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庆寿专利>正文

透气、保湿食用菌栽培袋的塑料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659263 阅读:4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栽培袋的塑料配方,以超微细的填料容入树脂中进行改性处理,以不加或尽量少加偶联剂使树脂与填料相容不充分而产生的微孔与裂隙,当压延或吹塑拉伸成薄膜后具有透气、调氧、保水、防杂菌入侵等特性,还有加速老化易降解的功能,该塑料配方还可用于地膜、食品、医药用薄膜,包装袋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配方,尤其是具有透气、保湿功效的食用菌栽培袋的塑料配方。食用菌生产在日常副食品供应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重视。由于食用菌可食可补可药的特性,发展食用菌已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现有技术中,食用菌的栽培以香菇为例,其工艺生产流程为:原料准备、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菌袋发菌、脱袋排场、转色与出菇管理等项技术环节。其间的原料准备,包括要准备好塑料袋,以便将培养料装进塑料袋进行培育。一般的技术文献,包括《食用菌栽培手册》对塑料袋的技术要求是指使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若需高温灭菌的则使用聚丙烯塑料。纵观食用菌生产行业及食用菌栽培袋生产行业,多是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树脂(HDPE)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或聚丙烯(PP)树脂纯料进行吹塑制袋的。也有添加少量的填料、润滑剂等助剂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加工工艺性能或降低成本,但对其性能没有质的改变。现有技术中,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树脂制作的食用菌栽培袋虽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如:耐冲击性,耐热性,但对食用菌栽培所营造的环境并不是理想的环境,因现有技术中食用菌接种后在菌袋发菌的过程,是在密不透气的状态中进行的。若不密封,与空气接触就可能会有杂菌入侵及水份会蒸发而降低产量。菌丝的生长发育也要呼吸,要调氧、增氧、-->排出二氧化碳,要保持合适的氧气、水份、湿度、温度才利于菌丝的发育生长。在现有技术中,接种后的一定时期要对密封的培育袋中补充氧气,如《食用菌栽培手册》介绍,“在菌穴菌丝向四周扩散蔓延5厘米后,用针扎刺进行微孔补氧”。以后还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扎刺补氧,直至割袋脱袋,要花较大的人力、时间、精力,尤其是要掌握扎刺的时机、位置与数量,扎刺还只是局部补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合食用菌生长的栽培袋的塑料配方,用该塑料配方制作的食用菌栽培袋具有很细微的孔洞裂隙、能缓慢透气,让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通过,又能防止水份的蒸发,达到增氧、保水、保湿效果,还能阻止空气中的杂菌入侵培育料中,利于食用菌的生长栽培,提高产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在树脂中,包括HDPE或/和LLDPE或/和PP等树脂中,添加适量的超微细CaCO3。众所周知在塑料配方中,在树脂中添加CaCO3是最常用的填料改性配方,其间为使树脂与无机物填料相容,需加适量的偶联剂,使之充分或完全相容,这是常识。而本专利技术则反其道而行之,是尽量少加或不加偶联剂,使树脂与无机物相容不充分、不完全,这在其他塑料制品的配方中是忌悔的,不宜的。而本专利技术则利用其不相容性或相容不充分而产生无数极细微的小孔、小裂隙达到透气、调氧、保湿的目的。尤其是在将此塑料组方热熔吹塑或压延拉伸成薄膜后,其透气保水性能会更明显。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塑料组方中包括有树脂组分(A)、填料(B)偶联剂(C);-->树脂组分(A)为:(i)HDPE,即高密度低压聚乙烯,或/和(ii)LLDPE,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或/和(iii)PP,即聚丙烯;树脂组分(A)占总重量的60~90%;优选方案为75~82%。填料(B)为:(i)超微细碳酸钙,粒径<0.00002mm,或(ii)超微细碳酸钙和滑石粉的组合;填料(B)占树脂组合(A)和填料(B)总重量的5~40%;优选方案为8~13%。偶联剂(C)为铝酸脂类偶联剂;偶联剂(C)占填料(B)重量的0~0.4%,优选方案为0~0.