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雾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194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雾霾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源、电晕放电单元、臭氧处理单元以及风扇单元,电源产生直流正负极电压;电晕放电单元采用片板式电极,可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使雾霾颗粒荷电且被吸附;绝缘护套用于防止导杆对放电产生的影响;臭氧处理单元通过催化剂分解电晕放电的副产物臭氧,风扇通过抽风的方式提高雾霾颗粒的吸附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实际环境来调节放电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电极的数量,以此来提高电晕放电的效率,更进一步提高雾霾颗粒的荷电效率以及吸附量。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增设臭氧处理单元,可避免电晕放电的副产物臭氧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到绿色环保。

A device for removing fog and haz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for removing haze, the device comprises a power supply, a corona discharge unit, ozone treatment unit and fan unit, DC power generating negative voltage; corona discharge unit with plate electrode, plasma can be generated by corona discharge, the haze particles charged and adsorption; the insulating sheath for preventing guide rod to discharge; ozone by-product processing unit through the corona discharge decomposition of catalyst, improve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of the fan exhaust through the way of haze particl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discharge electrodes and the number of discharge electrod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environ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rona discharg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charging efficiency and the amount of adsorption of the haze particles. In addition, the ozone treatment unit is added to avoid the possible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by-product ozone of the corona discharge, so as to achieve th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雾霾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温等离子除尘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除雾霾装置。
技术介绍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环境要素。近年来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对其产生污染物缺乏科学的处理方式,使得大气污染情况日趋严重。特别是,近日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已经对人们的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效消除大气污染物,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人们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以实现对雾霾颗粒的高效消除。在电晕放电消除雾霾的应用中,一般采用线线式、线筒式或线板式电极结构。但是线筒式和线板式电极结构在发生电晕放电时的电晕区域较小,仅存在电晕电极附近,即形成的等离子体活性空间小。同时其放电电流比较微弱,在略高的操作电压下易发生击穿而导致形成火花放电。现有的雾霾消除装置其正负极距离固定,一旦确定就无法更改,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极板距离,导致除雾霾效果不好或者存在可能发生击穿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晕放电等离子除雾霾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除雾霾装置由于电晕放电不均匀,击穿电压低而导致除雾霾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雾霾装置,包括:电源和电晕放电单元;电晕放电单元包括一个上绝缘板、一个下绝缘板、多个接地极板;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相互平行,所有接地极板均位于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之间,两两接地极板相互平行;两两接地极板之间设有多个导杆,且位于两两接地极板之间多个导杆平行于接地极板布置;每个导杆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片状电极,两个相邻片状电极之间设有绝缘套管;各接地极板与电源接地极连接,各导杆与电源接地极负高压极连接;每个片状电极与相邻接地极板发生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等离子体吸附雾霾颗粒,在片状电极与相邻接地极板之间电场作用下吸附雾霾颗粒等离子附着至接地极板之上;绝缘套管用于避免两个相邻片状电极产生电场相互影响;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共同用于固定接地极板和导杆,同时用于实现电晕放电单元绝缘。优选地,接地极板与电晕放电单元的入口端空气流向垂直,两个接地极板错开平行放置,形成S型通风道。优选地,除雾霾装置还包括风扇单元,其入口端与电晕放电模块的出口端连接,用于提高流过电晕放电模块的空气速度。优选地,除雾霾装置还包括臭氧处理单元,其入口端与电晕放电模块的出口端连接,其出口端与风扇单元的入口端连接,用于去除由电晕放电模块流出气流中臭氧。优选地,接地极板表面和片状电极表面均进行抛光处理。优选地,片状电极的四个角进行倒角处理。优选地,臭氧处理单元中的臭氧分解催化剂呈蜂窝状,臭氧分解催化剂包括活性炭、MnO2、TiO2和CuO。优选地,除雾霾装置还包括毛刷,安装于接地极板两端,用于清除吸附于接地极板上雾霾颗粒。