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茧蒸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008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2:08
一种蚕茧蒸煮装置,包括煮茧槽和煮茧笼,煮茧槽的侧壁及底壁内均设有电加热管和导热油,煮茧槽内水平设有输送带A,输送带A和煮茧笼均为网状结构,且其输入端连接有输送带B,输送带B倾斜设置,且其输入端位于煮茧槽的上方,输送带B输入端设有除杂机构,输送带A输出端设有两个同步传送的输送带C和驱动两输送带C的电机,两输送带C分别位于输送带A的两侧,且两输送带C上设有多对相互对应的托板,煮茧笼的宽度大于输送带A的宽度和两输送带C上的各对托板之间的距离,输送带C倾斜设置,且其输出端位于煮茧槽的上方,输送带C输出端设有转料机构,煮茧槽一侧下方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阀门,煮茧槽内部底端设有混匀机构。

Cocoon cooking device

A cocoon cook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cocoon and cocoon cage groove, a side wall and a bottom wall of the groove are arranged in the cocoon cooking electric heating pipe and the heat conducting oil, boil the level of cocoon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yor belt conveyor belt A, A and cocoon cage are reticular structure, and the input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conveyor belt B, B inclined conveyor belt set, and the input end is located in the cocoon groove above the conveyor belt B input terminal is provided with a cleaning mechanism, the conveying belt is provided with two A output synchronous transport conveyor belt conveyor belt drive C and two C motor, two C we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veyor belt conveyor belt A how to correspond to each other, and a two pallet conveyer belt C, cocoon cage width great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A and the two conveyor belt conveyor belt C on each plat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onveyor belt C inclined, and its output end is located in the cocoon groove above the conveyor bel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 output turn the cocoon feeding mechanism. A water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groove, and a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let pipe, and the mix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coon boiling gro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蚕茧蒸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蚕茧蒸煮装置,属于蚕丝加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煮茧是制丝过程中的一道关键性工序,煮茧质量的好坏除了能直接影响到缫折、解舒,还能影响偏差、清洁、洁净、生丝抱合等与生丝质量相关的各项指标。目前煮茧的方式一般都是将蚕茧放入容器内浸泡,上述方式存在如下的缺陷:由于蚕茧所受的浮力大于本身的重力,致使蚕茧不完全浸泡在水中,影响煮茧的质量,而且煮好后的蚕茧打捞不方便。另外,蚕茧难免会夹带杂质,若不及时除去杂质,会在蒸煮过程中将全部的蚕茧污染,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煮茧装置的结构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蚕茧蒸煮装置,通过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保证蚕茧完全浸泡在水中,使其受热均匀,提高煮茧质量,而且可实现自动除杂、煮茧、打捞工作,提高蚕茧蒸煮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蚕茧蒸煮装置,包括煮茧槽和煮茧笼,所述煮茧槽的侧壁及底壁内均设有电加热管和导热油,煮茧槽内水平设有输送带A,输送带A和煮茧笼均为网状结构,且其输入端连接有输送带B,所述输送带B倾斜设置,且其输入端位于煮茧槽的上方,输送带B输入端设有除杂机构,所述输送带A输出端设有两个同步传送的输送带C和驱动两输送带C的电机,两输送带C分别位于输送带A的两侧,且两输送带C上设有多对相互对应的托板,所述煮茧笼的宽度大于输送带A的宽度和两输送带C上的各对托板之间的距离,所述输送带C倾斜设置,且其输出端位于煮茧槽的上方,所述输送带C输出端设有转料机构,所述煮茧槽一侧下方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煮茧槽内部底端设有混匀机构。优选的,所述除杂机构包括喷水管、喷嘴、输送带D和废水槽,所述输送带D水平设在废水槽正上方,输送带D的输出端连接输送带B的输入端,输送带D为网状结构,且其正上方沿输送方向设有喷水管,喷水管底部均匀设有多个喷嘴。