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9088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其养殖模式是:第一茬在4月底将抱卵蟹放入育苗区,培养大规格苗种,到7月底至8月初转移至养殖区,去雄留雌,养殖到250‑350克/只的成品膏蟹,在次年1‑2月上市;第二茬在8月初将第二批抱卵蟹放入育苗区,培养大规格苗种,11月以后对育苗区保温,助幼蟹过冬,至次年4月中旬转移到养殖区,雌雄混养,养殖到150‑200克/只的成品肉蟹,从6月份开始捕大留小,持续至7月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填补了5月至8月间三疣梭子蟹的供应空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高池塘的利用率,相同面积的养殖池塘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Three crab breeding method of two crops a yea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reeding method of three crab two times a year, the cultivation pattern is: at the end of April will be the first crop of berried crab in nursery areas, cultivation of large seedlings, by the end of July to early August transferred to the farming area, leaving farming to 250 female emasculation, 350 grams / only finished crab the following year, in 1 listed in February; second crop in early August will be the second batch of berried crab in the nursery areas, cultivating large seedlings, nursery areas on November after heat preservation, help young crabs in winter to mid April the following year transferred to the breeding area, male and female polyculture farming to 150 to 200 g / only finished Hardshell Crab. From June began to catch the big small, continued until the end of July. Breed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from May to August three to fill the crab supply gap,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umers; at the same time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pond, the same area of the pond can obtain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到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三疣梭子蟹是中国水产养殖重要品种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近年来随着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池塘养殖业发展迅猛,2014年全国养殖面积已达50万亩,产量11.9万吨。目前,三疣梭子蟹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4月底至5月初育苗,原塘养殖,春节前后(1-3月)捕捞上市;另一种是在5月底至6月初期间购买蟹苗,养殖至春节前后(1-3月)上市。上述的养殖方法为一年一茬,销售时间集中而且短暂,因此需要通过捕捞野生梭子蟹来填补市场的需求。但随着国家对渔业资源保护力度的逐年加强,禁渔期会越来越长。2017年,三疣梭子蟹的休渔期为5月1日至8月1日,在此期间不能捕捞野生梭子蟹。