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爱良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晕动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1677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晕动症的药物。它是由薄荷、公丁香、青蒿、藿香、生姜;配以凡士林、蜂蜡等辅料制得,是一种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工艺简单的防治晕动症的药物,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Medicine for treating motion sicknes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dicine for treating motion sickness. It is made of mint, clove, wormwood, patchouli and ginger. It is prepared with Vaseline, beeswax and other accessories. It is a kind of medicine with good curative effect, no side effect and simple process.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has no toxic and side ef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晕动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晕动症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晕动症是晕车、晕船、晕机和由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因素所致疾病的统称。晕动症会有头晕,上腹部不舒服、恶心、出冷汗,甚至呕吐等症状;一般下车休息片刻即可逐渐减轻或恢复。有的人这种晕车症状还可持续几天。易患晕动症的人,其内耳平衡器官--前庭器官对旋转等不规则的体位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当然,晕动症的发生还有其他诱发因素,例如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噪声、不良气味、情绪紧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饥饿或饱餐、身体虚弱等。现有防治晕动症多采用口服药物,主要为镇静止吐药,如乘晕宁、东莨菪碱、安定等,抑制中枢兴奋,缓解消化道痉挛。但这些药物多有作用慢,口干、嗜睡等副作用,而且疗效不理想。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耳后皮肤贴剂,为东莨菪缓释剂可经皮肤渗透吸收,但仍不能消除该药物固有的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工艺简单的防治晕动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疗晕动症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薄荷40~80份、公丁香40~80份、青蒿40~80份、藿香120~180份、生姜120~180份;配以辅料:凡士林216~360份、蜂蜡144~240份。进一步地,上述治疗晕动症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薄荷60份、公丁香60份、青蒿60份、藿香150份、生姜150份;配以辅料:凡士林288份、蜂蜡192份。上面所述治疗晕动症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薄荷、公丁香、青蒿、藿香、生姜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100目以上的药粉;b、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凡士林在38℃~60℃下熔化,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蜂蜡,加温至62℃~67℃完全熔化后,加步骤a制得的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即得。本专利技术组方中,各原料药理分析如下:薄荷味辛,性凉。入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公丁香性辛,味温。入肺、脾、胃、肾四经。功效:温中、暖肾、降逆。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青蒿苦,辛,寒。归肝、胆经、三焦、肾经。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主治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生姜辛而散温,益脾胃,善温中降逆止呕,除湿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呕为长。诸药配伍,降气和胃,防治晕动症的效果显著。也可在夏季预防中暑。本专利技术将上述药物制成脐贴膏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蜂蜡有收涩、生肌、止痛、解毒的功效,凡士林极具防水性,是一种非常好的保湿用品,用于配制医药的药膏及皮肤保护油膏用的原料。其作为脐贴膏采用的基质(辅料),化学性稳定,且该脐贴膏有主药挥发性强的特点,制备工艺简便、有利于脐部皮肤穿透和吸收,特别对脐皮肤处无过敏反应,更无毒副作用。此外可避免有些口服药物对患者肝脏肾脏等产生带来的不良毒副作用。有关临床资料如下:病例共150例,男性78例,女性72例,年龄7~70(20.6±2.2)岁;全部确诊为晕动症状,既往均有晕动症状史。随机分为三个治疗组。三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参照《耳科学》中的诊断标准和《田氏晕宁膏治疗晕动病92例临床观察》中的疗效判定标准确诊。诊断标准:1.乘坐交通工具前精神状态正常。2.乘坐交通工具时,出现头晕头痛、唾液增多、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疲乏、嗜睡,甚则呕吐不止、胸闷、心慌、四肢冰冷、手足颤动、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恶心、呕吐为必具症状。3.离开交通工具后,以上诸症缓解或消失。4.既往乘坐交通工具时有反复发作的类似病史。治疗方法:三组各50例,分别接受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脐膏贴临床治疗,提前一小时贴于脐部。疗效判定:显效:全程较舒适,无眩晕、恶心、呕吐症状,有明显食欲;或仅感胃脘不舒,食欲稍减。好转:全程有恶心症状,但无呕吐或呕吐次数减少,头晕、乏力、唾液增多、面色苍白、胸闷、心慌等症状减轻。无效:晕动症状无变化。三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统计结果如下:本药物经长期临床观察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描述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疗晕动症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薄荷40~80份、公丁香40~80份、青蒿40~80份、藿香120~180份、生姜120~180份;配以辅料:凡士林216~360份、蜂蜡144~240份。进一步地,上述治疗晕动症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薄荷60份、公丁香60份、青蒿60份、藿香150份、生姜150份;配以辅料:凡士林288份、蜂蜡192份。上面所述治疗晕动症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薄荷、公丁香、青蒿、藿香、生姜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100目以上的药粉;b、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凡士林在38℃~60℃下熔化,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蜂蜡,加温至62℃~67℃完全熔化后,加入步骤a制得的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即得。下面通过部分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实施例1:取薄荷60克、公丁香60克、青蒿60克、藿香150克、生姜150克,在35℃下烘干后混合,粉碎加工成100目以上的药粉。先将288克凡士林在50℃下熔化,加入192克蜂蜡,加温至63℃完全熔化后,加入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将冷却后的脐贴膏置入6cm×7cm(内环尺寸2cm)的无纺布脐贴膏布垫的内环内,药量3克。将加工好的成品用8cm×12cm复合膜袋密封包装,一贴一袋。实施例2:取薄荷40克、公丁香80克、青蒿40克、藿香180克、生姜120克,在67℃下烘干后混合,粉碎加工成100目以上的药粉。先将216克凡士林在60℃下熔化,加入144克蜂蜡,加温至65℃完全熔化后,加入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将冷却后的脐贴膏置入7cm×8cm(内环尺寸为2.5cm)的无纺布脐贴膏布垫的内环内,药量为2.9克。将加工好的成品用8cm×12cm复合膜袋密封包装,一贴一袋。实施例3:取薄荷80克、公丁香40克、青蒿80克、藿香120克、生姜180克,在50℃下烘干后混合,粉碎加工成100目以上的药粉。先将360克凡士林在38℃下熔化,加入240克蜂蜡,加温至62℃完全熔化后,加入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将冷却后的脐贴膏置入7cm×8cm(内环尺寸为2.5cm)的无纺布脐贴膏布垫的内环内,药量为3.1克。将加工好的成品用8cm×12cm复合膜袋密封包装,一贴一袋。以上仅以部分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内做出的任何修改、改进及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晕动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薄荷40~80份、公丁香40~80份、青蒿40~80份、藿香120~180份、生姜120~180份;配以辅料:凡士林216~360份、蜂蜡144~2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晕动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薄荷40~80份、公丁香40~80份、青蒿40~80份、藿香120~180份、生姜120~180份;配以辅料:凡士林216~360份、蜂蜡144~2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晕动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薄荷60份、公丁香60份、青蒿60份、藿香15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爱良
申请(专利权)人:赵爱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