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吸油金属的凸模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427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吸油金属的凸模润滑结构,它包括凸模(1)与上模座(2),凸模(1)的顶表面设置有条形槽(5)和T形槽(6),条形槽(5)内设置有自吸油金属(7),所述的T形槽(6)的纵向槽内设置有垫块(8),弧形槽(9)的弧面上开设有贯通自吸油金属(7)的小孔(10),垫块(8)的另一侧与T形槽(6)横向槽之间抵压有压缩弹簧(11),垫块(8)在压缩弹簧(11)作用下垫块(8)上的弧形槽(9)抵靠于导向柱(4)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节省润滑油用量、无需手动加润滑油、延长凸模使用寿命。

A lubricating structure of Punch Based on self suction met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nch lubrication structure based on the self absorbing metal, which comprises a punch (1) and the upper die seat (2), punch (1) the top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strip groove (5) and T (6), a bar shaped groove groove (5) is arranged in the self metal oil (7), the T groove (6) of the longitudinal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cushion block (8), (9) the arc arc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metal (7) through the self suction holes (10), block (8) on the other side and the T groove (6) between the transverse grooves pressed against a compression spring (11), block (8) in compression spring (11)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cushion block (8) on an arc-shaped groove (9) against the guide column (4).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lubricating oil is saved, the lubricating oil is not needed to be manually added,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unch is prolo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自吸油金属的凸模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凸模自润滑结构的
,特别是一种基于自吸油金属的凸模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和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弯折、落料、成孔等都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包括上模架、下模架、上模座、下模座、凹模和凸模,上模座安装于上模架下方,上模座下方安装有凸模,下模座安装于下模架上方,下模座上方安装有凹模,其中上模座与凸模通过螺钉连接,上模座与凸模之间还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下端部固定于下模座上,上模座可沿着导向柱做上下直线运动。工作时,将压机与上模架连接,再将待加工工件放置于凹模上,压机启动带动上模架向下运动,凸模向下运动并与凹模配合,最终实现将工件加工成产品。润滑凸模也是每次保养不可或缺的操作,其操作是在上模座与凸模之间手动填入一层润滑油,润滑油便可与导向柱接触,实现了凸模的润滑。然而,润滑油会朝各个方向运动,时常出现润滑油从上模座与凸模的缝隙中流出,不仅影响了周围工作环境,还造成了润滑油的浪费。当润滑油不足时,需拆下螺钉以将上模座与凸模分离,分离后才能进行填加新润滑油,这种操作无疑是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效率也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节省润滑油用量、无需手动加润滑油、延长凸模使用寿命的基于自吸油金属的凸模润滑结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自吸油金属的凸模润滑结构,它包括凸模与上模座,凸模与上模座之间连接有螺钉,凸模与上模座之间还安装有导向柱,所述的凸模的顶表面设置有条形槽和T形槽,所述的条形槽内设置有自吸油金属,所述的T形槽的纵向槽内设置有垫块,垫块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弧面上开设有贯通自吸油金属的小孔,所述的垫块的另一侧与T形槽横向槽之间抵压有压缩弹簧,垫块在压缩弹簧作用下垫块上的弧形槽抵靠于导向柱上。