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留钢筋校正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9521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留钢筋校正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所述预留钢筋校正装置包括外框、横梁、套筒、第一导轨、第二导轨、限位板和至少两个拉伸部。外框包括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套筒贯穿于横梁,第一导轨开设于第一外框靠近横梁的表面,横梁通过第一导轨与第一外框连接并沿第一外框滑动。限位板垂直于外框所在的平面。第二导轨开设于第二外框靠近限位板的表面,限位板通过第二导轨与第二外框连接并沿第二外框滑动。至少两个拉伸部分别位于第一外框上,拉伸部一端与第一外框连接,另一端悬挂有卡板。上述预留钢筋校正装置调直精度高而且调直效果好。采用上述预留钢筋校正装置的应用施工方法操作简单,调直效果好。

Reserved steel bar correcting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served steel bar correcting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reserved steel bar correcting device comprises an outer frame, a cross beam, a sleeve, a first guide rail, a second guide rail, a limiting plate and at least two stretching parts. The outer frame includes the first outer frame and the second outer frame. The sleeve is penetrated through the cross beam, and the first guide rail is position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frame close to the cross beam, and the cross bea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uter frame through the first guide rail and slides along the first outer frame. The limit plat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where the frame is located. The second guide rail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econd frame close to the limiting plate, and the limi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outer frame through the second guide rail, and slides along the second outer frame. At least two stretching parts are not arranged on the first frame, one end of the stretch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uter frame, and the other end is hung with a clamping plate. The straightening device of the reserved steel bar has high straightening precision and good straightening effect. The applic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above-mentioned steel bar correction device is simple in operation and good in straighten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留钢筋校正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是涉及预留钢筋校正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建造是目前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是我国目前常用的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在工厂加工制作后运至施工现场,然后通过各种连接构造与混凝土后浇等方法将结构构件连为整体,此种装配方法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住宅产业化建筑体系,广泛用于我国多、高层住宅建筑,尤其适用于公租房和保障性住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墙体的连接构造是影响结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常用的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方式分为预留孔道灌浆连接和钢套筒连接。然而,无论哪一种连接方式,墙体端不伸出的钢筋均需要位置精确(±5mm之内),否则伸出钢筋无法出入预留洞口或套筒口。因此,为了保证墙体结构的整体连接质量,墙板外露钢筋的位置校正至关重要。然而,由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在从预制厂到施工现场的生产、运输、堆放的过程中,钢筋受到外界磕碰等外力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弯曲,因此需要在拼装施工前先对预留露出的钢筋进行调直处理,以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一般地,仅使用撬棒、钢管等简单的工具对钢筋进行调直工作,工人的操作也较为随意,导致了钢筋调直精度低,调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钢筋调直精度低、调直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调直精度高、调直效果好的预留钢筋校正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一种预留钢筋校正装置,包括:外框,包括沿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外框和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外框;横梁,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外框上,并与所述外框处于同一平面;套筒,贯穿于所述横梁,所述套筒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外框所在的平面;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一外框设置,所述横梁通过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外框连接;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外框设置;限位板,垂直于所述外框所在的平面,所述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外框连接;至少两个拉伸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外框上,所述拉伸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框连接,另一端悬挂有卡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端部设有导入部,所述导入部的直径自所述套筒的端部逐渐变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套筒均匀设置在所述横梁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为开设于所述第一外框的凹槽,所述第一导轨的形状与所述横梁的端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横梁的端部内嵌于所述第一导轨并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孔,相邻所述第一限位孔的距离与所述横梁的宽度相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轨为开设于所述第二外框的凹槽,所述第二导轨的形状与所述限位板的端部形状相匹配,所述限位板的端部内嵌于所述第二导轨并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轨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设有动力拉紧部,所述动力拉紧部设置于所述拉伸部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框上设有耳板,所述耳板开设有耳板孔,所述拉伸部通过所述耳板孔与所述外框连接。