因此在5月至8月间,无论是野生蟹还是养殖蟹,市场上都难以买到,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一年一茬的养殖方式,养殖池塘会有空置期,不可避免的造成养殖池塘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填补5月至8月间消费者对三疣梭子蟹的需求,并提高池塘的利用率,以获取更高的养殖效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Ⅰ)养殖模式:第一茬:在4月底将抱卵蟹放入育苗区,培养大规格苗种,到7月底至8月初转移至养殖区,去雄留雌,养殖到250-350克/只的成品膏蟹,在次年1-2月上市;第二茬:在8月初将第二批抱卵蟹放入育苗区,培养大规格苗种,11月以后对育苗区保温,助幼蟹过冬,至次年4月中旬转移到养殖区,雌雄混养,养殖到150-200克/只的成品肉蟹,从6月份开始捕大留小,持续至7月底;(Ⅱ)池塘准备:选取潮流通畅、无污染、盐度为23~27、沙泥底或泥沙底、设进、排水闸及拦网、面积大于10亩的养殖池塘,清除池底的淤泥,并用漂白粉消毒;在所述养殖池塘内分育苗区与养殖区两片区域,所述育苗区与养殖区通过公共埂隔开,所述公共埂上设有连通育苗区与养殖区的自动转苗装置;所述育苗区与养殖区的面积比为1:6至1:8;所述育苗区配有可拆卸的温棚;所述养殖池塘的四周及公共埂上覆盖塑料光滑板;所述育苗区与养殖区的中央为平台,四周为深沟,所述平台上设置隐蔽物,所述深沟中设曝气装置,所述平台处水深0.3~0.4米,所述深沟处水深1.5米以上。所述自动转苗装置包括喇叭口网筒,所述喇叭口网筒的大头连通育苗区、小头连通养殖区,所述喇叭口网筒的小头上设有指向养殖区的倒须结构;所述大规格苗种由育苗区转移至养殖区由自动转苗装置自动完成:利用蟹钻穴的习性引诱蟹进入喇叭口网筒,运用夜间灯光引诱与饵料引诱技术,完成自动转苗;所述夜间灯光引诱技术,即于夜间在喇叭口网筒旁悬挂一盏灯,利用蟹的趋光习性,吸引梭子蟹穿过喇叭口网筒;所述饵料引诱技术,即在转苗期间,停止在育苗区投喂,在所述养殖区中喇叭口网筒附近位置多投饵料,吸引梭子蟹穿过喇叭口网筒;所述喇叭口网筒的大头处设有闸板或网板,自动转苗期间不放置闸板与网板,第二茬养殖对育苗区保温期间放置闸板,其余时间放置网板。所述第一茬养殖的去雄留雌步骤如下,在梭子蟹可用肉眼分辨性别时,选择晴天晚上19~20时在养殖区的岸边吊起白炽灯,以灯光引诱幼蟹聚集,再用网兜捕捞后放入水盆中,挑出雄蟹,将全部雌蟹与部分雄蟹按6:1的比例重新放入养殖区中。所述育苗区内的抱卵蟹按育苗区面积以10只/亩的数量投放。4月初,在所述养殖区投放规格整齐的缢蛏苗,缢蛏苗壳长1.5厘米,亩投放量50千克。对应所述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模式,在8月初与次年4月下旬,分两次在所述养殖区中投入日本对虾苗,亩投放量分别为1.8万尾与2.5万尾,日本对虾起捕时间分别为12月中旬与次年7月中下旬。所述隐蔽物为若干带有一个侧面敞口的方形筐,所述方形筐的侧面敞口朝向一致、均匀布置在平台上;所述育苗区中的方形筐密度大、规格小,所述养殖区中的方形筐密度小、规格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养殖池塘分成育苗区与养殖区两部分,将原本较长的养殖周期分成两个养殖阶段,使三疣梭子蟹在养殖区的养殖时间缩短为4~6个月,而通过温棚对育苗区保温,可使得第二茬养殖中的幼蟹顺利过冬,这都为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提供了保证;该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填补了5月至8月间三疣梭子蟹的供应空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高池塘的利用率,相同面积的养殖池塘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养殖池塘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养殖池塘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转苗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隐蔽物的示意图。育苗区A、养殖区B、公共埂1、自动转苗装置2、温棚3、平台4、深沟5、喇叭口网筒6、倒须结构7、闸板8、网板9、隐蔽物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的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主要技术点如下。(Ⅰ)养殖模式:第一茬:在4月底将抱卵蟹放入育苗区,培养大规格苗种,到7月底至8月初转移至养殖区,去雄留雌,养殖到250-350克/只的成品膏蟹,在次年1-2月上市;第二茬:在8月初将第二批抱卵蟹放入育苗区,培养大规格苗种,11月以后对育苗区保温,助幼蟹过冬,至次年4月中旬转移到养殖区,雌雄混养,养殖到150-200克/只的成品肉蟹,从6月份开始捕大留小,持续至7月底。本实施例中,所述育苗区A内的抱卵蟹按育苗区A面积以10只/亩的数量投放,而大规格苗种约50克/只。