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8681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包括外壳、第一卷线辊、蛇形管、旋转电机、鼓风机和减震机构;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第一卷线辊,第一卷线辊的转轴处设置有有正反转电机B;所述外壳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条形齿,条形齿上啮合有齿轮,左侧齿轮与右侧齿轮间固定连接有蛇形管,蛇形管左右两端均套设有套管;所述外壳左侧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A;所述鼓风机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头,出气管上设置有三通管;所述外壳下端对称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倒U型板、弹簧B、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不同方式增加了曝气效率,进而增加污水处理效果,且使用寿命长。

High efficiency aeration device for sewage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efficiency aeration sewage treatment, including housing, the first winding roller, a serpentine pipe, rotating motor, blower and damping mechanism;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inding roller, the first winding roller shaft is arranged with reversible motor B;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symmetrical shell set the bar tooth, tooth bar is meshed with a gear,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gear gea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rpentine serpentine tube, both ends of which are sheathed with a sleeve; the left she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eversing motor A; the left side blow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nozzle out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three pipe; the lower end of the housing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damping mechanism, d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ack plate, U spring B, support plate.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increases aeration efficiency by different ways, and increases sewage treatment effect, and has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曝气池是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的装置。污水进入曝气池后,与池内的活性泥进行有机反应,有害物质被分解成无害物质,待水澄清后排放,在处理过程中,为了维持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必须保证水中有一定量的溶解氧,所谓曝气,就是不断地把空气打入水中,或利用机械搅拌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目前的曝气方法主要有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两种,鼓风曝气为利用曝气机将空气打入曝气头扩散到水中,形成气泡,在气液界面将氧气溶于水中。普通的曝气装置手段单一,使曝气池内充分曝气不充分,从而导致污水处理不彻底,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包括外壳、第一卷线辊、蛇形管、旋转电机、鼓风机和减震机构;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第一卷线辊,第一卷线辊的转轴处设置有有正反转电机B,正反转电机B的输出端与第一卷线辊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卷线辊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滚轮,滚轮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外壳上,第一卷线辊上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钢丝绳,第一钢丝绳分别绕过左右对称设置的滚轮贯穿外壳上端;所述外壳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条形齿,条形齿固定连接在外壳内壁腔体处,条形齿上啮合有齿轮,左侧齿轮与右侧齿轮间固定连接有蛇形管,蛇形管左右两端均套设有套管,套管与蛇形管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左侧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A,正反转电机A的输出轴贯穿外壳,伸入外壳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卷线辊,第二卷线辊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左侧的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对称设置在外壳内部,右侧的第二钢丝绳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卷线辊,上端与右侧的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卷线辊右侧设置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为正反转电机,双轴电机左侧输出轴与第三卷线辊固定连接,右侧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卷轴;所述卷轴右端通过旋通接头与出气硬管转动连接,卷轴上设置有出气软管,出气软管缠绕在卷轴上,且一端贯穿卷轴,与卷轴内部中空结构相通,出气软管的另一端贯穿外壳右侧且与蛇形管通过旋通接头转动连接;所述卷轴下端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头,出气管上设置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硬管;所述外壳下端对称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倒U型板、弹簧B、支撑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与第一钢丝绳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卷线辊与第二卷线辊规格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轴为中空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贯穿外壳底部,伸入外壳内部,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棒。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棒上设置有滚子,旋转轴左右两端设置有凸起板,凸起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上设置有圆孔,横板下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端与横板铰接,下端与外壳内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一侧设置有弹簧A,弹簧A的两端分别与横板和外壳内底部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倒U型板,倒U型板内固定连接有弹簧B。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右端设置有进污口,左侧上端设置有出气孔,左侧下端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上设置有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蛇形管向该装置内曝气的同时,蛇形管可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自身发生转动,从而增加曝气效率,搅拌棒转动时挤压凸起板,使凸起板带动横板向上转动,从而将内部污水向上翻动,搅拌棒原离凸起板时,横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转动,如此反复实现下端污水的翻动,从而增加曝气效率,减震机构可有效曝气过程中产生的晃动,从而增加曝气装置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不同方式增加了曝气效率,进而增加污水处理效果,且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中搅拌棒的俯视图。