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晁望舒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调高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1741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调高杆,包括一底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在底座的两端分别竖直延伸有一立柱,在底座上设置有一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的上方通过链条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有第三链轮,且第二链轮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连接有第四链轮,第四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有第五链轮,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枢接在第三链轮上,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活动杆上,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三链轮的一端枢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枢接有一U形安装架,U形安装架的两侧横置有第一横杆。

Height adjusting rod with lift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fting mechanism of the height regulating rod,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rst connecting rod,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ird connecting rod, fourth connecting rod, both ends of the pedestal are respectively extended with a vertical column, the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driving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e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above the first sprocket, spro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in wheel second, second sprockets connected with third sprocket through the chain sprocket, and the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gear, first gear second gear, second gear connected with fourth sprocket, sprocket fourth connected with the chain wheel fifth, one end of the first pivot connecting rod connected to the third sprocket first,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slide is arranged on the movable rod, second connecting rod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pivoted away from the sprocket third, seco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ivoted with a U shape mounting frame, and the first cross bar is transvers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U shape mount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调高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跳高
,尤其是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调高杆。
技术介绍
目前,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田赛项目之一,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跳高是运动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在跳高运动中,必不可少的要使用到跳高架,使现有的跳高架均是由两立柱和一横杆组,需要手动去调整立柱的高度,以及在横杆落地时需要手动将横杆放置于立柱上,因此使用起来比较不方便。特别是在跳高训练时,横杆的高度基本上是高于或等于运动员最好成绩,因此横杆极易从立柱上掉落,所以在每次跳高时运动员或教练员都要去从新放置横杆,从而大大影响了跳高训练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调高杆,该升降机构能够自动调节横杆的高度,不需要人手动去调整横杆在立柱上的高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调高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竖直延伸有一立柱;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链轮的上方通过链条竖直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的左侧通过链条水平连接有第三链轮,且所述第二链轮水平连接有能够与其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水平连接有能够与其同步转动的第四链轮,所述第四链轮的右侧通过链条水平连接有第五链轮;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枢接在第三链轮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三链轮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枢接有一U形安装架,所述U形安装架的两侧上端横置有第一横杆;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五链轮枢接;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五链轮的一端枢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安装架枢接。优选地,所述立柱还设置有一可沿立柱上下移动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中间段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枢接轴上活动设置有能够在活动杆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活动设置有第一万向接头,在第一万向接头上设置有所述螺纹相匹配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三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的枢接轴上活动设置有能够在活动杆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活动设置有第二万向接头,在第二万向接头上设置有所述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活动杆活动贯穿所述立柱,且所述活动杆贯穿立柱外的一端设置有一摇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侧,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右侧。