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747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龙骨、副龙骨以及固定在副龙骨下方的吊顶面板,主龙骨预埋在墙体内,主龙骨上固接有弯折的挂件,挂件上开有多挡调节孔,各挡调节孔到主龙骨的距离均匀变化,副龙骨上固接有插接在其中一挡调节孔内的插接件,达到了节省吊顶的空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建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修,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家装吊顶是家装中常见的环节。吊顶根据装饰板的材料不同,分类也不相同。吊顶装修材料是区分吊顶名称的主要依据,主要有: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石膏板吊顶、矿棉板吊顶、夹板吊顶、异形长条铝扣板吊顶、方形镀漆铝扣板吊顶、彩绘玻璃吊顶、铝蜂窝穿孔吸音板吊顶、全房复式吊顶等。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居室顶面作适当的装饰,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在选择吊顶装饰材料与设计方案时,要遵循既省材、牢固、安全、又美观、实用的原则。现有的吊顶结构如公开号为CN2040013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吊顶。一般的吊顶主要包括主龙骨、副龙骨、连接主龙骨与副龙骨的挂件以及连接主龙骨与墙体的悬吊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吊顶占用的空间较大,在一些房间高度较低的建筑中使用,会使室内较为压抑,并不十分合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顶结构,能够节省吊顶的空间。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副龙骨以及固定在副龙骨下方的吊顶面板,主龙骨预埋在墙体内,主龙骨上固接有弯折的挂件,挂件上开有多挡调节孔,各挡调节孔到主龙骨的竖直距离均匀变化,副龙骨上固接有插接在其中一挡调节孔内的插接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龙骨预埋在墙体内,节省了单独的悬吊结构所占用的空间,直接用挂件代替吊顶的悬吊结构,可以简化吊顶结构,从而节省吊顶所占的空间。通过副龙骨上的插接件与调节孔的插接固定副龙骨的位置。副龙骨通过与不同挡位的调节孔连接,可以实现对吊顶面板位置的微调。较佳的,调节孔对称的开在挂件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挂件可以弯折为对称的形状,从而实现以对称的结构与副龙骨固定。给副龙骨提供较多的支点,从而使挂件与副龙骨的连接更为稳定。较佳的,挂件弯折处固接有与挂件弯折线平行的加强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加强挂件弯折处的强度,有助于提高挂件整体的强度。同时加强梁有助于维持弯折线的形状,降低吊顶结束后,挂件受力不均时挂件形状逐渐发生变化,有助于减少副龙骨长随时间改变位置,有助于长时间保持吊顶的外观。较佳的,挂件中部固接与挂件弯折线垂直的支撑梁,支撑梁的端部与挂件的弯折线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梁可以限定挂件弯折线的位置,避免挂件在吊顶面板和副龙骨重力的作用下,从而避免弯折线向主龙骨与挂件连接位置的移动,有助于维持挂件弯折后的形状。从而减少副龙骨长随时间改变位置,有助于长时间保持吊顶的外观不变。较佳的,挂件上开有连接孔,挂件上抵接有穿过连接孔与主龙骨螺纹连接的燕尾螺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燕尾螺丝将挂件夹在主龙骨与燕尾螺丝之间,便于安装。较佳的,连接孔为长圆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长圆形的连接孔,使挂件可以在连接孔所限范围内绕燕尾螺丝微调,从而降低挂件安装的精度要求,可以减少高精度定位特征的加工,有助于简化吊顶结构的结构,从而降低成本。较佳的,调节孔设置为两排,相邻档位的调节孔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节孔交错的设置两排,在各档位调节孔间距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挂件的强度;同时可以将不同档位的调节孔的间距设置的更小,有助于提高吊顶结构的调节精度。较佳的,插接件为固接在副龙骨上的螺纹杆,插接件上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锁定螺母可以阻挡在挂件远离副龙骨的一端,可以避免挂件从插接件上滑落,使吊顶的结构较为稳定。较佳的,副龙骨为轻钢龙骨,吊顶面板为厚度在9mm至12mm之间的石膏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吊顶面板强度的同时,减小挂件的承重,保证吊顶结构整体的强度。