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4139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其结构包括升降装置、打印平台、成型料槽、溢液料槽,外料槽和动力循环装置。将动力循环装置开启,外料槽的液体树脂将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成型料槽中,成型料槽的树脂不断溢出到溢液料槽中,溢液料槽的树脂再不断的流入外料槽中,形成了一个液体树脂循环,成型料槽中树脂会保持溢出的状态,升降装置带动打印平台运动到距液面一定位置,固化系统从成型料槽上方发射出紫外光图像,照射在成型料槽上树脂液面和打印平台面板之间的树脂上,树脂吸收紫外光能量固化成型得到对应图像的薄层结构,薄层结构粘附在打印平台面板上,通过升降装置带动打印平台累加得到光固化三维打印制品。

A sink type 3D printing device based on SLA/DLP princip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nken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devic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LA/DLP, which comprises a lifting device, a printing platform, a forming material groove, an overflow material trough, an external material tank and a power circulation device. The power cycle device is opened, the liquid resin tank will be transported to the Everfount molding material groove, resin molding groove overflows to the overflow liquid tank, discharge chute and resin continuously flows outside the trough, the formation of a liquid resin resin molding cycle, will keep overflow in the trough of the state, the lifting device drives the print platform moves to the level of a certain position, curing system from the molding trough above emits ultraviolet light irradiation in the image forming trough between the resin surface and the resin panel printing platform, UV light energy absorption resin curing get thin layer structure of corresponding image, thin layer structure adhere to the print platform on the panel, the lifting device drives the print platform was obtained by adding UV curing 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打印快速成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3D打印技术有很多种,其中光固化3D打印成型是3D打印中精度最高,成型速度最快的,能打印的结构也是最复杂的;特别适用于医疗牙科,珠宝首饰,精密器件等成型制造。光固化3D打印中最主要的就是SLA和DLP技术,也有现在新起的LCD技术。CLIP技术也是基于SLA和DLP两种方式发展出来的,即连续液体表面成型技术,能将打印速度提高到极致;还有法国一家公司的MoveLight技术,都是针对光固化成型的技术。相信光固化成型在未来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成为3D打印中的主流技术之一。在光固化3D打印快速成型领域中,大致将3D打印机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下投影提拉式的成型结构,另一种是上投影下沉式的成型结构,现在市面上的打印机基本采用了下投影提拉式的成型结构,这种结构简单易控制,但是存在需要反复脱模影响打印速度和打印较重物件时打印平台提拉相对困难等问题。所以本专利技术专利针对下投影提拉式的成型结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上投影下沉式的成型结构。解决了反复脱模和提拉问题,提高了打印的效率、精度和能成型重的打印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通过改变打印装置的组成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需要反复脱模影响打印速度和打印较重物件时打印平台提拉相对困难等问题。技术方案1提供了一种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其成型系统上设有动力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系统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打印平台和成型料槽,所述打印平台滑动连接升降装置,并且在所述成型料槽上沿竖直方向移动,成型料槽下端设有溢液料槽;还包括外料槽,所述外料槽一端与溢液料槽连接,另一端与动力循环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动力循环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成型料槽,所述成型料槽、溢液料槽和外料槽在动力循环装置的连接下形成闭合的循环回路。优选的,所述打印平台为阶梯状,上端与所述升降装置滑动连接,下端向远离升降装置的方向延伸形成打印平台面板,所述打印平台面板在成型料槽中沿竖直方向移动。优选的,所述成型料槽为上端开口,其余端面封闭的结构。优选的,所述成型料槽远离升降装置一侧的端面的高度,低于成型料槽其余端面的高度,使成型料槽远离升降装置的一侧形成溢出口。优选的,所述溢液料槽为上端开口,其余端面封闭的结构,溢液料槽的底面积大于成型料槽的底面积,且溢液料槽的端面与成型料槽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溢料腔。优选的,所述溢液料槽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溢液料槽的一端与外料槽连接。优选的,所述外料槽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外料槽的一端与动力循环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外料槽与第二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可拆卸的连接。优选的,所述动力循环装置为抽取液体树脂的装置。