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潮差区混凝土梁修复的自适应模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013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潮差区混凝土梁修复的自适应模板系统,包括:端部可伸缩式模板组件、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拦腰封闭组件、自由适应端部组件,端部可伸缩式模板组件包括:固定侧板、可动侧板、端部底板、端部横向收紧装置、纵向收紧装置、可伸缩式端板,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包括:身部固定侧板、身部可动侧板、身部底板和身部横向收紧装置,拦腰封闭组件包括:底部液压密封装置和侧密封装置;自由适应端部组件包括:自由伸缩板、充气密封条、板套横向收紧装置、底板套、可动侧板套、固定侧板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受潮位水位影响,有良好的密封性、可反复使用并且施工速度较快的梁修复模板。

A tidal concrete beam repair adaptive template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idal zone concrete beam repair adaptive template system, including: the end of the telescopic template assembly, body length, waist closed type template component assembly, free end to end components, telescopic template assembly includes a fixed side plate, movable plate, bottom plate, end the end of the transverse tightening device, longitudinal tightening device, a telescopic end plate, body length type template assembly includes a body fixing plate and the body of the movable plate and the body of the plate and the body of the transverse tightening device, waist closure assembly includes a bottom hydraulic sealing device and a side sealing device; the free end of the component adaptation including: the free expansion board, inflatable sealing strip, plate transverse tightening device, bottom sleeve, sleeve, a movable side board fixed side plate se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eam repairing template with good sealing property, repeated use and fast construction speed, which is not affected by the water level of the tide le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差区混凝土梁修复的自适应模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梁修复,尤其涉及一种潮差区混凝土梁修复的自适应模板系统,属于土木工程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混凝土结构物被不恰当地认为属于免修的结构。随着国内外混凝土结构物病害事故的增加,对混凝土劣化机理认识的加深,以及混凝土结构物被使用时间的增长,再加上设计、施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自身的弱点逐渐的显露出来,尤其是裂纹问题,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功能。所以提出一种有效的、快捷的、经济的混凝土修复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专利技术便是针对混凝土梁的裂缝状况较为严重、需要清除存在裂缝部分并重新浇筑的情况,而提出的一种有效、快捷、经济的适用于潮差区的混凝土修复系统和修复方法。现如今的混凝土梁修复方法是:将混凝土梁下部开裂的部分用机器全部清除掉,然后支一个模板架,重新浇筑混凝土。这种修复方法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种修复方法只有在每日退潮的时候才能使用,当潮水涨回的时候就只能停止施工;这种修复方法的密封性不好,不能在水下使用;这种修复方法的模板都是一次性使用的,不能往复使用,每次完工后,模板都要丢掉,造成浪费;施工速度慢;还有的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修补和环氧树脂浆液进行表面封闭,由于环氧树脂属有机材料,不耐久,且施工有毒性,操作工艺复杂,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利因素。就利用模板修复混凝土梁而言,现如今的普通模板不能适应水下的工作环境,所以,从装模修复开始到拆模修复完毕这一段时间内,都必须保持整个模板和梁在水位以上,这就对施工的时间段有了苛刻的要求,如果水位不满足要求,则修复效果将无法保证。