速腐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秋季作物收获时用收获机械将作物秸秆连同籽实一起收割,作物秸秆进行粗粉碎,均匀抛撒在地表面;步骤二、然后用秸秆粉碎机将初次粉碎的秸秆第二次粉碎;步骤三、用喷液器在秸秆表面喷撒5%的尿素水溶液,调节秸秆的C/N为35-40:1;步骤四、接种秸秆量0.1%的纤维素分解菌剂;步骤五、牵引大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文志怀宝东隋新贺佳贝徐飞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