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小燕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橡筋机送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59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橡筋机送给装置,第一安装板上垂直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五支架,第一支架上安装有第一主动轮,第五支架上安装有第二主动轮,第二安装板上垂直设有第一从动轮,第二安装板上还设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末端铰接有导向盒,第二安装板上还设有连通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上设有第六支架,第六支架上设有电机和轴承,轴承的内圈设有转轴,转轴的下方设有圆盘刀,第二液压缸内部设有弹簧和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上设有第四支架,第四支架上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自动切除橡筋带接头的功能。

An improved feeding device for rubber reinforcement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ubber band machine improved feeding device, a first mounting plate is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bracket and the fifth bracket, the first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ing wheel, the fifth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driving wheels, second vertical moun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en wheel, second moun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third frame. At the end of the guide bracket is hinged with third boxes, second moun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a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ston, a first piston is provided with sixth support, sixth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and bearings, the inner ring of the bearing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under the disc cutter, second hydraulic the internal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and second piston, second piston is provided with fourth support, the fourth support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en wheel seco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rior art,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automatically removing the rubber band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橡筋机送给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的橡筋机送给装置。
技术介绍
橡筋圈的生产制作,通常的制作过程是以成捆或成卷的橡筋带作为原材料,分段剪取、缝制成圈,该生产过程,通常采用手工或多个不同功能的单机来共同完成,如送料装置、拉料装置、翻转机械手装置、进给导轨装置和缝纫装置等。中国技术专利CN203360792U公开了一种橡筋机的送给装置,这种结构的橡筋机送给装置通过进料滚轮、送料主动轮和送料被动轮配合快速送料,在送料过程中通过感应器检测橡筋带有没有接头,但是该装置只能检测接头,仍需人工将接头部位切除,操作繁琐,造成橡筋机的实际稼动率不高,从而限制了其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橡筋机送给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自动切除橡筋带接头的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的橡筋机送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垂直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五支架,第一支架上安装有第一主动轮,第五支架上安装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垂直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一从动轮,第一主动轮的高度和第一从动轮的高度相等,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还设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末端铰接有导向盒,导向盒位于缝隙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还设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其中第一液压缸位于第二液压缸的上方,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之间通过管道连通,第一液压缸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上设有第六支架,第六支架上设有电机和轴承,其中轴承位于第六支架的最外侧,轴承的内圈设有转轴,转轴上方通过连接绳与电机的轴连接,转轴的下方设有圆盘刀,圆盘刀的边缘设有刀刃,所述第二液压缸内部设有弹簧和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上设有第四支架,第四支架上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与第二主动轮高度相同,第二从动轮与第二主动轮互相接触。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盒上还设有盒盖,盒盖下方设有通道。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一液压缸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和第二液压缸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固定在机台上,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的缝隙用于橡筋带通过,橡筋带具有一定的厚度,而缝隙的厚度与橡筋带的厚度一致,从而能够通过第一主动轮的转动,带动橡筋带向下传动,缝隙下方的导向盒,用于橡筋带的方向导正,使其能够顺利的进入到下方的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橡筋带的接头部位,两个橡筋带叠加,其厚度为橡筋带正常厚度的两倍,从而使得接头通过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时,能够压缩第二从动轮,使第四支架后方的第二活塞压缩第二液压缸,使第二液压缸内部的液压油通过管道进入到第一液压缸,进而带动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活塞向外移动,带动圆盘刀向外移动,使刀刃与橡筋带接触并割断橡筋带,从而将橡筋带的接头部分切除,切除后,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继续传输,将被切除的部分排出后,弹簧带动第二活塞恢复,使得液压油通过管道流回第二液压缸,带动圆盘刀回缩,第二从动轮回位,橡筋带通过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继续向下输送,并通过导向盒的导向作用,将橡筋带重新输送至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间,继续橡筋带的送给,圆盘刀通过转轴固定,轴承保证转动特性,转轴通过连接绳与电机轴连接,使得电机可以带动圆盘刀转动,转动的刀刃可以更顺畅的切断橡筋带,本技术在现有技术原有的输送功能基础上,实现了橡筋带接头部位的自动切除,使用更加方便。