进一步,所述U形安装架的两侧下部还设置有一可沿立柱上下移动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两端延伸至所述立柱上,且与所述立柱之间还设置有一定位锁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包括一底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在底座的两端分别竖直延伸有一立柱,在底座上设置有一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的上方通过链条竖直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的左侧通过链条水平连接有第三链轮,且所述第二链轮水平连接有能够与其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水平连接有能够与其同步转动的第四链轮,所述第四链轮的右侧通过链条水平连接有第五链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枢接在第三链轮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三链轮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枢接有一U形安装架,所述U形安装架的两侧上端横置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五链轮枢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远离第五链轮的一端枢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安装架枢接,这样本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正向转动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从而带动第二链轮转动,第二链轮再通过链条带动第三链轮转动,从而驱动枢接在第三链轮上的第一连接杆向上抬升,由于第一连接杆向上抬升从而驱动第二连接杆向上抬升,由于第二连接杆向上抬升进而带动U形安装架向上移动,同时,当第二链轮转动时会带动与其水平连接的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再带动与其水平连接的第四链轮同步转动,而第四链轮通过链条驱动第五链轮转动,第五链轮转动从而驱动枢接在第五链轮上的第三连接杆向上抬升,由于第三连接杆向上抬升从而驱动第四连接杆向上抬升进而带动U形安装架向上移动,实现U形安装架上横杆上升的过程,当驱动电机反向转动时,则过程相反,从而驱动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带动U形安装架向下移动,实现U形安装架上横杆下降的过程,相比较传统技术上通过人手动去调整横杆在立柱上的高度,本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稳定,性能好,工艺步骤少,用户体验感好,从而增强了生产厂家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调高杆,包括一底座10、第一连接杆50、第二连接杆51、第三连接杆52、第四连接杆53,在底座10的两端分别竖直延伸有一立柱11,在底座10上设置有一驱动电机20,在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30,在第一链轮30的上方通过链条竖直连接有第二链轮31,在第二链轮31的左侧通过链条水平连接有第三链轮32,且第二链轮32水平连接有能够与其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36,所述第一齿轮36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33,所述第二齿轮33水平连接有能够与其同步转动的第四链轮34,在第四链轮34的右侧通过链条水平连接有第五链轮35,所述第一连接杆50的一端枢接在第三链轮32上,所述第二连接杆5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50远离第三链轮32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1的另一端枢接有一U形安装架60,在U形安装架60的两侧上端横置有第一横杆70,所述第三连接杆52一端与第五链轮35枢接,所述第四连接杆53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52远离第五链轮35的一端枢接,所述第四连接杆53的另一端与U形安装架60枢接,这样本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正向转动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从而带动第二链轮转动,第二链轮再通过链条带动第三链轮转动,从而驱动枢接在第三链轮上的第一连接杆向上抬升,由于第一连接杆向上抬升从而驱动第二连接杆向上抬升,由于第二连接杆向上抬升进而带动U形安装架向上移动,同时,当第二链轮转动时会带动与其水平连接的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再带动与其水平连接的第四链轮同步转动,而第四链轮通过链条驱动第五链轮转动,第五链轮转动从而驱动枢接在第五链轮上的第三连接杆向上抬升,由于第三连接杆向上抬升从而驱动第四连接杆向上抬升进而带动U形安装架向上移动,实现U形安装架上横杆上升的过程,当驱动电机反向转动时,则过程相反,从而驱动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带动U形安装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调高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调高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两端分别竖直延伸有一立柱(11);驱动电机(20),所述驱动电机(20)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上;第一链轮(30),所述第一链轮(30)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链轮(30)的上方通过链条竖直连接有第二链轮(31),所述第二链轮(31)的左侧通过链条水平连接有第三链轮(32),且所述第二链轮(31)水平连接有能够与其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36),所述第一齿轮(36)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33),所述第二齿轮(33)水平连接有能够与其同步转动的第四链轮(34),所述第四链轮(34)的右侧通过链条水平连接有第五链轮(35);第一连接杆(50),所述第一连接杆(50)的一端枢接在第三链轮(32)上;第二连接杆(51),所述第二连接杆(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0)远离所述第三链轮(32)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1)的另一端枢接有一U形安装架(60),所述U形安装架(60)的两侧上端横置有第一横杆(70);第三连接杆(52),所述第三连接杆(52)一端与所述第五链轮(35)枢接;第四连接杆(53),所述第四连接杆(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52)远离所述第五链轮(35)的一端枢接,所述第四连接杆(53)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安装架(60)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升降机构的调高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两端分别竖直延伸有一立柱(11);驱动电机(20),所述驱动电机(20)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上;第一链轮(30),所述第一链轮(30)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链轮(30)的上方通过链条竖直连接有第二链轮(31),所述第二链轮(31)的左侧通过链条水平连接有第三链轮(32),且所述第二链轮(31)水平连接有能够与其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36),所述第一齿轮(36)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33),所述第二齿轮(33)水平连接有能够与其同步转动的第四链轮(34),所述第四链轮(34)的右侧通过链条水平连接有第五链轮(35);第一连接杆(50),所述第一连接杆(50)的一端枢接在第三链轮(32)上;第二连接杆(51),所述第二连接杆(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0)远离所述第三链轮(32)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1)的另一端枢接有一U形安装架(60),所述U形安装架(60)的两侧上端横置有第一横杆(70);第三连接杆(52),所述第三连接杆(52)一端与所述第五链轮(35)枢接;第四连接杆(53),所述第四连接杆(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52)远离所述第五链轮(35)的一端枢接,所述第四连接杆(53)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安装架(60)枢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望舒姚利芳
申请(专利权)人:晁望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