图3为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中第一卷线辊的俯视图。图中:1-外壳、2-出气孔、3-条形齿、4-齿轮、5-第一钢丝绳、6-正反转电机A、7-出液口、8-滚轮、9-第二卷线辊、10-第二钢丝绳、11-套管、12-第一卷线辊、13-蛇形管、14-出气软管、15-双轴电机、16-卷轴、17-出气硬管、18-鼓风机、19-喷气孔、20-第三卷线辊、21-旋转电机、22-旋转轴、23-搅拌棒、24-滚子、25-凸起板、26-横板、27-支撑杆、28-弹簧A、29-喷头、30-U型板、31-弹簧B、32-支撑板、33-正反转电机B、34-进污口、35-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卷线辊12、蛇形管13、旋转电机21、鼓风机18和减震机构;所述外壳1上端设置有第一卷线辊12,第一卷线辊12的转轴处设置有有正反转电机B33,正反转电机B33的输出端与第一卷线辊12的转轴固定连接,正反转电机B33转动时带动第一卷线辊12转动;所述第一卷线辊12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滚轮8,滚轮8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第一卷线辊12上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钢丝绳5,第一钢丝绳5分别绕过左右对称设置的滚轮8贯穿外壳1上端,滚轮8可有效减少第一钢丝绳5与外壳1间的摩擦力;所述外壳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条形齿3,条形齿3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壁腔体处,条形齿3上啮合有齿轮4,左侧齿轮4与右侧齿轮4间固定连接有蛇形管13,蛇形管13左右两端均套设有套管11,套管11与蛇形管13转动连接;所述套管11与第一钢丝绳5固定连接,第一卷线辊12顺时针转动时,将第一钢丝绳5卷起,第一钢丝绳5带动套管11向上运动,套管11向上运动时带动齿轮4在条形齿3上向上转动,从而带动蛇形管13向上移动的同时自身发生转动,增加曝气效率;所述外壳1左侧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A6,正反转电机A6的输出轴贯穿外壳1,伸入外壳1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卷线辊9,第二卷线辊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绳10,第二钢丝绳10的另一端与左侧的套管11固定连接,正反转电机A6转动时带动第二卷线辊9转动,第二卷线辊9通过第二钢丝绳10带动套管11移动;所述第二钢丝绳10对称设置在外壳1内部,右侧的第二钢丝绳10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卷线辊20,上端与右侧的套管11固定连接,第三卷线辊20与第二卷线辊9规格相同;所述第三卷线辊20右侧设置有双轴电机15,双轴电机15为正反转电机,双轴电机15左侧输出轴与第三卷线辊20固定连接,右侧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卷轴16,双轴电机15转动时带动第三卷线辊20与卷轴16转动;所述卷轴16为中空结构,右端通过旋通接头与出气硬管17转动连接,卷轴16上设置有出气软管14,出气软管14缠绕在卷轴16上,且一端贯穿卷轴16,与卷轴16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卷线辊(12)、蛇形管(13)、旋转电机(21)、鼓风机(18)和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端设置有第一卷线辊(12),第一卷线辊(12)的转轴处设置有有正反转电机B(33),正反转电机B(33)的输出端与第一卷线辊(12)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卷线辊(12)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滚轮(8),滚轮(8)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第一卷线辊(12)上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钢丝绳(5),第一钢丝绳(5)分别绕过左右对称设置的滚轮(8)贯穿外壳(1)上端;所述外壳(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条形齿(3),条形齿(3)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壁腔体处,条形齿(3)上啮合有齿轮(4),左侧齿轮(4)与右侧齿轮(4)间固定连接有蛇形管(13),蛇形管(13)左右两端均套设有套管(11),套管(11)与蛇形管(13)转动连接;所述外壳(1)左侧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A(6),正反转电机A(6)的输出轴贯穿外壳(1),伸入外壳(1)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卷线辊(9),第二卷线辊(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绳(10),第二钢丝绳(10)的另一端与左侧的套管(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10)对称设置在外壳(1)内部,右侧的第二钢丝绳(10)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卷线辊(20),上端与右侧的套管(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卷线辊(20)右侧设置有双轴电机(15),双轴电机(15)为正反转电机,双轴电机(15)左侧输出轴与第三卷线辊(20)固定连接,右侧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卷轴(16);所述卷轴(16)右端通过旋通接头与出气硬管(17)转动连接,卷轴(16)上设置有出气软管(14),出气软管(14)缠绕在卷轴(16)上,且一端贯穿卷轴(16),与卷轴(16)内部中空结构相通,出气软管(14)的另一端贯穿外壳(1)右侧且与蛇形管(13)通过旋通接头转动连接;所述卷轴(16)下端设置有鼓风机(18),鼓风机(18)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35),出气管(3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头(29),出气管(35)上设置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硬管(17);所述外壳(1)下端对称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倒U型板(30)、弹簧B(31)、支撑板(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卷线辊(12)、蛇形管(13)、旋转电机(21)、鼓风机(18)和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端设置有第一卷线辊(12),第一卷线辊(12)的转轴处设置有有正反转电机B(33),正反转电机B(33)的输出端与第一卷线辊(12)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卷线辊(12)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滚轮(8),滚轮(8)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第一卷线辊(12)上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钢丝绳(5),第一钢丝绳(5)分别绕过左右对称设置的滚轮(8)贯穿外壳(1)上端;所述外壳(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条形齿(3),条形齿(3)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壁腔体处,条形齿(3)上啮合有齿轮(4),左侧齿轮(4)与右侧齿轮(4)间固定连接有蛇形管(13),蛇形管(13)左右两端均套设有套管(11),套管(11)与蛇形管(13)转动连接;所述外壳(1)左侧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A(6),正反转电机A(6)的输出轴贯穿外壳(1),伸入外壳(1)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卷线辊(9),第二卷线辊(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绳(10),第二钢丝绳(10)的另一端与左侧的套管(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丝绳(10)对称设置在外壳(1)内部,右侧的第二钢丝绳(10)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卷线辊(20),上端与右侧的套管(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卷线辊(20)右侧设置有双轴电机(15),双轴电机(15)为正反转电机,双轴电机(15)左侧输出轴与第三卷线辊(20)固定连接,右侧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卷轴(16);所述卷轴(16)右端通过旋通接头与出气硬管(17)转动连接,卷轴(16)上设置有出气软管(14),出气软管(14)缠绕在卷轴(16)上,且一端贯穿卷轴(16),与卷轴(16)内部中空结构相通,出气软管(14)的另一端贯穿外壳(1)右侧且与蛇形管(13)通过旋通接头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耀辉李新念陈开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本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