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ocking based on geothermal deviated and horizontal well trajectory and desig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first step, position and coordinate inclined wellhead A and horizontal wells wellhead engineering B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construction area, calculat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coordinates A and D1 according to the wellhead wellhead B then,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d1 determine the deviated hole track reverse migration distance of D2; the second step, to determine the trajectory of the inclined shaft; the third step,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engineering well trajectory; the invention of Shai Ni S202 reverse migration, the reverse migration distance of D2, the d1+d2 is larger than 250m,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underground connected docking distance, to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wo wells connected to the city, creating a small site by horizontal docking type geothermal resources geothermal well in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f deep water heat type The metho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taking heat and fetching water\ in the existing geothermal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mode, and truly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only taking heat without water int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斜井水平对接型地热井井眼轨道及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热能开发
,涉及一种基于斜井水平对接型地热井井眼轨道及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目前对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开发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钻一口直井,从中直接抽采地下热水,不回灌;第二种是钻一口直井作为抽采井,周边钻多口直井作为回灌井,抽采与回灌相结合;第三种是钻一口直井,在井中下入同心管,利用同心管内外进行冷热水循环换热。这三种开发形式存在以下问题:①都将含水热储层(砂岩层)作为目的层,在含水热储层下入滤水管完井(滤水管由无缝钢套管钻孔后外包不锈钢滤水网组成),因而井筒与热储层间并未隔绝,存在水力联系;②都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抽取地下水,而过量抽取地下水易导致地面沉降加剧、地裂缝活动增加;③受地层性质影响,回灌地下水效果欠佳,难以达到采灌平衡,同时回灌水易污染地下水;④直井同心管换热受井身结构尺寸限制,下入的同心管管径较小,循环水流量和换热量较小。总体而言,目前的开发方式不能达到或不能完全达到“只取热不取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斜井水平对接地热井井眼轨道及设计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斜井水平对接型地热井井眼轨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施工区域的大小、形状确定斜井井口(A)和水平工程井井口(B)的位置及坐标,根据斜井井口(A)和水平工程井井口(B)的坐标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d1,再根据距离d1确定斜井井眼轨道的反向偏移距离d2;第二步,确定斜井的井眼轨道,其中,斜井的井眼轨道包括斜井一开井眼轨道S1和斜井二开井眼轨道S2:a1,确定斜井一开井眼轨道S1:斜井一开井眼轨道S1从斜井井口(A)至斜井一开终点(C)为直井井眼轨道;a2,确定斜井二开井眼轨道S2:斜井二开井眼轨道S2包括第一段S201、第二段S202和第三段S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斜井水平对接型地热井井眼轨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施工区域的大小、形状确定斜井井口(A)和水平工程井井口(B)的位置及坐标,根据斜井井口(A)和水平工程井井口(B)的坐标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d1,再根据距离d1确定斜井井眼轨道的反向偏移距离d2;第二步,确定斜井的井眼轨道,其中,斜井的井眼轨道包括斜井一开井眼轨道S1和斜井二开井眼轨道S2:a1,确定斜井一开井眼轨道S1:斜井一开井眼轨道S1从斜井井口(A)至斜井一开终点(C)为直井井眼轨道;a2,确定斜井二开井眼轨道S2:斜井二开井眼轨道S2包括第一段S201、第二段S202和第三段S203,具体地:第一段S201从斜井一开终点(C)至斜井二开造斜起点(D)为直井井眼轨道;第二段S202从斜井二开造斜起点(D)开始增斜至产生的偏移距后降斜至斜井二开造斜终点(E),其中,斜井二开造斜终点(E)的水平偏移距满足d2≥250-d1,偏移方位为两井井口连线且背向水平工程井井口(B),第二段S202的最大井斜角为6~12°;第三段S203从斜井二开造斜终点(E)至斜井二开终点(F)为直井井眼轨道,同时,该段设置有与水平工程井连通的连通对接点(J);第三步,确定水平工程井井眼轨道,其中,水平工程井井眼轨道包括水平工程井一开井眼轨道S3和水平工程井二开井眼轨道S4:b1,确定水平工程井一开井眼轨道S3:水平工程井一开井眼轨道S3从水平工程井井口(B)至水平工程井一开终点(G)为直井井眼轨道;b2,确定水平工程井二开井眼轨道S4:水平工程井二开井眼轨道S4包括第一段S401、第二段S402和第三段S403,具体地:第一段S401从水平工程井一开终点(G)至水平工程井二开造斜点(H)为直井井眼轨道;第二段S402从水平工程井二开造斜点(H)至水平工程井着陆点(I)为稳增斜式井眼轨道,井眼轨道呈标准圆弧形;第三段S403从水平工程井着陆点(I)至连通对接点(J)为水平井眼轨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斜井水平对接型地热井井眼轨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的a1中,斜井井口(A)位于地表面,井眼穿过表土层和松散层后至斜井一开终点(C),其中,斜井一开终点(C)位于稳定黏土层中10~20m或基岩面以下10~20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斜井水平对接型地热井井眼轨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的a2的第一段S201中,井眼穿过稳定黏土层或基岩至斜井二开造斜起点(D),斜井二开造斜起点(D)置于砂岩层的中部,且为二开井眼总垂深的三分之一等分点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斜井水平对接型地热井井眼轨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的a2的第二段S202中,增斜式井眼轨道的井眼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宏,王俊立,陈粤强,姬永涛,樊占龙,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