优选地,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上均开有导向槽,接地极板的两端设有销,导杆的两端设有销,接地极板上端的销与上绝缘板的导向槽配合,接地极板下端的销与下绝缘板的导向槽配合,导杆上端的销与上绝缘板的导向槽配合,导杆下端的销与下绝缘板的导向槽配合,调节片状电极与接地极板的间距。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装置所使用的片状电极和板状电极结构,电压升高后,电晕放电开始从电极圆弧处出现,电压继续升高,电晕放电占满电极边缘,由电极边缘延伸出的流注通道形成了明亮的蓝色幕状放电区,空间电荷积累造成合场改变使得片状电极放电更均匀。进而可以使片状电极和接地极板之间的电场更加均匀,从而减少电极击穿的发生。(2)本装置所设计的阵列型片状电极,形状经过优化设计,可产生更多的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等离子体,最终达到雾霾颗粒被等离子体高效荷电的目的。此外,本装置还在两个相邻片状电极和片状电极之间的螺杆上装有绝缘护套,以减少导杆对放电产生的干扰。(3)本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调整片状电极和接地极板、片状电极与片状电极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根据起晕电压和击穿电压适当调节放电效率,进一步达到控制吸附效率的目的。(4)本装置设计“S”型通道,以加长雾霾颗粒气体通过等离子体区域的有效长度,提高雾霾颗粒荷电的效率。(5)本装置还配置有臭氧处理单元,避免本装置电晕放电生成的副产物臭氧对大气和人体造成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雾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雾霾装置中电晕放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雾霾装置中电晕放电单元的侧视图;其中:1电晕放电装置,2臭氧处理单元,3风扇,4电源,5上环氧板,6下环氧板,7接地极板,8高压端螺杆,9片状电极,10绝缘护套,11清理毛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雾霾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除雾霾装置包括电源4、电晕放电单元1、臭氧处理单元2、风扇单元3。电源4用于为电晕放电单元1提供负高压,电晕放电单元用于产生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吸附空气中雾霾颗粒。臭氧处理单元2中的臭氧分解催化剂是以活性炭、MnO2、TiO2、CuO为主要成分的蜂窝状催化剂,其目的在于实现对电晕放电的副产物臭氧的有效分解,去除由电晕放电单元2流出空气中臭氧,以避免电晕放电的副产物臭氧对空气和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风扇单元3的安装目的在于对本装置进行抽气,提高电晕放电单元2中空气流速,以保证本装置消除雾霾的效率。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雾霾装置中电晕放电单元1的结构示意图;电晕放电单元1包括上绝缘板5、下绝缘板6、多个接地极板7、多个导杆8、多个片状电极9、多个绝缘护套10、清理毛刷11。其中,上绝缘板5和下绝缘板6平行布置,上绝缘板5和下绝缘板6均为正方形的固定环氧板,其尺寸为380×380mm;电源4的高压端接线安装在上环氧板上方,电源4的接地端接线安装在下环氧板下方。上下环氧板用于固定接地极板和高压端螺杆,同时保证装置绝缘。电源4为直流电源,其可以产生±0~20kV的直流电压。接地极板7位于上绝缘板5和下绝缘板6之间,且两两接地极板7之间平行,在下绝缘板的上方设有铜排,铜排一端面与接地极板7靠近上绝缘板5的端面连接,用于使每个接地极板7靠近上绝缘板5的端面相互并行连接,铜排的另一端面引出点与电源4的接地连接,接地极板7为矩形,其尺寸为380×300mm;其材料为不锈钢,经抛光处理保证极板的光滑,减少因极板表面粗糙而对放电电场造成的干扰。接地极板7与电晕放电单元入口端空气流向垂直,两个接地极板错开平行放置,形成S型通风道。两两平行的接地极板7之间设有多个相互平行导杆8,且位于两两接地极板之间多个导杆8平行于接地极板布置,在下绝缘板的上方设有铜排,铜排一端面与导杆8靠近下绝缘板5的端面连接,用于使导杆8靠近下绝缘板5的端面相互并行连接,铜排的另一端面的引出点与电源的负高压极连接,导杆8为螺杆,其长度为380mm;片状电极9安装在螺杆上,同时相邻两片片状电极之间安装有绝缘护套10;每根螺杆最多可以安装17片片状电极。上绝缘板5和下绝缘板6上均开有导向槽,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除雾霾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雾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4)和电晕放电单元(1);所述电晕放电单元(1)包括一个上绝缘板、一个下绝缘板以及多个接地极板;所述上绝缘板和所述下绝缘板相互平行,所有所述接地极板均位于所述上绝缘板和所述下绝缘板之间,两两所述接地极板相互平行;两两所述接地极板之间设有多个导杆,且位于两两所述接地极板之间多个所述导杆平行于所述接地极板布置;每个所述导杆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片状电极,两个相邻所述片状电极之间设有绝缘套管;各个所述接地极板与所述电源(4)接地极连接,各个所述导杆与所述电源(4)接地极负高压极连接;每个所述片状电极与相邻所述接地极板发生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等离子体吸附雾霾颗粒,在所述片状电极与相邻所述接地极板之间电场作用下吸附雾霾颗粒等离子附着至所述接地极板之上;所述绝缘套管用于避免两个相邻所述片状电极产生电场相互影响;所述上绝缘板和所述下绝缘板共同用于固定所述接地极板和所述导杆,同时用于实现电晕放电单元绝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雾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4)和电晕放电单元(1);所述电晕放电单元(1)包括一个上绝缘板、一个下绝缘板以及多个接地极板;所述上绝缘板和所述下绝缘板相互平行,所有所述接地极板均位于所述上绝缘板和所述下绝缘板之间,两两所述接地极板相互平行;两两所述接地极板之间设有多个导杆,且位于两两所述接地极板之间多个所述导杆平行于所述接地极板布置;每个所述导杆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片状电极,两个相邻所述片状电极之间设有绝缘套管;各个所述接地极板与所述电源(4)接地极连接,各个所述导杆与所述电源(4)接地极负高压极连接;每个所述片状电极与相邻所述接地极板发生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等离子体吸附雾霾颗粒,在所述片状电极与相邻所述接地极板之间电场作用下吸附雾霾颗粒等离子附着至所述接地极板之上;所述绝缘套管用于避免两个相邻所述片状电极产生电场相互影响;所述上绝缘板和所述下绝缘板共同用于固定所述接地极板和所述导杆,同时用于实现电晕放电单元绝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极板与电晕放电单元的入口端空气流向垂直,两个所述接地极板错开平行放置,形成S型通风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霾装置还包括风扇单元(4),其入口端与所述电晕放电模块(2)的出口端连接,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王如梦杨勇马潇王鹏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