本实施例的养殖方法,将养殖池塘分成育苗区与养殖区两部分,将原本较长的养殖周期分成两个养殖阶段,使三疣梭子蟹在养殖区的养殖时间缩短为4~6个月,而通过对育苗区保温,可使得第二茬养殖中的幼蟹顺利过冬,这都为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提供了保证;该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填补了5月至8月间三疣梭子蟹的供应空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高池塘的利用率,相同面积的养殖池塘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Ⅱ)池塘准备:选取潮流通畅、无污染、盐度为23~27、沙泥底或泥沙底、设进、排水闸及拦网、面积大于10亩的养殖池塘,清除池底的淤泥,并用漂白粉消毒;在所述养殖池塘内分育苗区A与养殖区B两片区域,所述育苗区A与养殖区B通过公共埂1隔开,所述公共埂1上设有连通育苗区A与养殖区B的自动转苗装置2;所述育苗区A与养殖区B的面积比为1:6至1:8;所述育苗区A配有可拆卸的温棚3;所述养殖池塘的四周及公共埂1上覆盖塑料光滑板;所述育苗区A与养殖区B的中央为平台4,四周为深沟5,所述平台4上设置隐蔽物,所述深沟5中设曝气装置,所述平台4处水深0.3~0.4米,所述深沟5处水深1.5米以上。本实施例的养殖池塘一般需要较大的养殖面积,这样才能获得规模效益,以降低养殖成本。养殖池塘除了前期需要清淤消毒外,在每一茬养殖的间隔期,也需要进行清淤消毒。本实施例的育苗区A与养殖区B通过公共埂1隔开,相互间距离近,便于育苗区A与养殖区B之间的转苗,而养殖池塘的四周及公共埂1上覆盖塑料光滑板用以防止蟹逃跑和两养殖池塘中的蟹混合。本实施例的育苗区A选择避风、向阳且靠近进水闸的位置,利于育苗区A的保温与水质调控。本实施例的温棚3包括棚架、棚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Ⅰ)养殖模式:第一茬:在4月底将抱卵蟹放入育苗区,培养大规格苗种,到7月底至8月初转移至养殖区,去雄留雌,养殖到250‑350克/只的成品膏蟹,在次年1‑2月上市;第二茬:在8月初将第二批抱卵蟹放入育苗区,培养大规格苗种,11月以后对育苗区保温,助幼蟹过冬,至次年4月中旬转移到养殖区,雌雄混养,养殖到150‑200克/只的成品肉蟹,从6月份开始捕大留小,持续至7月底;(Ⅱ)池塘准备:选取潮流通畅、无污染、盐度为23~27、沙泥底或泥沙底、设进、排水闸及拦网、面积大于10亩的养殖池塘,清除池底的淤泥,并用漂白粉消毒;在所述养殖池塘内分育苗区(A)与养殖区(B)两片区域,所述育苗区(A)与养殖区(B)通过公共埂(1)隔开,所述公共埂(1)上设有连通育苗区(A)与养殖区(B)的自动转苗装置(2);所述育苗区(A)与养殖区(B)的面积比为1:6至1:8;所述育苗区(A)配有可拆卸的温棚(3);所述养殖池塘的四周及公共埂(1)上覆盖塑料光滑板;所述育苗区(A)与养殖区(B)的中央为平台(4),四周为深沟(5),所述平台(4)上设置隐蔽物(10),所述深沟(5)中设曝气装置,所述平台(4)处水深0.3~0.4米,所述深沟(5)处水深1.5米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Ⅰ)养殖模式:第一茬:在4月底将抱卵蟹放入育苗区,培养大规格苗种,到7月底至8月初转移至养殖区,去雄留雌,养殖到250-350克/只的成品膏蟹,在次年1-2月上市;第二茬:在8月初将第二批抱卵蟹放入育苗区,培养大规格苗种,11月以后对育苗区保温,助幼蟹过冬,至次年4月中旬转移到养殖区,雌雄混养,养殖到150-200克/只的成品肉蟹,从6月份开始捕大留小,持续至7月底;(Ⅱ)池塘准备:选取潮流通畅、无污染、盐度为23~27、沙泥底或泥沙底、设进、排水闸及拦网、面积大于10亩的养殖池塘,清除池底的淤泥,并用漂白粉消毒;在所述养殖池塘内分育苗区(A)与养殖区(B)两片区域,所述育苗区(A)与养殖区(B)通过公共埂(1)隔开,所述公共埂(1)上设有连通育苗区(A)与养殖区(B)的自动转苗装置(2);所述育苗区(A)与养殖区(B)的面积比为1:6至1:8;所述育苗区(A)配有可拆卸的温棚(3);所述养殖池塘的四周及公共埂(1)上覆盖塑料光滑板;所述育苗区(A)与养殖区(B)的中央为平台(4),四周为深沟(5),所述平台(4)上设置隐蔽物(10),所述深沟(5)中设曝气装置,所述平台(4)处水深0.3~0.4米,所述深沟(5)处水深1.5米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苗装置(2)包括喇叭口网筒(6),所述喇叭口网筒(6)的大头连通育苗区(A)、小头连通养殖区(B),所述喇叭口网筒(6)的小头上设有指向养殖区(B)的倒须结构(7);所述大规格苗种由育苗区(A)转移至养殖区(B)由自动转苗装置(2)自动完成:利用蟹钻穴的习性引诱蟹进入喇叭口网筒(6),运用夜间灯光引诱与饵料引诱技术,完成自动转苗;所述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杰许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