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852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流水线,属于无纺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纤维开松单元、梳理铺网单元、纤维网、负压固结装置以及收卷单元,其中负压固结装置包括负压泵、上滚筒、下滚筒;上滚筒的滚面均布上管状尖针;下滚筒的滚面均布有下管状尖针;上管状尖针和所述下管状尖针相互错开排布;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负压吸引的方式牵引一端面的纤维束朝向另一端面转移,区别于针刺固结方式,不存在机械性硬连接情况,有效减少撕裂纤维束现象的发生;且又区别于水刺固结方式,其一方面避免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其也省略了后续的纤维网再烘干工序;除此之外,相比于热轧固结方式,结构则较为合理简单,显著降低购入成本及电能消耗。

Non woven fabric assembly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n-woven production l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onwovens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fiber opening unit, carding and lapping unit, fiber net, vacuum consolidation device and a winding unit, wherein the device comprises a vacuum pump, vacuum consolidation drum, drum roll on the surface of the drum; uniform tubular needle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roller; roll cloth with tubular needle; tubular needle and the needle tube stagger arrangement; the technical scheme uses vacuum suction traction end towar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ber bundle transfer from mechanical consolidation acupuncture, hard connection does not exist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tearing fiber bundle; and also from the spunlaced way, on the one hand to avoid wasting a lot of water re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omitted the following In addition to the hot rolling consolidation method, the structure of the fiber mesh is more reasonable and simple, which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purchase cost and power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流水线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纺布流水线。
技术介绍
无纺布又称非织造布,是指不经过传统的纺纱,机织或针织所制成的布,它一般是利用梳理机将纤维原料梳理呈单根纤维状态后通过气流或机械等手段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等方式固结,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是一种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然而,这种传统的无纺布流水线需要通过水刺固结得到初级无纺布,在此流水线中需要先浸湿纤维网,后续还要进行烘干处理,操作繁琐,造成资源浪费;或者针刺或热轧固结方式,其结构又过于复杂化,购入成本高昂,且针刺固结方式的倒刺会导致撕裂纤维束的现象发生,产品质量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无纺布流水线,其突破性的采用负压固结方式,利用管状尖针直接刺入纤维网中,随着纤维网的行进动作,在刺入过程中,上管状尖针孔口吸附上表层纤维束进而牵引至下表层,在管状尖针的抽出过程中,管状尖针孔口处的负压会牵引纤维网一端面的纤维束朝向另一端面位移,从而实现可靠固结,且牵引过程中不存在机械性硬连接,有效减少撕裂纤维束现象的发生;区别于水刺固结方式,其一方面避免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其也省略了后续的纤维网再烘干工序。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纺布流水线中纤维网固结方式繁琐、其过程中易造成资源浪费、生产出的无纺布质量不可靠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纺布流水线,包括纤维开松单元、梳理铺网单元、纤维网、负压固结装置以及收卷单元,其中负压固结装置包括负压泵、上滚筒、下滚筒,负压泵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于上滚筒和下滚筒的端部;上滚筒的滚面均布上管状尖针,上管状尖针孔和上滚筒内腔连通;下滚筒的滚面均布有下管状尖针,下管状尖针孔和下滚筒内腔连通;上管状尖针和所述下管状尖针相互错开排布。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纺布流水线,其中,在上滚筒内腔和下滚筒内腔均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纺布流水线,其中,还包括碾轧单元,该碾轧单元设置于负压固结装置和收卷单元之间,用以将经过负压固结装置作用而穿透纤维网上、下表层的纤维束轧进纤维网的上、下表层。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纺布流水线,其中,碾轧单元包括夹持于纤维网上下端的上碾轧辊和下碾轧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纺布流水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负压吸引的方式牵引一端面的纤维束朝向另一端面转移,区别于传统针刺固结方式,不存在机械性硬连接情况,可有效减少撕裂纤维束现象的发生;且又区别于水刺固结方式,其一方面避免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其也省略了后续的纤维网再烘干工序;除此之外,相比于热轧固结方式,结构则较为合理简单,显著降低购入成本及电能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纺布流水线结构示意图。其中:1、纤维开松单元;2、梳理铺网单元;3、纤维网;4、负压固结装置;40、负压泵;41、上滚筒;410、上管状尖针;42、下滚筒;420、下管状尖针;5、收卷单元;6、过滤网;7、碾轧单元;70、上碾轧辊;71、下碾轧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纺布流水线,包括纤维开松单元1、梳理铺网单元2、纤维网3、负压固结装置4以及收卷单元5,其中负压固结装置4包括负压泵40、上滚筒41、下滚筒42,负压泵40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于上滚筒41和下滚筒42的端部;上滚筒41的滚面均布上管状尖针410,上管状尖针孔和上滚筒41的内腔连通;下滚筒42的滚面均布有下管状尖针420,下管状尖针孔和下滚筒42的内腔连通;上管状尖针410和下管状尖针420相互错开排布。以上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为:随着纤维网3的行进动作,上、下滚筒也随之旋转从而有上管状尖针410刺入纤维网3、上管状尖针410抽出纤维网3两组动态,在刺入过程中,上管状尖针孔口吸附上表层纤维束进而牵引至下表层,在抽出过程中,上管状尖针孔口吸附下表层纤维束进而牵引至上表层,从而增强纤维网固结性能;下滚筒42动作原理与上滚筒41类似;以上采用负压吸引的方式牵引一端面的纤维束朝向另一端面转移,区别于传统针刺固结方式,不存在机械性硬连接情况,有效减少撕裂纤维束现象的发生;且又区别于水刺固结方式,其一方面避免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其也省略了后续的纤维网3再烘干工序;除此之外,相比于热轧固结方式,结构则较为合理简单,显著降低购入成本及电能消耗。作为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防止上、下滚筒发生堵塞现象,造成负压吸附效果减弱,影响纤维网3质量,如图1所示,在上滚筒41的内腔和下滚筒42的内腔均设置有过滤网6。同时,为了提高纤维网3表层平整度,增强固结效果,如图1所示,还包括碾轧单元7,该碾轧单元7设置于负压固结装置4和收卷单元5之间,用以将经过负压固结装置4作用而穿透纤维网3上、下表层的纤维束轧进纤维网3的上、下表层。其中,碾轧单元7包括夹持于纤维网上下端的上碾轧辊70和下碾轧辊71。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纺布流水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纺布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开松单元(1)、梳理铺网单元(2)、纤维网(3)、负压固结装置(4)以及收卷单元(5),其中负压固结装置(4)包括负压泵(40)、上滚筒(41)、下滚筒(42),所述负压泵(40)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于上滚筒(41)和下滚筒(42)的端部;所述上滚筒(41)的滚面均布上管状尖针(410),上管状尖针孔和所述上滚筒(41)内腔连通;所述下滚筒(42)的滚面均布有下管状尖针(420),下管状尖针孔和所述下滚筒(42)内腔连通;所述上管状尖针(410)和所述下管状尖针(420)相互错开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开松单元(1)、梳理铺网单元(2)、纤维网(3)、负压固结装置(4)以及收卷单元(5),其中负压固结装置(4)包括负压泵(40)、上滚筒(41)、下滚筒(42),所述负压泵(40)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于上滚筒(41)和下滚筒(42)的端部;所述上滚筒(41)的滚面均布上管状尖针(410),上管状尖针孔和所述上滚筒(41)内腔连通;所述下滚筒(42)的滚面均布有下管状尖针(420),下管状尖针孔和所述下滚筒(42)内腔连通;所述上管状尖针(410)和所述下管状尖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鑫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