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及应用电源管理控制电路的高频头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0741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及应用电源管理控制电路的高频头电路,其中,所述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LDO稳压电路、DC/DC变换器以及第三段LDO稳压电路,第一段LDO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为电源输入端,第三段LDO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为供电输出端,所述DC/DC变换器包含开关器件、非重叠时钟发生器以及参照时钟发生器电路;藉此,其提高LNB的供电效率,减少电源本身的功耗,减少LNB的发热量,同时又能提供低纹波、无杂散、稳定的电源电压,供高频处理电路使用。

Power management control circuit tuner circuit and application of power management control circui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wer management control tuner circuit, circuit and application of power management control circuit, the power management control circuit comprises a first LDO 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 DC/DC converter and third LDO 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 the input end of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LDO 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 of input power, output third the LDO end of the voltage stabilizing circuit for power supply output, the DC/DC converter includes a switching device, non overlapping clock generator and reference clock generator circuit; thereby, the LNB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ower supply,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power supply itself, reduce the calorific value of LNB, and can provide low ripple, spurious free, stable power supply voltage the processing circuit for high frequ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及应用电源管理控制电路的高频头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供电
,尤其是指一种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及应用电源管理控制电路的高频头电路。
技术介绍
卫星通信系统中诸如卫星电视接收机系统,通常由室外抛物线天线接收单元和室内的接收机构成。室外的接收单元俗称高频处理电路,也称LNB,其功能在于对卫星发射出的高频信号进行接收、放大,并把高频信号下变频到中频信号。由于室外单元和室内接收机是通过一根同轴电缆相连,中频信号从高频处理电路经过同轴电缆传到室内接收机的同时,室内接收机还通过这跟同轴电缆把极化控制电压和本振频率控制音频信号传给高频处理电路,并且,极化控制电压还兼负有电源供电的功能。例如在欧洲普及的UTELSAT系统中,极化控制电压用的是13V和18V,分别用于接收垂直极化信号和水平极化信号;而这个13V或18V的极化控制电压上有是否调制着22KHz的音频信号则控制着高频处理电路内本振的频率,没有调制22KHz信号时,使用低本振频率接收低频段的信号,而有调制22KHz信号时则使用高本振频率接收高频段信号。更应指出的是,13V或18V的极化控制电压(包含着22KHz调制信号)还起着给高频处理电路内低噪声放大器和下变频器电路的电源供电作用。图1所示的是传统高频头电路的信道与供电结构示意图。极化控制电压经过同轴电缆连接端10输入到LNB内部后,分别印加到三端稳压器90输入端和高频处理电路70中的极化/本振控制输入端。13V或18V的极化控制电压经过三端稳压器90降压并稳压,形成一个稳定的无纹波电压供给包含低噪放和下变频器的高频处理电路70作为电源电压使用。高频处理电路在这个供电条件下动作,按照极化电压值和本振频率的22KHz控制信号有无接收相应的极化和波段的信号,放大并下变频后从中频输出端输出,经过隔直电容连接到同轴电缆连接端10。所以,中频信号经过同轴电缆连接端10传输到室内的接收机,而接收机则解调出相应的通信信号供用户使用。近年来随着高频器件制造技术的提高,器件趋于精细化,使用时供电电压也趋于低电压化。这样,传统LNB中的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差值增加,造成在三端稳压器上的功耗增加,发热量也随之增加。于是,LNB动作时的环境温度增加,造成高频处理电路的噪声系数增加,直接影响了接收的灵敏度。也就是说,传统的LNB中,因为电源的供电电压高,而高频处理电路需要的电源电压低,所以大部分的功率都无谓地消耗在三端稳压器上,供电效率低的同时还造成LNB发热,影响接收灵敏度。而如果将传统LNB中的三端稳压器改为DC/DC变换器,那么,因为DC/DC变换器的供电效率高,可以有效地节省功耗,减少发热量,降低LNB动作时的环境温度。但是,由于DC/DC变换器的纹波去除能力低,LNB供电路中的22KHz音频信号有一部分将会通过DC/DC变换器印加到高频处理电路的电源端,影响高频处理电路杂散性能,降低了接收机的信号接收质量,而且DC/DC变化器的使用会影响高频处理电路的相位噪声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及应用电源管理控制电路的高频头电路来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及应用电源管理控制电路的高频头电路,其以提高LNB的供电效率,减少电源本身的功耗,减少LNB的发热量,同时又能提供低纹波、无杂散、稳定的电源电压,供高频头内的高频处理电路使用。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LDO稳压电路、DC/DC变换器以及第三段LDO稳压电路,第一段LDO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为电源输入端,第三段LDO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为供电输出端,所述DC/DC变换器包含开关器件、非重叠时钟发生器以及参照时钟发生器电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电容C1、电容C2、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以及开关管S4;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开关管S1的一端,开关管S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2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开关管S2的另外一端连接开关管S3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开关管S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4的一端和电容C1的另一端,开关管S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另一端接地;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和开关管S4的控制端分别连接到非重叠时钟发生器相应的开关控制输出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均为FET管或MOS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开关管S7以及开关管S8;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开关管S1和开关管S5的一端,开关管S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2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开关管S2的另外一端连接开关管S6和开关管S7的一端以及电容C2的一端,开关管S6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5的另一端、S3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开关管S7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另一端和开关管S8的一端相连,开关管S8的另一端接地,开关管S3的另一端同开关管S4的一端相连,并与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开关管S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另一端接地;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开关管S7和开关管S8的控制端分别连接到非重叠时钟发生器的开关控制输出端,所述第一段LDO稳压电路具有极化电压检测器,所述非重叠时钟发生器依极化电压检测器的输出状态选择控制相应的开关动作状态。