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战术棍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018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警用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便携式战术棍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形成有套管,套管呈管状、上下两端开口,本体的另一侧铰接有活动扣,活动扣铰接于本体的上端,本体的下端具有固定柱,活动扣与固定柱活动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动扣从警用腰带的内侧插入,套管位于警用腰带的外侧,这样就可以将棍套固定于警用腰带上,便于携带,警棍直接插设于套管内,棍套的插设固定、侧面快拔设计都非常人性化,非常贴合快拔警棍的战术应用。

Portable tactical stic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lice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portable tactical stick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ody, one side of the body form a tubular casing, casing,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opening, the other side of the body have hinged buckle, buckle is hi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body, the lower end of the body with a fixed column. The moving buckle and the fixing column is movably clamped; the utility model is inserted from the inside of the police belt buckle, outside sleeve in the police belt, so that it can be fixed on a stick sleeve police belt, easy to carry, batons directly inserted in the casing, a stick inserted, fixed side quick pull design very user-friendly, very fit the tactical application of quick pull bat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战术棍套
本技术涉及警用设备
,特指一种便携式战术棍套。
技术介绍
警用设备包括丁字棍,丁字棍是警棍的一种,全称是警用T字棍(丁字棍),普遍用于世界各地的执法部门以及个人防卫,是国内治安员、警察经常装备的用品之一。一般的警用腰带上只有口袋,而警棍的形状是细长的,它的固定和使用是采用插、拔方式的,所以警用腰带上没有能够固定丁字棍的地方,不方便携带;即使在警用腰带上配置布套,警棍的固定也非常不方便,不能快速固定、快速取出。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警用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战术棍套,该便携式战术棍套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警棍不能快速固定、快速取出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便携式战术棍套,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形成有套管,套管呈管状、上下两端开口,本体的另一侧铰接有活动扣,活动扣铰接于本体的上端,本体的下端具有固定柱,活动扣与固定柱活动卡接。具体的,本体的底端向下延伸有下沿板,下沿板横向成型有固定柱,固定柱突出于本体外,活动扣和本体之间形成间隔的空间。更具体的,固定柱的外端具有钩部,活动扣与本体相对的一面也具有钩部,活动扣的钩部和固定柱的钩部活动卡接实现固定。进一步的,活动扣的下端呈“M”字型,左、右为按扣、中间为活动舌,活动舌的底端具有顶块,顶块向左右两个按扣方向延伸,顶块的两端与两个按扣的底端抵触限位。更进一步的,活动扣的钩部分别位于两个按扣上。另外,固定柱有两个,分别对应两个按扣,两个固定柱的钩部相对设置,两个按扣的钩部相反设置。套管的外侧面中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开口,通过该开口,可以实现警棍的水平拉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活动扣从警用腰带的内侧插入,套管位于警用腰带的外侧,这样就可以将警棍固定于警用腰带上,便于携带,警棍直接插设于套管内,棍套的插设固定、侧面快拔都非常人性化,非常贴合快拔警棍的战术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本技术便携式战术棍套包括:本体1、套管2、活动扣3、固定柱4、按扣5、活动舌6、顶块7、下沿板8、快拔开口9。本技术包括本体1,本体1的一侧形成有套管2,套管2呈圆管状、上下两端开口,本体1的另一侧铰接有活动扣3,活动扣3铰接于本体1的上端,本体1的下端具有固定柱4,活动扣3与固定柱4活动卡接。本技术固定于警用腰带上时,将活动扣3从警用腰带的内侧插入,本体1位于警用腰带的外侧,将活动扣3和固定柱4卡住,即可将本技术棍套固定于警用腰带上。本技术的本体1与套管2相反的一侧呈平面状,活动扣3的上端铰接于本体1的上端,活动扣3与本体1之间具有间隙。本技术的本体1的底端向下延伸有下沿板8,下沿板8横向成型有固定柱4,固定柱4突出于本体1外,这样就可以使活动扣3和本体1之间形成空间,用于警用腰带的穿设。本技术的固定柱4的外端具有钩部,活动扣3与本体1相对的一面也具有钩部,活动扣3的钩部和固定柱4的钩部活动卡接实现固定。本技术的活动扣3的下端呈“M”字型,左、右为按扣5、中间为活动舌6,活动舌6的底端具有顶块7,顶块7向左右两个按扣5方向延伸,顶块7的两端恰好与两个按扣5的底端相抵接触,活动扣3的钩部分别位于两个按扣5上。当按扣5的钩部与固定柱4的钩部卡接定位时,顶块7对按扣5进行限位;将顶块7向下沿板8下压时,即可以解除按扣5的限位,同时将两个按扣5相向用力压,使按扣5的钩部与固定柱4的钩部脱离,即可将活动扣3打开,可以将本技术从警用腰带上解下。本技术的固定柱4有两个,分别对应两个按扣5,两个固定柱4的钩部相对设置,两个按扣5的钩部相反设置。本技术的固定柱4也可以直接在本体1的下部成型,采用下沿板8的目的是,两个固定柱4之间形成有供顶块7下压的空间。本技术的套管2的外侧面中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开口9,通过开设开口9,使套管2的外侧面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需要快速拔出警棍时,使用者握住警棍的头部,直接水平向外拉警棍,使警棍挤开套管2的开口,实现警棍的快速拔出。本技术的本体1和套管2、下沿板8可采用塑胶材料一体成形,整体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固定警棍、拔出警棍,方便携带、战术应用性强。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携式战术棍套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战术棍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形成有套管,套管呈管状、上下两端开口,本体的另一侧铰接有活动扣,活动扣铰接于本体的上端,本体的下端具有固定柱,活动扣与固定柱活动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战术棍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形成有套管,套管呈管状、上下两端开口,本体的另一侧铰接有活动扣,活动扣铰接于本体的上端,本体的下端具有固定柱,活动扣与固定柱活动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战术棍套,其特征在于:本体的底端向下延伸有下沿板,下沿板横向成型有固定柱,固定柱突出于本体外,活动扣和本体之间形成间隔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战术棍套,其特征在于:固定柱的外端具有钩部,活动扣与本体相对的一面也具有钩部,活动扣的钩部和固定柱的钩部活动卡接实现固定。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邑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