较佳的,挂件为不锈钢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降低挂件生锈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吊顶结构的在寿命,降低挂件生锈粘连主龙骨和副龙骨的可能性,便于吊顶结构维修、拆卸。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同时设置加强梁和支撑梁时,并使加强梁与支撑梁的两端平齐,可以增加加强梁可以增大支撑梁的支撑面积,从而降低挂件弯折处于支撑梁接触位置的集中应力。可以简化吊顶结构;节省吊顶所占的空间;可以实现对吊顶面板位置的微调;结构稳定;挂件强度的较好;有助于长时间保持吊顶的外观;便于安装;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1中挂件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调节孔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中支撑梁长于副龙骨宽度时挂件弯折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中支撑梁短于副龙骨宽度时挂件弯折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中,1、主龙骨;2、副龙骨;3、挂件;31、固定部;32、调节部;33、调节孔;34、加强梁;35、支撑梁;36、连接孔;4、插接件;5、锁定螺母;6、吊顶面板;7、燕尾螺丝;8、墙体;9、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一种吊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预埋在墙体8内的主龙骨1,主龙骨1为工字钢。主龙骨1设置有多根,主龙骨1水平设置且互相平行。各主龙骨1的下表面平齐。主龙骨1的下表面上固接有一列挂件3,结合图2和图3所示,挂件3为矩形片弯折呈类似倒“U”形,挂件3为不锈钢制成。挂件3包括与主龙骨1直接接触的固定部31以及两个与固定部31一体固接的调节部32,两个调节部32相同且对称的设置在固定部31两端。挂件3从调节部32与固定部31的连接处弯折。如图3所示,固定部31的中部开有长圆形的连接孔36,连接孔36的长度方向与挂件3的弯折线垂直。挂件3由穿过连接孔36且直接螺纹连接在主龙骨1下表面的燕尾螺丝7固定。连接孔36的长度方向与主龙骨1的长度方向垂直。相邻挂件3的间距均相等。固定部31远离主龙骨1的端面上固接有两根矩形长条状的加强梁34,加强梁34分别固接在固定部31的两端,加强梁3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连接孔36的长度方向。固定部31远离主龙骨1的端面上固接有两根矩形长条状的支撑梁35,两根支撑梁35分别固接在连接孔36的两侧,支撑梁35的长度方向与加强梁34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加强梁34彼此远离的端面的间距与支撑梁35的长度相同,且支撑梁35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加强梁34彼此远离的端面平齐。如图4所示,调节部32上开有多个调节孔33,调节孔33设置有两排。同一排中相邻调节孔33的间距相同,两排调节孔33交错设置,错开距离为同一排中相邻调节孔33间距的一半,使各调节孔33到支撑梁35的垂直距离呈均匀变化形成多个挡位。两个调节部32上的调节孔33关于固定部31对称设置。调节部32上悬挂有副龙骨2,副龙骨2为“U”形的轻钢龙骨。副龙骨2的长度方向与主龙骨1平行,副龙骨2的数量与主龙骨1数量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吊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1)、副龙骨(2)以及固定在副龙骨(2)下方的吊顶面板(6),其特征在于:主龙骨(1)预埋在墙体(8)内,主龙骨(1)上固接有弯折的挂件(3),挂件(3)上开有多挡调节孔(33),各挡调节孔(33)到主龙骨(1)的竖直距离均匀变化,副龙骨(2)上固接有插接在其中一挡调节孔(33)内的插接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1)、副龙骨(2)以及固定在副龙骨(2)下方的吊顶面板(6),其特征在于:主龙骨(1)预埋在墙体(8)内,主龙骨(1)上固接有弯折的挂件(3),挂件(3)上开有多挡调节孔(33),各挡调节孔(33)到主龙骨(1)的竖直距离均匀变化,副龙骨(2)上固接有插接在其中一挡调节孔(33)内的插接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孔(33)对称的开在挂件(3)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挂件(3)弯折处固接有与挂件(3)弯折线平行的加强梁(3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挂件(3)中部固接与挂件(3)弯折线垂直的支撑梁(35),支撑梁(35)的端部与挂件(3)的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华雄丁海潮唐利强周正树代浩张利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广佳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