所述的小孔直径为0.5~0.6mm。所述的垫块的另一侧固连有导向块,所述的导向块设置于T形槽横向槽内。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一端抵压于导向块上,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压于T形槽横向槽底部。所述的T形槽的横向槽与条形槽连通。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节省润滑油用量、无需手动加润滑油、延长凸模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垫块的主视图;图4为垫块的俯视图;图5为垫块的左视图;图中,1-凸模,2-上模座,3-螺钉,4-导向柱,5-条形槽,6-T形槽,7-自吸油金属,8-垫块,9-弧形槽,10-小孔,11-压缩弹簧,12-导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5所示,一种基于自吸油金属的凸模润滑结构,它包括凸模1与上模座2,凸模1与上模座2之间连接有螺钉3,凸模1与上模座2之间还安装有导向柱4,所述的凸模1的顶表面设置有条形槽5和T形槽6,T形槽6的横向槽与条形槽5连通,所述的条形槽5内设置有自吸油金属7,自吸油金属7为泡沫铜。如图3~5所示,所述的T形槽6的纵向槽内设置有垫块8,垫块8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9,弧形槽9的弧面上开设有贯通自吸油金属7的小孔10,小孔10直径为0.5~0.6mm,所述的垫块8的另一侧与T形槽6横向槽之间抵压有压缩弹簧11,垫块8在压缩弹簧11作用下垫块8上的弧形槽9抵靠于导向柱4上。所述的垫块8的另一侧固连有导向块12,所述的导向块12设置于T形槽6横向槽内;所述的压缩弹簧11的一端抵压于导向块12上,压缩弹簧11的另一端抵压于T形槽6横向槽底部。所述的润滑结构基于自吸油金属润滑凸模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将自吸油金属7浸入盛装有润滑油的储槽内,自吸油金属7在自吸力作用下吸收润滑油,随将自吸油金属7安装于条形槽5内,实现自吸油金属的装配;所述的自吸油金属7具有吸油效果的特点,能够将润滑油集中于其上,从而有效避免了润滑油会朝各个方向运动而出现润滑油从上模座2与凸模1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优化了周围工作环境,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降低了润滑成本。S2、垫块的安装,先将垫块8放置于凸模1的T形槽6纵向槽内,随后将压缩弹簧11安放于T形槽6横向槽与垫块8之间,保证小孔10一端被自吸油金属7接触,从而实现了垫块的安装;S3、凸模与上模座,将凸模1与上模座2经螺钉3连接,连接后将导向柱4安装于上模座2和凸模1之间,保证垫块8在压缩弹簧11弹力作用下,垫块8的弧形槽9抵靠于导向柱4上,从而实现凸模与上模座的装配;S4、凸模的润滑,当凸模1沿着导向柱4做反复上下运动时,由于垫块8被导向柱4长期磨损,垫块8与导向柱4出现间隙而形成局部真空,自吸油金属7上的润滑油由于毛细空化瞬间经小孔10注射到导向柱4上,润滑油又沿着导向柱4分布到凸模1与导向柱4的接触处,从而实现了整个凸模的润滑,与此同时垫块8在压缩弹簧11弹力作用下再次抵靠于导向柱4上,实现了自动补偿间隙。因此,只要出现由磨损形成的局部真空,即可瞬间实现由自吸油金属自动向凸模注射润滑油,无需人工加润滑油,极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由于补油迅速,可以避免导向柱4与凸模1之间发生干摩擦,有效延长了凸模和导向柱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自吸油金属的凸模润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自吸油金属的凸模润滑结构,它包括凸模(1)与上模座(2),凸模(1)与上模座(2)之间连接有螺钉(3),凸模(1)与上模座(2)之间还安装有导向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1)的顶表面设置有条形槽(5)和T形槽(6),所述的条形槽(5)内设置有自吸油金属(7),所述的T形槽(6)的纵向槽内设置有垫块(8),垫块(8)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9),弧形槽(9)的弧面上开设有贯通自吸油金属(7)的小孔(10),所述的垫块(8)的另一侧与T形槽(6)横向槽之间抵压有压缩弹簧(11),垫块(8)在压缩弹簧(11)作用下垫块(8)上的弧形槽(9)抵靠于导向柱(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吸油金属的凸模润滑结构,它包括凸模(1)与上模座(2),凸模(1)与上模座(2)之间连接有螺钉(3),凸模(1)与上模座(2)之间还安装有导向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1)的顶表面设置有条形槽(5)和T形槽(6),所述的条形槽(5)内设置有自吸油金属(7),所述的T形槽(6)的纵向槽内设置有垫块(8),垫块(8)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9),弧形槽(9)的弧面上开设有贯通自吸油金属(7)的小孔(10),所述的垫块(8)的另一侧与T形槽(6)横向槽之间抵压有压缩弹簧(11),垫块(8)在压缩弹簧(11)作用下垫块(8)上的弧形槽(9)抵靠于导向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安杨翠刚周强曾光俊刘小华刘孝强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