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0757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将N个参考信号端口按照指定的发送方式在指定的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给第二设备,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用于所述第二设备测量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蜂窝网系统主要采用低频段(例如300MHz~3GHz)频谱,然而,随着通信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低频段变得越来越拥挤,已经不足以满足未来通信的需求。高频通信的特点在于具有比较严重的路损、穿透损耗,在空间传播与大气关系密切。由于高频信号的波长极短,可以应用大量小型天线阵,以使得波束赋形技术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波束方向,以窄波束技术优势提高高频信号的覆盖能力,弥补传输损耗,是高频通信的一大特点。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系统采用基带预编码进行多天线数据复用传输,它能够较好地支持多流数据传输,因此能够较好地支持空分复用以及MIMO(MutipleInputMu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方案,但缺点是每个发送天线需要对应一个射频链路,成本太高。射频预编码又称为射频波束赋形,虽然节省了射频链路数量,但是波束赋形权值只应用在单流发送信号上,然后再通过多个天线发送出去,从而限制了系统复用容量。在高频通信系统中,由于采用了大天线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将N个参考信号端口按照指定的发送方式在指定的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给第二设备,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用于所述第二设备测量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将N个参考信号端口按照指定的发送方式在指定的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给第二设备,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用于所述第二设备测量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的发送方式包括第一发送方式或者第二发送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方式为第一设备将所述参考信号端口以第一类发送波束发送给第二设备,所述第二发送方式为第一设备将所述参考信号端口以第二类发送波束发送给第二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发送波束为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经过第一类预编码和第二类预编码加权后的信号;所述第二类发送波束为所述参考信号端口仅经过第二类预编码加权后的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预编码为基带预编码,所述第二类预编码为射频预编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的发送方式包括将第一设备的所述参考信号端口按照相同的发送方式重复发送Q次,其中Q为大于1的整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次重复发送分别位于Q个不同的时间单元集合,其中所述时间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时间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的发送方式为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的发送方式或者由网络侧通过信令通知给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的参考信号资源包括:指定的频域子载波位置和/或时域时间单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的频域子载波位置包括等间隔的子载波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位置和/或时间单元由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信令通知给所述第二设备。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频域等间隔的子载波位置上以第一类发送波束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端口。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频域等间隔的子载波位置上以相同的第一类发送波束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端口。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位置与所述第一类发送波束具有对应关系。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由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预先约定或由网络侧通过信令通知给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包括以下之一:频域从低到高的每M个连续的所述子载波位置按固定顺序对应M个不同的第一类发送波束;频域从高到低每M个连续的所述子载波位置按固定顺序对应M个不同的第一类发送波束;其中,所述M个不同的第一类发送波束对应M个不同的第一类预编码权值和一个相同的第二类预编码权值,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包括:频域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的每N个连续的所述子载波位置为一个子载波组,每个子载波组内的N个子载波按固定顺序对应N个不同的第一类发送波束,所述N个不同的第一类发送波束对应N个不同的第二类预编码权值和相同的第一类预编码权值,不同的子载波组上的第一类发送波束对应不同的第一类预编码权值并按组内子载波顺序对应相同的第二类预编码权值。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子载波组内的N个子载波分别位于N个不同的时间单元。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频域等间隔的子载波位置上以第二类发送波束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端口。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同一个时间单元上分别以N个不同的第二类发送波束发送所述N个参考信号端口。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频域等间隔的子载波位置上发送相同的参考信号端口。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参考信号端口分别与N个不同的子载波位置一一对应。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参考信号端口分别位于N个不同的时间单元上发送。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参考信号端口分别为N个参考信号序列。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由伪噪声PN53439序列或CAZAC序列构成。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的生成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的发送波束的波束标识相关。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的生成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的发送波束所在的射频链路端口标识相关。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设备的射频链路端口数目、第一类发送波束数目、第二类发送波束数目、第一类预编码权值数目、第二类预编码权值数目、最大传输层数。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或者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个或一组第一类发送波束标识信息、所述一个或一组第二类发送波束对应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一个或一组第一类发送波束所在子载波位置信息、所述一个或一组第一类发送波束对应的射频链路端口信息、所述一个或一组发送波束下所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其中,所述一组第一类发送波束中的波束分别来自不同的射频链路端口,其中,一组表示多个。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个或一组第二类发送波束标识信息、参考信号端口信息、所述一个或一组第二类发送波束对应的子载波位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端口对应的子载波位置信息、第一类预编码权值信息、基于所述一个或一组第二类发送波束和所述第一类预编码权值下的信道质量信息,其中,一组表示多个。3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设备在指定的参考信号资源上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N个参考信号端口;所述第二设备根据在所述指定的参考信号资源上接收到的所述参考信号端口测量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所述第一设备,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的参考信号资源包括:指定的频域子载波位置和/或时域时间单元。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的频域子载波位置包括等间隔的子载波位置。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位置和/或时间单元由第二设备通过接收来自网络侧的信令通知获得。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指定的参考信号资源中频域等间隔的子载波位置上接收所述参考信号端口。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预先约定的方式或通过接收来自网络侧的信令通知获取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的发送方式。37.基于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式包括第一发送方式或者第二发送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方式为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弓宇宏鲁照华李儒岳张淑娟王小鹏梅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