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011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包括地面基层、底座固定台和门禁横向板,所述地面基层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内部行人区、进车区、缓冲区、指挥区、出车区和外部行人区,所述底座固定台与门禁横杆相互连接,所述门禁横向板通过连接杆与门禁横杆相互连接,所述门禁横向板上设置有转动凹槽,所述转动凹槽与转动盘相互连接,所述门禁横向板的内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底座固定台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门禁横杆上安装有转动孔。该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缓冲区既能提醒行人该区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防滑面能防止行人摔倒,方便维持秩序,底座固定台上的凹槽则能对门禁横杆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防止门禁横杆反复升降导致的损坏。

Anti collision security access control device for Intelligent Communit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community security access collision device, including ground base, base station and fixed access lateral plate, the upper part of the ground base is arranged with a pedestrian zone, into the car area, buffer area, District, region and external command vehicle pedestrian zone, the base station and the fixed access crossbar interconnect the entrance guard, the transverse plat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oor bar, the doo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transverse groove, the rotating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disk, the transverse plate is fixed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access limiting block, the base station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ixed groove, the access control bar equipped with a rotary hole. The wisdom of the community security anti-collision buffer access control device, which can remind the pedestrian area has a certain risk, anti slip surface can prevent pedestrians fall, convenient to maintain order, the base is fixed on the groove can bear the effect on rail access, access control to prevent damage caused by repeated lifting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社区
,具体为一种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
技术介绍
智慧社区是指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而智慧社区也需要使用到门禁系统作为安防和秩序维护的装置。而现有的安保门禁装置在使用时,汽车行驶过门禁闸后,仍有一段空间对于行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没有详细的区分人行区域,行人经过门禁装置时不方便,尤其在阴雨天气时地面更加湿滑,不便于行走;减速带数量和位置分布不合理,起不到减速带应有的效果;门禁横杆的功能过于单一,无法对极端情况下失控的汽车进行有效的阻拦;门禁横杆在使用时由于反复的升降旋转,极易导致门禁横杆的损坏甚至影响整个门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人流量较多的情况下,无法对车流和人流进行有效的疏通,影响车和人的通行效率;门禁装置的结构过于脆弱,反复维修则会影响门禁装置本身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汽车行驶过门禁闸后,仍有一段空间对于行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没有详细的区分人行区域,行人经过门禁装置时不方便,尤其在阴雨天气时地面更加湿滑,不便于行走;减速带数量和位置分布不合理,起不到减速带应有的效果;门禁横杆的功能过于单一,无法对极端情况下失控的汽车进行有效的阻拦;门禁横杆在使用时由于反复的升降旋转,极易导致门禁横杆的损坏甚至影响整个门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人流量较多的情况下,无法对车流和人流进行有效的疏通,影响车和人的通行效率;门禁装置的结构过于脆弱,反复维修则会影响门禁装置本身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包括地面基层、底座固定台和门禁横向板,所述地面基层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内部行人区、进车区、缓冲区、指挥区、出车区和外部行人区,所述进车区上固定有减速带,所述缓冲区上设置有固定防护竖栏,所述进车区和出车区上均安装有门禁闸,且门禁闸与门禁横杆相互连接,所述底座固定台与门禁横杆相互连接,所述门禁横向板通过连接杆与门禁横杆相互连接,所述门禁横向板上设置有转动凹槽,所述转动凹槽与转动盘相互连接,所述门禁横向板的内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内部行人区上安装有栏杆,且内部行人区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面,所述指挥区上设置有指挥台,且指挥台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防雨盖,所述门禁横向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警示板,所述底座固定台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门禁横杆上安装有转动孔,且转动孔与连接杆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区共设置有2个,且每个缓冲区上均安装有个2固定防护竖栏。优选的,所述外部行人区和内部行人区上均设置有栏杆和防滑面,且防滑面为鹅卵石材质。优选的,所述减速带设置有2组,且每组有2个。优选的,所述门禁横杆向下转动最大角度时,连接杆与门禁横杆呈90°夹角,且门禁横杆向上转动至最大角度时,连接杆与门禁横杆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呈“Z”字型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设置有2组,且每组有4个,同时连接杆与转动盘为焊接。