其次,由于施工多使用一次性的模板,所以在修复多个梁之后,造成大量浪费,再加上由于每次都要重新制作模板,然后组装拼接调整,导致整个过程的施工速度很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不受潮位水位变化的影响,具有良好密封性,可在潮差区正常工作,可反复使用,施工速度快的潮差区混凝土梁修复的自适应模板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潮差区混凝土梁修复的自适应模板系统,包括端部可伸缩式模板组件、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拦腰封闭组件和自由适应端部组件,所述端部可伸缩式模板组件包括:固定侧板、可动侧板、端部底板、端部横向收紧装置、纵向收紧装置、可伸缩式端板,所述端部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另一侧设有可动侧板,所述端部横向收紧装置一端与所述端部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动侧板连接,所述纵向收紧装置一端与所述端部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伸缩式端板连接;所述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包括:身部固定侧板、身部可动侧板、身部底板和身部横向收紧装置,所述身部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身部固定侧板,另一侧设有身部可动侧板,所述身部横向收紧装置一端与所述身部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身部可动侧板连接;所述拦腰封闭组件包括:底部液压密封装置和安装在底部液压密封装置端部的侧密封装置,所述侧密封装置中设有竖向板心和横向板心;所述自由适应端部组件包括:自由伸缩板、充气密封条、板套横向收紧装置、底板套、可动侧板套、固定侧板套,所述底板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套,另一侧设有可动侧板套,所述底板套、可动侧板套、固定侧板套一端还设有自由伸缩板,所述自由伸缩板位于固定侧板套、可动侧板套、底板套内,并可滑动,所述底板套与可动侧板套内的自由伸缩板相交处还设有充气密封条。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侧板、可动侧板、身部固定侧板、身部可动侧板以及可伸缩式端板的上部均设有双层密封装置,所述身部固定侧板和身部可动侧板上的双密封装置上设有浇筑排气口,所述浇筑排气口上设有密封板。作为优选,所述端部横向收紧装置、身部横向收紧装置和板套横向收紧装置的结构相似,均包括:横向螺杆移动器、螺杆支架、横向L型螺杆,所述横向L型螺杆包括横杆部分与竖杆部分,横杆部分穿过所述螺杆支架且端部与横向螺杆移动器连接。作为优选,对于端部可伸缩式模板组件,横向螺杆移动器固定于端部底板与固定侧板上,螺杆支架固定于端部底板上,横向L型螺杆销接于可动侧板上;对于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横向螺杆移动器固定于身部底板与身部固定侧板上,螺杆支架固定于身部底板上,横向L型螺杆销接于身部可动侧板上;对于自由适应正端部组件,螺杆移动器固定于底板套与固定侧板套上,螺杆支架固定于底板套上,横向L型螺杆销接于可动侧板套上。作为优选,所述可伸缩式端板包括外板套和内板心;内板心可在外板套内自由移动,并且在内板心与外板套之间设有弹簧。作为优选,所述纵向收紧装置包括:纵向螺杆移动器、纵向U型螺杆;所述纵向螺杆移动器固定于端部底板上,所述纵向U型螺杆包括下横杆、竖杆和上横杆,所述下横杆的端部与所述纵向螺杆移动器连接,所述上横杆的端部连接可伸缩式端板。作为优选,所述可动侧板和身部可动侧板的外侧还设有可拆卸的震动器。作为优选,所述竖向板心置于侧密封装置内部且可上下移动,竖向板心与侧密封装置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横向板心置于侧密封装置内部且可横向移动,所述横向板心与侧密封装置之间设置有弹簧;侧密封装置固定于身部可动侧板、可动侧板上,可随着可动侧板、身部可动侧板横向运动。作为优选,所述自由伸缩板由多个可伸缩矩形条排列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充气密封条两端上部为T字结构,可嵌入插入可动侧板套内的自由伸缩板最下方的矩形条下部;所述充气密封条的中间为可充气的橡胶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梁修复装置,解决了水下修复的适应性问题,只要在水位还未超过混凝土梁底部时将混凝土梁修复装置组装完毕,将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且密封完成,之后就算水位漫过混凝土梁修复装置,也不会影响到混凝土梁的修复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期时段选择的自由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梁修复装置的所有组成构件都可以重复使用,解决了材料浪费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修复装置各组件型号,样式,拼接方式预先便确定,实际在现场的组装速度快,并且拥有横向与纵向的收紧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端部可伸缩式模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端部可伸缩式模板组件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拦腰封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拦腰封闭组件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侧密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身部横向收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可伸缩式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纵向收紧装置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自由适应端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自由适应端部组件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充气密封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端部可伸缩式模板组件、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与拦腰封闭组件组合使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和拦腰封闭组件组合使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拦腰封闭组件和自由适应端部组件组合使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装在梁柱交接处的装配效果图。