优选的,所述转料机构包括输送带E,所述输送带E通过同步带与电机连接,输送带E上设有与两输送带C上托板相互配合的叉板,所述叉板截面呈L形,且其宽度小于两输送带C上各对托板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混匀机构包括出气管、支管和风机,所述出气管水平设在输送带A的正下方,且其一端设有堵头板,另一端穿过煮茧槽连接风机,出气管上竖直连接有多个支管。优选的,所述输送带B上均匀设有多个挡板。优选的,所述煮茧槽外侧包覆有保温壳。优选的,所述煮茧笼上端铰接有网盖。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喷水管通过喷嘴对输送带D上的煮茧笼进行喷淋、冲洗,杂质及废水经网状结构的煮茧笼和输送带D落入废水槽内,避免杂质在蒸煮过程中对其他蚕茧造成污染,保证产品质量,除杂后的煮茧笼经输送带B转运至输送带A,进入煮茧槽进行蒸煮工作,风机将外界空气经出气管和支管输送至煮茧槽内,产生的气泡对蚕茧进行翻动,保证受热均匀,蒸煮完毕的煮茧笼在两个输送带C上托板的作用下,转运至输送带C的最上端,并由输送带E上叉板叉起,转运至其他合适的位置,方便了蚕茧的打捞,提高了蚕茧蒸煮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煮茧笼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煮茧槽,2、煮茧笼,3、电加热管,4、导热油,5、输送带A,6、输送带B,7、输送带C,8、电机,9、托板,10、出水管,11、阀门,12、喷水管,13、喷嘴,14、输送带D,15、废水槽,16、输送带E,17、同步带,18、叉板,19、出气管,20、支管,21、风机,22、堵头板,23、挡板,24、保温壳,25、网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蚕茧蒸煮装置,包括煮茧槽1和煮茧笼2,煮茧笼上端铰接有网盖25,避免煮茧笼内的蚕茧上浮,不能完全浸入水中,煮茧槽的侧壁及底壁内均设有电加热管3和导热油4,煮茧槽外侧包覆有保温壳24,防止热量散失过快,煮茧槽内水平设有输送带A5,输送带A和煮茧笼均为网状结构,且其输入端连接有输送带B6,输送带B倾斜设置,且其输入端位于煮茧槽的上方,输送带B上均匀设有多个挡板23,避免煮茧笼在输送过程中滑落,输送带B输入端设有除杂机构,除杂机构包括喷水管12、喷嘴13、输送带D14和废水槽15,输送带D水平设在废水槽正上方,输送带D的输出端连接输送带B的输入端,输送带D为网状结构,且其正上方沿输送方向设有喷水管,喷水管底部均匀设有多个喷嘴,喷水管对输送带D上煮茧笼内的蚕茧进行喷淋、冲洗,杂质经网状结构的煮茧笼和输送带D落入废水槽内,以免掺杂的杂质在蒸煮过程中污染其他蚕茧,影响产品质量,输送带A输出端设有两个同步传送的输送带C7和驱动两输送带C的电机8,两输送带C分别位于输送带A的两侧,且两输送带C上设有多对相互对应的托板9,煮茧笼的宽度大于输送带A的宽度和两输送带C上的各对托板之间的距离,输送带C倾斜设置,且其输出端位于煮茧槽的上方,输送带C输出端设有转料机构,转料机构包括输送带E16,输送带E通过同步带17与电机连接,输送带E上设有与两输送带C上托板相互配合的叉板18,叉板截面呈L形,且其宽度小于两输送带C上各对托板之间的距离,输送带E和输送带C同步运转,当输送带C托板上的煮茧笼到达输送带C的最上端时,输送带E上的叉板将煮茧笼叉起,并转运至其他位置,煮茧槽一侧下方设有出水管10,出水管上设有阀门11,煮茧槽内部底端设有混匀机构,混匀机构包括出气管19、支管20和风机21,出气管水平设在输送带A的正下方,且其一端设有堵头板22,另一端穿过煮茧槽连接风机,出气管上竖直连接有多个支管,产生的气泡不仅可对热水进行混匀,而且可对煮茧笼内的蚕茧进行翻动,保证蒸煮均匀。具体使用方法:如图1至图3所示,使用时,先向煮茧槽1内加入清水,利用电加热管3对导热油4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至煮茧槽1内的清水,由于煮茧槽侧壁及底壁皆设有导热油4和电加热管3,可保证煮茧槽1内的清水受热均匀,再将蚕茧分装在多个煮茧笼2内,然后利用将其放置在输送带D14上,喷水管12通过喷嘴13对煮茧笼内的蚕茧进行喷淋、冲洗,杂质及废水经网状结构的煮茧笼2和输送带D14落入废水槽15内,除杂之后的煮茧笼经输送带B6运动至输送带A5上,对蚕茧进行蒸煮,风机21将外界空气经出气管19和支管20输送至煮茧槽1内,产生的气泡对煮茧笼2内的蚕茧进行翻动,保证蒸煮均匀,蒸煮完毕的煮茧笼在两输送带C7的托板9作用下,托起并输送至输送带C的最上端,输送带E16上的叉板18将托板上的煮茧笼叉起,并转运至其他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蚕茧蒸煮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蚕茧蒸煮装置,包括煮茧槽和煮茧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煮茧槽的侧壁及底壁内均设有电加热管和导热油,煮茧槽内水平设有输送带A,输送带A和煮茧笼均为网状结构,且其输入端连接有输送带B,所述输送带B倾斜设置,且其输入端位于煮茧槽的上方,输送带B输入端设有除杂机构,所述输送带A输出端设有两个同步传送的输送带C和驱动两输送带C的电机,两输送带C分别位于输送带A的两侧,且两输送带C上设有多对相互对应的托板,所述煮茧笼的宽度大于输送带A的宽度和两输送带C上的各对托板之间的距离,所述输送带C倾斜设置,且其输出端位于煮茧槽的上方,所述输送带C输出端设有转料机构,所述煮茧槽一侧下方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煮茧槽内部底端设有混匀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茧蒸煮装置,包括煮茧槽和煮茧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煮茧槽的侧壁及底壁内均设有电加热管和导热油,煮茧槽内水平设有输送带A,输送带A和煮茧笼均为网状结构,且其输入端连接有输送带B,所述输送带B倾斜设置,且其输入端位于煮茧槽的上方,输送带B输入端设有除杂机构,所述输送带A输出端设有两个同步传送的输送带C和驱动两输送带C的电机,两输送带C分别位于输送带A的两侧,且两输送带C上设有多对相互对应的托板,所述煮茧笼的宽度大于输送带A的宽度和两输送带C上的各对托板之间的距离,所述输送带C倾斜设置,且其输出端位于煮茧槽的上方,所述输送带C输出端设有转料机构,所述煮茧槽一侧下方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煮茧槽内部底端设有混匀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茧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机构包括喷水管、喷嘴、输送带D和废水槽,所述输送带D水平设在废水槽正上方,输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烈周玉乐
申请(专利权)人:玖久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