优选的,所述门禁横向板为初始状态时,限位块与底座固定台相贴合。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共设置有4个,且支撑杆与指挥台呈90°夹角。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圆弧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在汽车驶过该门禁装置时,缓冲区既能提醒行人该区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又不影响汽车的通行,根据国人行走习惯在该门禁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内部行人区和外部行人区,能有效的减轻该门禁装置的通行负担,在阴雨的天气时,防滑面也能防止行人意外摔倒,行走更加方便,在进车区和出车区的入口处设置两个减速带,有助于提醒司机将汽车减速,更加安全,连接杆可在门禁横杆上全角度转动,便于在门禁横杆转动时自动调节门禁横向板的位置,方便汽车的通行,“Z”字结构的连接杆可将门禁横向板之间隔出一段距离,方便了底座固定台的使用,在门禁横向板遭受外力冲撞时,门禁横向板和限位块可很好的把作用力传导至底座固定台上,间接的增加了对冲击力的阻力,更加安全,可使用指挥台在人流量较大时对行人和车进行指挥,方便维持秩序,在阴雨天气时,防雨盖也能对指挥台上的指挥人员进行保护,防止人员被雨雪淋湿,底座固定台上的凹槽则能对门禁横杆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防止门禁横杆的反复升降从而导致的门禁横杆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门禁横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门禁横杆向上旋转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门禁横向板展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固定台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面基层,2、内部行人区,3、进车区,4、缓冲区,5、指挥区,6、出车区,7、外部行人区,8、减速带,9、固定防护竖栏,10、门禁闸,11、门禁横杆,12、底座固定台,13、连接杆,14、门禁横向板,15、转动凹槽,16、转动盘,17、限位块,18、栏杆,19、防滑面,20、支撑杆,21、防雨盖,22、警示板,23、凹槽,24、转动孔,25、指挥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包括地面基层1、内部行人区2、进车区3、缓冲区4、指挥区5、出车区6、外部行人区7、减速带8、固定防护竖栏9、门禁闸10、门禁横杆11、底座固定台12、连接杆13、门禁横向板14、转动凹槽15、转动盘16、限位块17、栏杆18、防滑面19、支撑杆20、防雨盖21、警示板22、凹槽23、转动孔24和指挥台25,地面基层1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内部行人区2、进车区3、缓冲区4、指挥区5、出车区6和外部行人区7,外部行人区7和内部行人区2上均设置有栏杆18和防滑面19,且防滑面19为鹅卵石材质,根据国人行走习惯在该门禁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内部行人区2和外部行人区7,能有效的减轻该门禁装置的通行负担,在阴雨天气时,防滑面19也能防止行人摔倒,行走更加方便,进车区3上固定有减速带8,减速带8设置有2组,且每组有2个,在进车区3和出车区6的入口处均设置有2个减速带8,有助于提醒司机将汽车减速,更加安全,缓冲区4上设置有固定防护竖栏9,缓冲区4共设置有2个,且每个缓冲区4上均安装有2个固定防护竖栏9,缓冲区4既能提醒行人该区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又不影响汽车的通行,进车区3和出车区6上均安装有门禁闸10,且门禁闸10与门禁横杆11相互连接,门禁横杆11向下转动最大角度时,连接杆13与门禁横杆11呈90°夹角,且门禁横杆11向上转动至最大角度时,连接杆13与门禁横杆11相互平行,连接杆13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包括地面基层(1)、底座固定台(12)和门禁横向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基层(1)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内部行人区(2)、进车区(3)、缓冲区(4)、指挥区(5)、出车区(6)和外部行人区(7),所述进车区(3)上固定有减速带(8),所述缓冲区(4)上设置有固定防护竖栏(9),所述进车区(3)和出车区(6)上均安装有门禁闸(10),且门禁闸(10)与门禁横杆(11)相互连接,所述底座固定台(12)与门禁横杆(11)相互连接,所述门禁横向板(14)通过连接杆(13)与门禁横杆(11)相互连接,所述门禁横向板(14)上设置有转动凹槽(15),所述转动凹槽(15)与转动盘(16)相互连接,所述门禁横向板(14)的内侧固定有限位块(17),所述内部行人区(2)上安装有栏杆(18),且内部行人区(2)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面(19),所述指挥区(5)上设置有指挥台(25),且指挥台(25)上固定有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的顶端安装有防雨盖(21),所述门禁横向板(14)的外表面设置有警示板(22),所述底座固定台(12)的顶端设置有凹槽(23),所述门禁横杆(11)上安装有转动孔(24),且转动孔(24)与连接杆(13)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包括地面基层(1)、底座固定台(12)和门禁横向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基层(1)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内部行人区(2)、进车区(3)、缓冲区(4)、指挥区(5)、出车区(6)和外部行人区(7),所述进车区(3)上固定有减速带(8),所述缓冲区(4)上设置有固定防护竖栏(9),所述进车区(3)和出车区(6)上均安装有门禁闸(10),且门禁闸(10)与门禁横杆(11)相互连接,所述底座固定台(12)与门禁横杆(11)相互连接,所述门禁横向板(14)通过连接杆(13)与门禁横杆(11)相互连接,所述门禁横向板(14)上设置有转动凹槽(15),所述转动凹槽(15)与转动盘(16)相互连接,所述门禁横向板(14)的内侧固定有限位块(17),所述内部行人区(2)上安装有栏杆(18),且内部行人区(2)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面(19),所述指挥区(5)上设置有指挥台(25),且指挥台(25)上固定有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的顶端安装有防雨盖(21),所述门禁横向板(14)的外表面设置有警示板(22),所述底座固定台(12)的顶端设置有凹槽(23),所述门禁横杆(11)上安装有转动孔(24),且转动孔(24)与连接杆(13)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社区防撞安保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4)共设置有2个,且每个缓冲区(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东凌宇宏
申请(专利权)人: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