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净化治理用喷雾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72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污染净化治理用喷雾瓶,包括:瓶体,其底部的中间部分具有向瓶内凸起的锥形部,瓶底两侧设有进液孔;底盖,底盖上设有将进液孔密封的封孔塞;吸液装置;吸管,吸管的顶端往下的部分分为两支管,两支管的下端相对设置于瓶体的底部且远离锥形部;喷管,包括与吸液装置连通的进液部、稳流部、以及出液部;喷嘴,喷嘴包括带有喷雾孔的圆盘状板体和弧形板,喷雾孔包括位于圆盘状板体中部的多个第一喷雾孔和位于圆盘状板体靠边沿部位的多个第二喷雾孔,第一喷雾孔的直径为第二喷雾孔直径的1/3~1/4;以及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吸液过程快速方便,在喷瓶左右倾斜时也能喷出液体,喷出的液体有近有远、更加均匀分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污染净化治理用喷雾瓶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污染净化治理用喷雾瓶。
技术介绍
目前家装行业盛行,家装给房子带来美观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影响身体健康的有害物质,比如甲醛,而目前大多家庭除甲醛的方法主要是靠通风透气的方式,虽然经济划算,但是耗时过长,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液,可以快速去除甲醛,成年人使用空气净化液清除有害物质时,也会碰到一些伸长手臂难于够到的地方,喷射距离不够远,而导致空气净化液无法到达作用地方的时候,以及喷出空气净化液不均匀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污染净化治理用喷雾瓶,本技术通过在喷雾瓶底部设置向内凸起的锥形部和吸管的两支管相对设置于瓶体的底部且远离锥形部,使得吸液过程快速方便,即使在喷瓶左右倾斜时也能喷出液体;同时通过喷管和喷嘴的设计使喷出的液体有近有远、更加均匀分散。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空气污染净化治理用喷雾瓶,包括:瓶体,用于容纳空气净化液,所述瓶体底部的中间部分具有向瓶体内部凸起的锥形部,所述瓶体底部的两侧设有进液孔;底盖,其可拆卸连接在瓶体的底部,所述底盖上设有将所述进液孔密封的封孔塞;吸液装置,其与瓶体的上部固定连接;吸管,其设置于所述瓶体内,所述吸管的顶端与所述吸液装置连通,所述吸管的顶端往下的部分分为两支管,两支管的下端相对设置于所述瓶体的底部且远离所述锥形部,所述支管的底端呈倒V型;喷管,所述喷管内部的流通通道分为三段,依次为:与所述吸液装置连通的进液部、稳流部、以及出液部;其中,所述进液部和所述出液部的内径朝向稳流部的方向逐渐变小;喷嘴,其与所述喷管的出液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嘴包括带有喷雾孔的圆盘状板体和沿所述圆盘状板体边沿且朝液体喷射方向延伸的一整块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圆盘状板体一体成型,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圆盘状板体的夹角为120~130°,所述喷雾孔包括位于所述圆盘状板体中部的多个第一喷雾孔和位于所述圆盘状板体靠边沿部位的多个第二喷雾孔,其中,所述第一喷雾孔的直径为所述第二喷雾孔直径的1/3~1/4;瓶盖,其将所述喷管、所述喷嘴以及所述吸液装置覆盖保护。优选的是,所述稳流部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稳流部的内径与所述进液部的最窄处的内径相同。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喷雾孔和所述第二喷雾孔的孔口处均设有蜂窝状结构的滤网。优选的是,所述弧形板向液体喷出方向延伸的长度为所述圆盘状板体直径的1.2~1.5倍。优选的是,两支管上均套设有一内部中空的圆球状储液室,支管位于所述储液室内的部分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靠近所述储液室的顶部,使得两支管在吸液过程中空气净化液会通过所述缺口流入所述储液室。优选的是,所述缺口为圆环形,所述缺口与所述储液室顶部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缺口的直径长度,所述缺口沿吸管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缺口的直径的1/2~3/4。优选的是,所述吸管为刚性材料制成的硬管。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瓶体底部的中间部分设置向瓶体内部凸起的锥形部,使得瓶内液体在喷雾瓶正常实用期间始终能吸取到瓶内液体,吸管的顶端往下的部分分为两支管,两支管的下端相对设置于所述瓶体的底部且远离所述锥形部,所述支管的底端呈倒V型,使得两支管不会由于底端与瓶体底部抵触进而堵塞吸管,保证吸液的正常进行;另外由于锥形部与两支管的结合实用,使得吸液过程快速方便,即使在喷瓶左右倾斜时也能喷出液体;(2)喷管内部的流通通道分为与所述吸液装置连通的进液部、稳流部、以及出液部,所述进液部和所述出液部的内径朝向稳流部的方向逐渐变小,液体通过进液部时由于内径逐渐减小,流速会加快,继而通过稳流部和出液部,通过出液部时液体会成发散状沿出液部向外喷射,使液体喷射得更远;喷嘴包括带有喷雾孔的圆盘状板体和沿所述圆盘状板体边沿且朝液体喷射方向延伸的一整块弧形板,使得喷出的液体能沿弧形板延伸的方向喷出,喷雾孔包括位于圆盘状板体中部的多个第一喷雾孔和位于圆盘状板体靠边沿部位的多个第二喷雾孔,第一喷雾孔的直径为第二喷雾孔直径的1/3