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2179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表面均设有螺纹,第二空心管外表面设有螺纹,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径大于第二空心管的外径,第二空心管能通过螺纹分别旋入至第一空心管或第三空心管内。第二空心管外表面设有螺纹,与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表面设置的螺纹配合,从而方便第二空心管能够旋入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调节整体长度,从而调节并固定穿刺套管针进针深度,随后迅速将穿刺套管针刺入,以达到穿刺套管针一次进针即可到达目标深度的目的。

Percutaneous needle holder for lung pun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ercutaneous lung puncture trocar position fixer, comprising a first hollow tube are connected in turn, second hollow tubes and third hollow tubes, the first third hollow hollow tube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ube are provided with screw thread, second hollow tube out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thread, the first hollow pipe and third hollow pipe diameter greater than second hollow tube diameter, second hollow tube through screw threads are respectively screwed into the hollow tube to the first or third hollow tube. Second hollow tube out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screw thread first with hollow tube and the hollow tube third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hollow tube, which is convenient to second can be rotated into the first hollow tube and the hollow tube third, adjust the overall length, thereby regulating and fixing trocar needle depth, then quickly puncture needle is inserted into the casing, to achieve a trocar needle to reach the target depth of purp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
技术介绍
肺癌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中央型肺癌可通过气管镜取活检来明确诊断,而周围型肺癌由于生长部位靠近周边,故往往气管镜下不能发现目标病灶,盲检较难获得满意的组织病理学标本。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是在CT引导下,用细针刺入病变局部,抽取部分细胞或组织,再将这些病变细胞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其中,经皮穿刺肺活检操作过程简单,诊断率高,若定位准确,操作方法正确,组织病理学和涂片细胞学检查可在短时间内报告结果,恶性肿瘤基本上均能做出明确诊断。现许多大型医院已常规开展该项技术,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经皮肺穿刺套管针虽标有刻度及附有塑料定位器,但该塑料定位器并不能完全固定在套管针上,仅能作为标记使用。穿刺时因每个病人的皮肤、皮下脂肪及肌肉厚度均不一样,故较难把握穿刺力度,一次性将穿刺套管针刺入所需长度。如果穿刺时施加外力稍过大,该塑料定位器即会发生移位,导致穿刺套管针进入肺内深度过深,偏离目标病灶,造成出血、气胸等并发症,并易导致穿刺失败,不能获得满意组织学及细胞学标本,如果穿刺力度稍小,又会导致穿刺套管针未达到目标病灶,需多次调整穿刺套管针深度,临床上甚至需多次重复穿刺。而经皮穿刺肺活检本身就是一种有创伤的检查手段,有发生气胸、出血、栓塞、针道种植和感染的危险,因此严格精确定位,减轻病人创伤及痛苦,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能够精确定位,减少创伤及痛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包括: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其中,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表面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二空心管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空心管的外径,所述第二空心管能通过所述螺纹分别旋入至所述第一空心管或第三空心管内。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中,所述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及第三空心管的长度范围均为2mm~4mm。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中,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的内径范围均为1.7mm~2mm。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中,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的外径范围均为2.1mm~2.6mm。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中,所述第二空心管的外径范围为1.4mm~1.7mm。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中,所述第二空心管的内径范围为1.2mm~1.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第二空心管外表面设有螺纹,与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表面设置的螺纹配合,从而方便第二空心管能够旋入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调节整体长度,从而调节并固定穿刺套管针进针深度,随后迅速将穿刺套管针刺入,以达到穿刺套管针一次进针即可到达目标深度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
技术介绍
所述,为了可以更精确地固定穿刺套管针进入的深度,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用于经皮穿刺肺活检,尤其适用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经CT测量皮肤至靶病灶距离后,固定穿刺套管针位置,一次性到达所需进针深度,有利于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操作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具体的,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空心管10、第二空心管20和第三空心管30,其中,所述第一空心管10和第三空心管30内表面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二空心管20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一空心管10和第三空心管30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空心管20的外径,所述第二空心管20能通过所述螺纹分别旋入至所述第一空心管10或第三空心管30内。常用的经皮穿刺肺活检针的穿刺针直径为1.2mm,长度为15cm,穿刺套管针直径为1.6mm,长度为12cm。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心管10、第二空心管20及第三空心管30的长度范围均为2mm~4mm,优选为3mm,整体长度为9mm;所述第一空心管10和第三空心管20的内径范围均为1.7mm~2mm,优选为1.8mm;所述第一空心管10和第三空心管30的外径范围均为2.1mm~2.6mm,优选为2.2mm;所述第二空心管20的外径范围为1.4mm~1.7mm,优选为1.7mm;所述第二空心管的内径范围为1.2mm~1.4mm,优选为1.3mm。具体的,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由总长度为9cm的三节粗细不等的空心塑料管连接而成,其第一空心管10和第三空心管30两段均为长3cm,内径1.8mm,外径2.2mm,内表面带有凹进螺纹的粗管,中段的第二空心管20为长3cm,内径1.3mm,外径1.7mm,外表面带有凸出螺纹的细管,三节空心塑料管可通过相互连接组合后并旋转来调节固定器总长度,其可调节范围为3cm至9cm。使用时,首先根据胸部CT明确靶病灶的位置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确定患者体位及进针部位。将体表定位器置于初步确定的进针部位,胸部CT扫描,选取体表位置作为进针点,测量好由此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表面皮肤及肌肉组织,不突破胸膜腔,再次行胸部CT扫描确认进针方向和深度,选取合适肺活检针,嘱患者屏气后,根据定位角度和深度迅速将肺活检针所对应的穿刺套管针刺入并酌情调整。当穿刺套管针的针尖位于病灶边缘内侧时即可行活检。只需要在穿刺套管针刺入皮肤前,根据CT测量出来的穿刺针所需进针深度,旋转调节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的总长度,然后将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由穿刺套管针针尖处自下而上推送至穿刺套管针顶部,从而调节并固定穿刺套管针进针深度,随后迅速将穿刺套管针刺入,以达到穿刺套管针一次进针即可到达目标深度的目的。综上,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中,第二空心管外表面设有螺纹,与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表面设置的螺纹配合,从而方便第二空心管能够旋入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其中,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表面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二空心管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空心管的外径,所述第二空心管能通过所述螺纹分别旋入至所述第一空心管或第三空心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其中,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表面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二空心管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空心管的外径,所述第二空心管能通过所述螺纹分别旋入至所述第一空心管或第三空心管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肺穿刺套管针位置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及第三空心管的长度范围均为2mm~4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成红施敏骅余勇徐跃华杜紫燕钟安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