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开关管S7、开关管S8均为FET管或MOS管。一种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LDO稳压电路、DC/DC变换器以及第三段LDO稳压电路,第一段LDO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为电源输入端,第三段LDO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为供电输出端,所述DC/DC变换器包含开关器件、非重叠时钟发生器、参照时钟发生器电路以及供高频处理电路使用的同步参照时钟输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电容C1、电容C2、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以及开关管S4;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开关管S1的一端,开关管S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2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开关管S2的另外一端连接开关管S3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开关管S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4的一端和电容C1的另一端,开关管S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另一端接地;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和开关管S4的控制端分别连接到非重叠时钟发生器相应的开关控制输出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均为FET管或MOS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开关管S7以及开关管S8;电源输入端连接开关管S1和开关管S5的一端,开关管S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2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开关管S2的另外一端连接开关管S6和开关管S7的一端以及电容C2的一端,开关管S6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5的另一端、S3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开关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及应用电源管理控制电路的高频头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LDO稳压电路、DC/DC变换器以及第三段LDO稳压电路,第一段LDO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为电源输入端,第三段LDO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为供电输出端,所述DC/DC变换器包含开关器件、非重叠时钟发生器以及参照时钟发生器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LDO稳压电路、DC/DC变换器以及第三段LDO稳压电路,第一段LDO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为电源输入端,第三段LDO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为供电输出端,所述DC/DC变换器包含开关器件、非重叠时钟发生器以及参照时钟发生器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电容C1、电容C2、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以及开关管S4;所述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管S1的一端,开关管S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2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开关管S2的另外一端连接开关管S3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开关管S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4的一端和电容C1的另一端,开关管S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另一端接地;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和开关管S4的控制端分别连接到非重叠时钟发生器相应的开关控制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均为FET管或MOS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开关管S7以及开关管S8;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开关管S1和开关管S5的一端,开关管S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2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开关管S2的另外一端连接开关管S6和开关管S7的一端以及电容C2的一端,开关管S6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5的另一端、S3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开关管S7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另一端和开关管S8的一端相连,开关管S8的另一端接地,开关管S3的另一端同开关管S4的一端相连,并与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开关管S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另一端接地;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开关管S7和开关管S8的控制端分别连接到非重叠时钟发生器的开关控制输出端,所述第一段LDO稳压电路具有极化电压检测器,所述非重叠时钟发生器依极化电压检测器的输出状态选择控制相应的开关动作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开关管S7、开关管S8均为FET管或MOS管。6.一种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LDO稳压电路、DC/DC变换器以及第三段LDO稳压电路,第一段LDO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为电源输入端,第三段LDO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为供电输出端,所述DC/DC变换器包含开关器件、非重叠时钟发生器、参照时钟发生器电路以及供高频处理电路使用的同步参照时钟输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管理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包括电容C1、电容C2、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以及开关管S4;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开关管S1的一端,开关管S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2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开关管S2的另外一端连接开关管S3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开关管S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4的一端和电容C1的另一端,开关管S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另一端接地;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和开关管S4的控制端分别连接到非重叠时钟发生器相应的开关控制输出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钦冉扬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