上述预留钢筋校正装置的应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制墙体的截面尺寸,通过第二导轨调节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二外框的连接位置,使所述外框位于所述预制墙体之上;根据所述预制墙体的外露的预留钢筋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导轨调节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外框的连接位置,使所述预留钢筋正对所述套筒;将所述预制墙体的下端卡在所述卡板中,拉紧所述拉伸部,使所述预留钢筋穿过所述套筒,完成所述预留钢筋的校正。上述预留钢筋校正装置在使用时,先根据预制墙体的截面尺寸,通过第二导轨调节限位板与第二外框的连接位置,使外框限位在所要调节的墙体之上,再根据墙体的外伸钢筋位置,通过第一导轨调节横梁与第一外框的连接位置并固定,使得外露的预留钢筋正对套筒,然后将拉伸部端部悬挂的卡板设置在下部墙体的端部,接着拉紧拉伸部,使得预留钢筋穿过套筒,进而完成对预留钢筋的校正。预留钢筋在穿过套筒的过程中完成调直,调直精度高而且调直效果好。上述预留钢筋校正装置的应用施工方法操作简单,调直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预留钢筋校正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预留钢筋校正装置的横梁与第一导轨连接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预留钢筋校正装置的限位板与第二导轨连接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的预留钢筋校正装置在应用施工前的I-I剖面图;图5为图1所示的预留钢筋校正装置在应用施工后的I-I剖面图;图6为图1所示的预留钢筋校正装置在应用施工时的预制墙体下端的I-I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一实施例的预留钢筋校正装置1包括外框10、横梁11、套筒12、第一导轨13、限位板14、第二导轨15和至少两个拉伸部16。外框10包括沿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外框100和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外框102。横梁11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外框100上,并与外框10处于同一平面。套筒12贯穿于横梁11,套筒12的中心线垂直于外框10所在的平面。第一导轨13开设于第一外框100靠近横梁11的表面,横梁11通过第一导轨13与第一外框100连接并沿第一外框100滑动。限位板14垂直于外框10所在的平面。第二导轨15开设于第二外框102靠近限位板14的表面,限位板14通过第二导轨15与第二外框102连接并沿第二外框102滑动。至少两个拉伸部16分别位于第一外框100上,拉伸部16一端与第一外框100连接,另一端悬挂有卡板160。上述预留钢筋校正装置1在使用时,先根据预制墙体2的截面尺寸,通过第二导轨15调节限位板14与第二外框102的连接位置,使外框10限位在所要调节的墙体2之上,再根据墙体2外伸的预留钢筋20的位置,通过第一导轨13调节横梁11与第一外框100的连接位置并固定,使得外露的预留钢筋20正对套筒12,然后将拉伸部16端部悬挂的卡板160设置在下部墙体2的端部,最后拉紧拉伸部16,使得预留钢筋20穿过套筒12,进而完成对预留钢筋20的校正。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外框10为长方形结构,宽边为第一外框100,长边为第二外框102。在本实施例中,外框10的截面为槽钢。在第一外框100和第二外框10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导轨13和第二导轨15,使得横梁11可以通过第一导轨13在第一外框100上移动,进而使得横梁11的位置可以根据预制墙体2上预留钢筋20的位置进行调节。限位板14可以通过第二导轨15在第二外框102上移动,使得限位板14的位置可以根据预制墙体2的截面尺寸进行调节,进而使得预留钢筋校正装置1适用于不同截面尺寸的预制墙体2。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横梁11在第一外框100上滑动是通过第一导轨13实现的。在本实施例,第一外框100包括远离横梁11的上表面和靠近横梁11的下表面,第一导轨13为开设在第一外框100的下表面的凹槽。其中,第一导轨13是沿第一外框100的长度方向延伸。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预留钢筋校正装置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留钢筋校正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0),包括沿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外框(100)和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外框(102);横梁(11),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外框(100)上,并与所述外框(10)处于同一平面,套筒(12),贯穿于所述横梁(11),所述套筒(12)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外框(10)所在的平面;第一导轨(13),开设于所述第一外框(100)靠近所述横梁(11)的表面,所述横梁(11)通过所述第一导轨(13)与所述第一外框(100)连接并沿所述第一外框(100)滑动;限位板(14),垂直于所述外框(10)所在的平面;第二导轨(15),开设于所述第二外框(102)靠近所述限位板(14)的表面,所述限位板(14)通过所述第二导轨(15)与所述第二外框(102)连接并沿所述第二外框(102)滑动;至少两个拉伸部(1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外框(100)上,所述拉伸部(16)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框(100)连接,另一端悬挂有卡板(1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留钢筋校正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0),包括沿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外框(100)和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外框(102);横梁(11),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外框(100)上,并与所述外框(10)处于同一平面,套筒(12),贯穿于所述横梁(11),所述套筒(12)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外框(10)所在的平面;第一导轨(13),开设于所述第一外框(100)靠近所述横梁(11)的表面,所述横梁(11)通过所述第一导轨(13)与所述第一外框(100)连接并沿所述第一外框(100)滑动;限位板(14),垂直于所述外框(10)所在的平面;第二导轨(15),开设于所述第二外框(102)靠近所述限位板(14)的表面,所述限位板(14)通过所述第二导轨(15)与所述第二外框(102)连接并沿所述第二外框(102)滑动;至少两个拉伸部(1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外框(100)上,所述拉伸部(16)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框(100)连接,另一端悬挂有卡板(1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钢筋校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2)的端部设有导入部(120),所述导入部(120)的直径自所述套筒(12)的端部逐渐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钢筋校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套筒(12)均匀设置在所述横梁(11)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钢筋校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13)为开设于所述第一外框(100)的凹槽,所述第一导轨(13)的形状与所述横梁(11)的端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横梁(11)的端部内嵌于所述第一导轨(13)并沿所述第一导轨(13)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林黄玉林武大伟杜晓燕金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