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741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质建筑结构,轻质建筑结构由至少两个构造柱、多个轻质保温墙板、至少一个连接杆以及混凝土组成。其中轻质保温墙板包括主体部和分别设置于主体部四个侧面的凹形槽,主体部又包括发泡水泥层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发泡水泥层两侧的固化层,每个固化层又由两层网格布和两层水泥砂浆层组成,同时,相邻轻质保温墙板在固定拼接时形成贯通的纵槽,并在上方和下方形成贯通的横槽,后续可以通过在纵槽和横槽中填充混凝土来快速地连接搭建建筑结构。该轻质建筑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既保证了轻质建筑结构的轻质保温效果,又增加了轻质建筑结构的承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质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预制的墙板开始被广泛的使用。和传统的砖墙相比,预制的墙板一般面积大,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生产效率高,在形成墙体建筑时,省时省力。目前,现有的预制墙板,多采用具有蜂窝状的复合板结构或采用预制发泡水泥板。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其都需要挂设在建筑结构的外部,这需要首先通过钢构工艺或钢筋混凝土工艺将建筑承重结构制造好,无法快速进行建筑结构的搭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轻质建筑结构,既保证了轻质建筑结构的轻质保温效果,又增加了轻质建筑结构的安装效率及承重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轻质建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构造柱;多个轻质保温墙板,所述轻质保温墙板的四个侧面设置有凹形槽,所述多个轻质保温墙板并排设置在相邻的构造柱之间,以在上方和下方形成贯通的横槽,并在相邻的轻质保温墙板之间形成贯通的纵槽;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杆,连接在相邻的构造柱之间并穿过设置于构造柱之间的多个轻质保温墙板上方或下方的横槽;以及,混凝土,固化于所述横槽和所述纵槽中以连接轻质保温墙板和所述构造柱,或连接相邻的轻质保温墙板,或连接轻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轻质建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建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构造柱;多个轻质保温墙板,所述轻质保温墙板的四个侧面设置有凹形槽,所述多个轻质保温墙板并排设置在相邻的构造柱之间,以在上方和下方形成贯通的横槽,并在相邻的轻质保温墙板之间形成贯通的纵槽;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杆,连接在相邻的构造柱之间并穿过设置于构造柱之间的多个轻质保温墙板上方或下方的横槽;以及,混凝土,固化于所述横槽和所述纵槽中以连接轻质保温墙板和所述构造柱,或连接相邻的轻质保温墙板,或连接轻质保温墙板和基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建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构造柱;多个轻质保温墙板,所述轻质保温墙板的四个侧面设置有凹形槽,所述多个轻质保温墙板并排设置在相邻的构造柱之间,以在上方和下方形成贯通的横槽,并在相邻的轻质保温墙板之间形成贯通的纵槽;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杆,连接在相邻的构造柱之间并穿过设置于构造柱之间的多个轻质保温墙板上方或下方的横槽;以及,混凝土,固化于所述横槽和所述纵槽中以连接轻质保温墙板和所述构造柱,或连接相邻的轻质保温墙板,或连接轻质保温墙板和基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保温墙板包括:主体部;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四个侧面的凹形槽,所述的凹形槽由预设在主体部四周的C形金属型材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阿克思建筑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