~1/4,第一喷雾孔的直径小使得喷射出液体的距离更远,通过喷管和喷嘴的设计使喷出的液体有远有近、更加均匀分散;(3)底盖可拆卸连接在瓶体的底部,底盖上设有将所述进液孔密封的封孔塞,使得本技术的空气污染净化治理用喷雾瓶能在用完后重新灌注空气净化液继续使用,有效节约资源成本;(4)所述第一喷雾孔和所述第二喷雾孔的孔口处均设有蜂窝状结构的滤网,有效防止喷雾孔堵塞,同时由于喷嘴与所述喷管的出液部可拆卸连接,也方便对滤网进行清洗;(5)两支管上均套设有一内部中空的圆球状储液室,支管位于所述储液室内的部分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靠近所述储液室的顶部,使得两支管在吸液过程中空气净化液会通过所述缺口流入所述储液室,通过两支管与两个储液室的结合,存储更多的空气净化液,有效增大了喷雾瓶倒立时可使用的空气净化液的量,使得喷雾瓶在倒立喷雾期间也能使用较长一段时间。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空气污染净化治理用喷雾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吸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储液室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一种空气污染净化治理用喷雾瓶,包括:瓶体1,用于容纳空气净化液,所述瓶体1底部的中间部分具有向瓶体1内部凸起的锥形部11,所述瓶体1底部的两侧设有进液孔12;底盖2,其可拆卸连接在瓶体1的底部,所述底盖2上设有将所述进液孔12密封的封孔塞21;吸液装置4,其与瓶体1的上部固定连接;吸管3,其设置于所述瓶体1内,所述吸管3的顶端与所述吸液装置4连通,所述吸管3的顶端往下的部分分为两支管31,两支管31的下端相对设置于所述瓶体1的底部且远离所述锥形部11,使得吸液过程快速方便,即使在瓶体1左右倾斜时也能喷出液体,所述支管的底端呈倒V型;喷管5,所述喷管5内部的流通通道分为三段,依次为:与所述吸液装置4连通的进液部51、稳流部52、以及出液部53;其中,所述进液部51和所述出液部53的内径朝向稳流部52的方向逐渐变小,液体通过进液部51时由于内径逐渐减小,流速会加快,继而通过稳流部52和出液部53,通过出液部53时液体会成发散状沿出液部53向外喷射,使液体喷射得更远;喷嘴6,其与所述喷管5的出液部53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嘴6包括带有喷雾孔63的圆盘状板体61和沿所述圆盘状板体边沿且朝液体喷射方向延伸的一整块弧形板6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气污染净化治理用喷雾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污染净化治理用喷雾瓶,其特征至于,包括:瓶体,用于容纳空气净化液,所述瓶体底部的中间部分具有向瓶体内部凸起的锥形部,所述瓶体底部的两侧设有进液孔;底盖,其可拆卸连接在瓶体的底部,所述底盖上设有将所述进液孔密封的封孔塞;吸液装置,其与瓶体的上部固定连接;吸管,其设置于所述瓶体内,所述吸管的顶端与所述吸液装置连通,所述吸管的顶端往下的部分分为两支管,两支管的下端相对设置于所述瓶体的底部且远离所述锥形部,所述支管的底端呈倒V型;喷管,所述喷管内部的流通通道分为三段,依次为:与所述吸液装置连通的进液部、稳流部、以及出液部;其中,所述进液部和所述出液部的内径朝向稳流部的方向逐渐变小;喷嘴,其与所述喷管的出液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嘴包括带有喷雾孔的圆盘状板体和沿所述圆盘状板体边沿且朝液体喷射方向延伸的一整块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圆盘状板体一体成型,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圆盘状板体的夹角为120~130°,所述喷雾孔包括位于所述圆盘状板体中部的多个第一喷雾孔和位于所述圆盘状板体靠边沿部位的多个第二喷雾孔,其中,所述第一喷雾孔的直径为所述第二喷雾孔直径的1/3~1/4;瓶盖7,其将所述喷管、所述喷嘴以及所述吸液装置覆盖保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污染净化治理用喷雾瓶,其特征至于,包括:瓶体,用于容纳空气净化液,所述瓶体底部的中间部分具有向瓶体内部凸起的锥形部,所述瓶体底部的两侧设有进液孔;底盖,其可拆卸连接在瓶体的底部,所述底盖上设有将所述进液孔密封的封孔塞;吸液装置,其与瓶体的上部固定连接;吸管,其设置于所述瓶体内,所述吸管的顶端与所述吸液装置连通,所述吸管的顶端往下的部分分为两支管,两支管的下端相对设置于所述瓶体的底部且远离所述锥形部,所述支管的底端呈倒V型;喷管,所述喷管内部的流通通道分为三段,依次为:与所述吸液装置连通的进液部、稳流部、以及出液部;其中,所述进液部和所述出液部的内径朝向稳流部的方向逐渐变小;喷嘴,其与所述喷管的出液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嘴包括带有喷雾孔的圆盘状板体和沿所述圆盘状板体边沿且朝液体喷射方向延伸的一整块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圆盘状板体一体成型,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圆盘状板体的夹角为120~130°,所述喷雾孔包括位于所述圆盘状板体中部的多个第一喷雾孔和位于所述圆盘状板体靠边沿部位的多个第二喷雾孔,其中,所述第一喷雾孔的直径为所述第二喷雾孔直径的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相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德睿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