附图标记列表:1、固定侧板,2、可动侧板,3、端部底板,4、端部横向收紧装置,5、纵向收紧装置,6、可伸缩式端板,7、震动器,8、链接件,9、身部固定侧板,10、身部可动侧板,11、身部底板,,12、身部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潮差区混凝土梁修复的自适应模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潮差区混凝土梁修复的自适应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可伸缩式模板组件、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拦腰封闭组件、自由适应端部组件,所述端部可伸缩式模板组件包括:固定侧板、可动侧板、端部底板、端部横向收紧装置、纵向收紧装置、可伸缩式端板,所述端部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另一侧设有可动侧板,所述端部横向收紧装置一端与所述端部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动侧板连接,所述纵向收紧装置一端与所述端部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伸缩式端板连接;所述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包括:身部固定侧板、身部可动侧板、身部底板和身部横向收紧装置,所述身部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身部固定侧板,另一侧设有身部可动侧板,所述身部横向收紧装置一端与所述身部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身部可动侧板连接;所述拦腰封闭组件包括:底部液压密封装置和安装在底部液压密封装置端部的侧密封装置,所述侧密封装置中设有竖向板心和横向板心;所述自由适应端部组件包括:自由伸缩板、充气密封条、板套横向收紧装置、底板套、可动侧板套、固定侧板套,所述底板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套,另一侧设有可动侧板套,所述板套横向收紧装置一端与所述底板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动侧板套连接,所述底板套、可动侧板套、固定侧板套一端还设有自由伸缩板,所述自由伸缩板位于固定侧板套、可动侧板套、底板套内,并可滑动,所述底板套与可动侧板套内的自由伸缩板相交处还设有充气密封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差区混凝土梁修复的自适应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可伸缩式模板组件、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拦腰封闭组件、自由适应端部组件,所述端部可伸缩式模板组件包括:固定侧板、可动侧板、端部底板、端部横向收紧装置、纵向收紧装置、可伸缩式端板,所述端部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另一侧设有可动侧板,所述端部横向收紧装置一端与所述端部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动侧板连接,所述纵向收紧装置一端与所述端部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伸缩式端板连接;所述身部定长式模板组件包括:身部固定侧板、身部可动侧板、身部底板和身部横向收紧装置,所述身部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身部固定侧板,另一侧设有身部可动侧板,所述身部横向收紧装置一端与所述身部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身部可动侧板连接;所述拦腰封闭组件包括:底部液压密封装置和安装在底部液压密封装置端部的侧密封装置,所述侧密封装置中设有竖向板心和横向板心;所述自由适应端部组件包括:自由伸缩板、充气密封条、板套横向收紧装置、底板套、可动侧板套、固定侧板套,所述底板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套,另一侧设有可动侧板套,所述板套横向收紧装置一端与所述底板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动侧板套连接,所述底板套、可动侧板套、固定侧板套一端还设有自由伸缩板,所述自由伸缩板位于固定侧板套、可动侧板套、底板套内,并可滑动,所述底板套与可动侧板套内的自由伸缩板相交处还设有充气密封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差区混凝土梁修复的自适应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板、可动侧板、身部固定侧板、身部可动侧板以及可伸缩式端板的上部均设有双层密封装置,所述身部固定侧板和身部可动侧板上的双密封装置上设有浇筑排气口,所述浇筑排气口上设有密封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差区混凝土梁修复的自适应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横向收紧装置、身部横向收紧装置和板套横向收紧装置的结构相似,均包括:横向螺杆移动器、螺杆支架、横向L型螺杆,所述横向L型螺杆包括横杆部分与竖杆部分,横杆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利军周秉轩陈达叶方舟郭尚刘泓欧阳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