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与滑台连接的丝杆,还包括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采用SLA/DLP光固化下沉式三维成型,相比于其它成型方式,此结构成型速度更快,精度更高,能够打印更复杂的物件。尤其对于下投影提拉式3D打印机需要反复脱模影响打印速度和打印较重物件时打印平台提拉相对困难等问题,可完成得到解决。能显著提高打印效率和克服打印物件重提拉难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附图标记说明1升降装置,2打印平台,3成型料槽,4溢液料槽,5外料槽,6动力循环装置,21打印平台面板,31溢出口,41溢料腔,42第二连接管,51第一连接管,61循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其成型系统上设有动力循环装置6,所述成型系统包括升降装置1,所述升降装置1上设有与滑台连接的丝杆,还包括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图略);所述升降装置1上设有打印平台2和成型料槽3,所述打印平台2滑动连接升降装置1,并且在所述成型料槽3上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打印平台2为阶梯状,上端与所述升降装置1滑动连接,下端向远离升降装置1的方向延伸形成打印平台面板21,所述打印平台面板21在成型料槽3中沿竖直方向移动。如图,成型料槽3为上端开口,其余端面封闭的结构,成型料槽3远离升降装置1一侧的端面的高度,低于成型料槽3其余端面的高度,使成型料槽3远离升降装置1的一侧形成溢出口31,成型料槽3下端设有溢液料槽4;如图,溢液料槽4为上端开口,其余端面封闭的结构,溢液料槽4的底面积大于成型料槽3的底面积,且溢液料槽4的端面与成型料槽3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溢料腔41;所述溢液料槽4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管42,所述第二连接管42远离溢液料槽4的一端与外料槽5连接;所述外料槽5远离第二连接管42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管51,所述第一连接管51远离外料槽5的一端与动力循环装置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动力循环装置6的输出端设有循环管61;所述循环管61与成型料槽3一侧端面连接,并贯穿端面至成型料槽3内部,所述成型料槽3、溢液料槽4和外料槽5在动力循环装置6的连接下形成闭合的循环回路。所述外料槽5与第二连接管42和第一连接管51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动力循环装置6为抽取液体树脂的装置。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施例,上述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还包括设在成型料槽3或打印平台面板21正上方的紫外光图像投射系统(图中未示出)。打印开始之前,需要在成型料槽3注满树脂,溢液料槽4中可不注入树脂,外料槽5可注满约50%容积的树脂。打印机开始工作时,动力循环装置6启动,将外料槽5中的液体树脂输出到成型料槽3中,成型料槽3中的液体树脂通过溢出口31不断溢出,使成型料槽3中的液面平整;控制系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指令控制升降装置1,带动连接在升降装置1上的打印平台2向成型料槽3的方向滑动至液面上方,之后,升降装置1带动打印平台2下降一个层厚(每个阶段模型的打印厚度)的高度,关闭动力循环装置6电源;此时液面属于待溢出平整状态,液面距打印平台面板21保持一个层厚的距离;此时,打印平台面板21与成型料槽3中的树脂液面平行;紫外光图像投射系统投射要打印的第一层切片图像,液体树脂吸收紫外光能量固化成型得到对应图像的薄层结构,固化五秒(根据不同树脂种类,不同光源固化时间长短会不一样)第一层成型,薄层结构粘附在打印平台面板21上;打开动力循环装置6,重新让成型料槽3的液体树脂不断溢出,同时升降装置1带动打印平台2下降一个层厚距离,准备下一层成型;延时1s,关闭动力循环装置6电源,此时液面属于待溢出平整状态,液面距打印平台面板21上已成型打印品保持一个层厚的距离;紫外光图像投影系统投射要打印的第二层切片图像,液体树脂吸收紫外光能量固化成型得到对应图像的薄层结构,固化五秒(根据不同树脂种类,不同光源固化时间长短会不一样)第二层成型,并粘附在第一层薄层结构上;打开动力循环装置6,重新让成型料槽液3中的树脂不断溢出,同时升降装置1带动打印平台2下降一个层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其成型系统上设有动力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系统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打印平台和成型料槽,所述打印平台滑动连接升降装置,并且在所述成型料槽上沿竖直方向移动,成型料槽下端设有溢液料槽;还包括外料槽,所述外料槽一端与溢液料槽连接,另一端与动力循环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动力循环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成型料槽,所述成型料槽、溢液料槽和外料槽在动力循环装置的连接下形成闭合的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其成型系统上设有动力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系统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打印平台和成型料槽,所述打印平台滑动连接升降装置,并且在所述成型料槽上沿竖直方向移动,成型料槽下端设有溢液料槽;还包括外料槽,所述外料槽一端与溢液料槽连接,另一端与动力循环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动力循环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成型料槽,所述成型料槽、溢液料槽和外料槽在动力循环装置的连接下形成闭合的循环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平台为阶梯状,上端与所述升降装置滑动连接,下端向远离升降装置的方向延伸形成打印平台面板,所述打印平台面板在成型料槽中沿竖直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料槽为上端开口,其余端面封闭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SLA/DLP原理的下沉式三维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料槽远离升降装置一侧的端面的高度,低于成型料槽其余端面的高度,使成型料槽远离升降装置的一侧形成溢出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王钢李昀昊范冰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