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途节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70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节水装置,包括支撑柱、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设置固定于支撑柱上;所述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的形状均为笔筒形,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内均设有若干搓洗台;所述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上部内侧面均设有溢水口,下面设有落水管底座,落水管底座上安装有落水管,落水管伸于支撑柱内,且落水管与溢水口贯通;所述第一趸洗池底部与第二趸洗池底部相通,第一趸洗池底部与第二趸洗池底部相通的底部处设有下水口,且下水口与落水管贯通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收集面盆用过之水,实现水的二次利用,达到节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节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节水装置,属于节能减污循环用水建筑用具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趸洗拖布的落地盆池占用的使用面积大,使用的水多、且洗涤拖布的效果差。而且都是直接使用自来水,浪费了水资源。现有的建筑支柱只有支撑功能,挤占了面积,特别是支撑面盆等洁具时,更是不能节约用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的多用途节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用途节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柱、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底座,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设置固定于支撑柱上,底座设置于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底部;所述支撑柱上端安装有面盆,面盆底部通过水管与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的形状均为笔筒形;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内均设有若干搓洗台;所述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上部内侧面均设有溢水口;所述底座上安装落水管,落水管伸于支撑柱内,且落水管与溢水口贯通;所述第一趸洗池底部与第二趸洗池底部相通,第一趸洗池底部与第二趸洗池底部之间设有独立区域,第一趸洗池底部、第二趸洗池底部均与独立区域相通,独立区域底部中间设有下水口,且下水口与排污口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趸洗池轴线与第二趸洗池轴线之间的夹角在120°以内,且第一趸洗池轴线和/或第二趸洗池轴线与水平方向有30°夹角。所述面盆底部设有出水孔,面盆底部的出水孔通过水管与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贯通连接;所述支撑柱正面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安装有控制下水口以及面盆底部出水孔的开启与关闭的排水阀控制器,排水阀控制器通过安装孔安装于支撑柱上。所述排水阀控制器为拉杆式排水阀控制器。所述搓洗台的形状为弧形带状凸台,弧形带状凸台的截面为半圆形。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技术,将支撑面盆的支柱与搓洗拖布的水池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包括支撑柱、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支撑柱正面设有安装孔安装排水阀控制器,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设计为笔筒形,第一趸洗池轴线与第二趸洗池轴线之间夹角在120°以内,且第一趸洗池轴线和/或第二趸洗池轴线与水平方向有30°夹角,内壁设有一定数量的搓洗台,形状为弧形带状凸台,其截面为半圆形,且带状凸台于圆筒轴线成一定角度,两个趸洗池通过支撑柱底部相通。两个趸洗池之间设有独立区域并相通,独立区域底部中间设有下水口;第一趸洗池、第二趸洗池下面设有底座,便于安装。本技术针对以上不足,使支柱支撑用水用具时,特别是面盆支柱和趸洗拖布池组合成一体,使占地面积大大缩小,又能实现不要自来水直接洗拖布,而是使用面盆中排放的水,使水的到二次使用,节约了水资源。本技术,将用于支撑功能的支柱与水池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使用二次排放的水,使水得到二次使用,节约了水资源。保证功能齐全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占地面积。本技术的优点是:能收集面盆用过之水,实现水的二次利用,达到节水的目的,且本技术制造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符合环保消费理念的需求,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效益可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盆、2安装孔、3水管、4溢水口、5第一趸洗池、6下水口、7底座、8第二趸洗池、9搓洗台、10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用途节水装置,包括支撑柱10、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设置固定于支撑柱10上;支撑柱10上端安装面盆1,面盆1底部通过水管3与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连接,在支撑柱10正面设有安装孔2,安装孔2上安装排水阀控制器,所述排水阀控制器为拉杆式排水阀控制器。所述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的形状均为笔筒形,第一趸洗池5轴线与第二趸洗池8轴线之间的夹角在120°以内,且第一趸洗池5轴线和/或第二趸洗池8轴线与水平方向有30°夹角;在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内均设置若干搓洗台9;搓洗台9的形状为弧形带状凸台,其截面为半圆形,且带状凸台于圆筒轴线成一定角度,第一趸洗池5底部与第二趸洗池8底部相通,第一趸洗池5与第二趸洗池8之间设有独立区域并相通,独立区域底部中间设有下水口6;在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下面设置底座7,便于安装,在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上部内侧设置溢水口4。使用时,通过排水阀控制器使面盆1使用后的水通过水管3流入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屯集,此时可以在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内搓洗拖布,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内的搓洗台9增强了搓洗效果。如果流入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的水过多,可以通过溢水口4流出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多余的水经溢水口4流入两个趸洗池之间设有的独立区域。使用后,通过排水阀控制器使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内的污水通过两个趸洗池之间独立区域底部中间设置的下水口6排入排污口。使用过程中,如果面盆水不够使用可以采用其他水补充,或者采用三通与其它二次循环用水箱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用途节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节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柱(10)、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底座(7),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设置固定于支撑柱(10)上,底座(7)设置于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底部;所述支撑柱(10)上端安装有面盆(1),面盆(1)底部通过水管(3)与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的形状均为笔筒形;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内均设有若干搓洗台(9);所述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上部内侧面均设有溢水口(4);所述底座(7)上安装落水管,落水管伸于支撑柱(10)内,且落水管与溢水口(4)贯通;所述第一趸洗池(5)底部与第二趸洗池(8)底部相通,第一趸洗池(5)底部与第二趸洗池(8)底部之间设有独立区域,第一趸洗池(5)底部、第二趸洗池(8)底部均与独立区域相通,独立区域底部中间设有下水口(6),且下水口(6)与排污口管贯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节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柱(10)、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底座(7),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设置固定于支撑柱(10)上,底座(7)设置于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底部;所述支撑柱(10)上端安装有面盆(1),面盆(1)底部通过水管(3)与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的形状均为笔筒形;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内均设有若干搓洗台(9);所述第一趸洗池(5)、第二趸洗池(8)上部内侧面均设有溢水口(4);所述底座(7)上安装落水管,落水管伸于支撑柱(10)内,且落水管与溢水口(4)贯通;所述第一趸洗池(5)底部与第二趸洗池(8)底部相通,第一趸洗池(5)底部与第二趸洗池(8)底部之间设有独立区域,第一趸洗池(5)底部、第二趸洗池(8)底部均与独立区域相通,独立区域底部中间设有下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文军张程尹兵徐荣友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