导向盒内的通道,用于通过橡筋带,为了保证良好的通过性,通道的厚度厚于橡筋带双层的厚度,盒盖便于卡料时的清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保证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良好密封,防止液压油外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圆盘刀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盒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主动轮的结构图。图中:1、圆盘刀;2、第一主动轮;3、第一支架;4、第一安装板;5、刀刃;6、第二安装板;7、第一从动轮;8、第二支架;9、导向盒;10、第三支架;11、第一液压缸;12、管道;13、弹簧;14、第二液压缸;15、第二活塞;16、第四支架;17、第二从动轮;18、第二主动轮;19、第五支架;20、通孔;21、凹槽;22、导向部;23、盒盖;24、通道;25、第一活塞;26、第六支架;27、电机;28、连接绳;29、转轴;30、轴承;31、缝隙;32、第一密封圈;33、第二密封圈;34、抽空管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参照图1-4,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6,所述第一安装板4上垂直设有第一支架3和第五支架19,第一支架3上安装有第一主动轮2,第五支架19上安装有第二主动轮18,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垂直设有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上设有第一从动轮7,第一主动轮2的高度和第一从动轮7的高度相等,第一主动轮2和第一从动轮7之间设有缝隙31,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还设有第三支架10,第三支架10的末端铰接有导向盒9,导向盒9位于缝隙31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还设有第一液压缸11和第二液压缸14,其中第一液压缸11位于第二液压缸14的上方,第一液压缸11和第二液压缸14之间通过管道12连通,第一液压缸11内设有第一活塞25,第一活塞25上设有第六支架26,第六支架26上设有电机27和轴承30,其中轴承30位于第六支架26的最外侧,轴承30的内圈设有转轴29,转轴29上方通过连接绳28与电机27的轴连接,转轴29的下方设有圆盘刀1,圆盘刀1的边缘设有刀刃5,所述第二液压缸14内部设有弹簧13和第二活塞15,第二活塞15上设有第四支架16,第四支架16上连接有第二从动轮17,所述第二从动轮17与第二主动轮18高度相同,第二从动轮17与第二主动轮18互相接触。本技术的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6,固定在机台上,通过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8固定的第一主动轮2和第一从动轮7,之间的缝隙31用于橡筋带通过,橡筋带具有一定的厚度,而缝隙31的厚度与橡筋带的厚度一致,从而能够通过第一主动轮2的转动,带动橡筋带向下传动,缝隙31下方的导向盒9,用于橡筋带的方向导正,使其能够顺利的进入到下方的第二主动轮18和第二从动轮17之间,橡筋带的接头部位,两个橡筋带叠加,其厚度为橡筋带正常厚度的两倍,从而使得接头通过第二主动轮18和第二从动轮17之间时,能够压缩第二从动轮17,使第四支架16后方的第二活塞15压缩第二液压缸14,使第二液压缸14内部的液压油通过管道12进入到第一液压缸11,进而带动第一液压缸11内的第一活塞25向外移动,带动圆盘刀1向外移动,使刀刃5与橡筋带接触并割断橡筋带,从而将橡筋带的接头部分切除,切除后,第二主动轮18和第二从动轮17继续传输,将被切除的部分排出后,弹簧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的橡筋机送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橡筋机送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4)上垂直设有第一支架(3)和第五支架(19),第一支架(3)上安装有第一主动轮(2),第五支架(19)上安装有第二主动轮(18),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垂直设有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上设有第一从动轮(7),第一主动轮(2)的高度和第一从动轮(7)的高度相等,第一主动轮(2)和第一从动轮(7)之间设有缝隙(31),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还设有第三支架(10),第三支架(10)的末端铰接有导向盒(9),导向盒(9)位于缝隙(31)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还设有第一液压缸(11)和第二液压缸(14),其中第一液压缸(11)位于第二液压缸(14)的上方,第一液压缸(11)和第二液压缸(14)之间通过管道(12)连通,第一液压缸(11)内设有第一活塞(25),第一活塞(25)上设有第六支架(26),第六支架(26)上设有电机(27)和轴承(30),其中轴承(30)位于第六支架(26)的最外侧,轴承(30)的内圈设有转轴(29),转轴(29)上方通过连接绳(28)与电机(27)的轴连接,转轴(29)的下方设有圆盘刀(1),圆盘刀(1)的边缘设有刀刃(5),所述第二液压缸(14)内部设有弹簧(13)和第二活塞(15),第二活塞(15)上设有第四支架(16),第四支架(16)上连接有第二从动轮(17),所述第二从动轮(17)与第二主动轮(18)高度相同,第二从动轮(17)与第二主动轮(18)互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橡筋机送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4)上垂直设有第一支架(3)和第五支架(19),第一支架(3)上安装有第一主动轮(2),第五支架(19)上安装有第二主动轮(18),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垂直设有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上设有第一从动轮(7),第一主动轮(2)的高度和第一从动轮(7)的高度相等,第一主动轮(2)和第一从动轮(7)之间设有缝隙(31),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还设有第三支架(10),第三支架(10)的末端铰接有导向盒(9),导向盒(9)位于缝隙(31)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还设有第一液压缸(11)和第二液压缸(14),其中第一液压缸(11)位于第二液压缸(14)的上方,第一液压缸(11)和第二液压缸(14)之间通过管道(12)连通,第一液压缸(11)内设有第一活塞(25),第一活塞(25)上设有第六支架(26),第六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吴小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