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根据上述的塑料配方,添加润滑剂、光亮剂等助剂以提高吹塑制袋的工艺性能,尤其是添加2.5~3.5%的硬脂酸类外润滑剂与1.8~2.5%高分子蜡内润滑剂及0.8~1.2%亚乙基双硬脂酰胺(EBS)的光亮剂,能消除因少加或不加偶联剂使相容不充分造成粘模、表面粗糙等缺陷。本专利技术中,组方(A)可以选择一种、两种或三种树脂组合而成,是根据不同的食用菌栽培的工艺要求而选择的,如在常压下蒸煮灭菌则可用HDPE或/和LLDPE;若在高温高压下灭菌则要用PP;也可以以HDPE为主,添加少量的PP或/和LLDPE。填料(B)为超微细碳酸钙、粒径应<0.00002mm,也可以是超微细-->碳酸钙和滑石粉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中选用的填料(B),当加入量取靠近下限时可不加偶联剂;在保证使用强度的基础上,当填料(B)取中限、上限时,可加少量偶联剂,使填料(B)与树脂仅部分相容,或相容不充分。由于填料(B)的颗粒间没有被树脂完全包容,存有孔隙、裂隙,尤其是将此塑料组方热熔吹塑或压延拉伸成薄膜后,能让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通过,为培育袋内的菌丝生长增氧、调氧,又不易让培育袋内的水气散发,达到增氧调氧、保水保湿的效果,由于微孔较细能阻止空气中的杂菌入侵,更利于食用菌的生长栽培,提高产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配方中,若加入CaCO3投入量的5~20%的活性炭微粉,因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对阻止杂菌入侵的效果更佳,还为有些食用菌发菌的前期要避光提供更加理想的环境。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配方,不仅可作为食用菌栽培袋的塑料配方,还可作为农用地膜、大棚薄膜及食品、医药用品等包装袋领域的塑料配方,这些薄膜塑料制品多为短期一次性使用、溶入大自然后造成白色污染较现有塑料薄膜制品有所缓解。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塑料配方,因树脂与填料相容不充分,塑料制品使用后被遗弃,在光、热、水、空气、机械的作用下,细微的CaCO3易从树脂中脱落,能在较短期中老化,降解,故对环境保护更有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气保湿食用菌栽培袋塑料配方具有增氧、调氧、保水保湿、阻止杂菌入侵提高产量的功效优点,该配方还可应用于薄膜,塑料包装袋领域,也有同样的功效。使用后的废弃物有短期老化易降解的性能,更利于环境保护。-->以下所述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在这些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份数或百分比均按重量计。实施例1HDPE  60kg    CaCO3  40kg    偶联剂  0.16kg实施例2HDPE  90kg    CaCO3  10kg实施例3HDPE  80kg    CaCO3  20kg    偶联剂  0.04kg实施例4LLDPE 62kg    CaCO3  38kg    偶联剂  0.07kg实施例5LLDPE 88kg    CaCO3  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栽培袋的塑料配方,包括树脂组方(A)、填料(B)、偶联剂(C),其特征在于:树脂组分(A)为 (i)HDPE,即高密度低压聚乙烯,或/和(ii)LLDPE,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或/和(iii)PP,即聚丙烯;填料(B)为(i)超微细碳酸钙,粒径<0.00002mm,或(ii)超微细碳酸钙和滑石粉的组合;偶联剂(C)为铝酸脂类偶联剂;填料(B)占树脂组合(A)和填料(B)总重量的5~40%;偶联剂(C)占填料(B)重量的0~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栽培袋的塑料配方,包括树脂组方(A)、填料
(B)、偶联剂(C),其特征在于:树脂组分(A)为
(i)HDPE,即高密度低压聚乙烯,或/和
(ii)LLDPE,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或/和
(iii)PP,即聚丙烯;
填料(B)为
(i)超微细碳酸钙,粒径<0.00002mm,或
(ii)超微细碳酸钙和滑石粉的组合;
偶联剂(C)为铝酸脂类偶联剂;
填料(B)占树脂组合(A)和填料(B)总重量的5~40%;
偶联剂(C)占填料(B)重量的0~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配方,其特征在于:
填料(B)占树脂组合(A)和填料(B)总重量的8~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寿
申请(专利权)人:朱庆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