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897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通信与信息系统类网络传输技术领域,控制器包括通过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分别采用二层交换机组作为控制器当前业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中二层交换机组和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接口作为管理端,管理端向发送端发送定向指令以控制发送端将对应的以太网业务数据流发送至接收端相应的端口。同时公开了一种针对上述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LACP链路中特定以太网数据的可控性。

A data stream oriented controller based on LACP protocol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rectional flow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of LACP protocol based on data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including the controller through the middle network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sender and the receiver. The transmitter layer 2 switch were used as the controller of the business and the receiver, the sender in the second layer exchange unit and intermediate network devices connected to the interface as a management terminal, the management end to the sender to send directional instructions to control the sending Ethernet corresponding service data stream is sent to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port. A control method for the controller is also disclosed.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specific Ethernet data in the LACP l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与信息系统类网络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大力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数据流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促使以太网终端设备和接入设备的容量越来越大,接口速率也从10Mbps上升到100Mbps,再到目前的1Gbps或更高,因此,接口带宽度在逐步增加,主干网络的容量也在不断扩容。但是由于受到电子技术发展的限制,接口速率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容量需求增长速度。而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则解决了如何增加网络带宽这一难题。LACP协议是通过哈希算法将数据流分送到一个逻辑组的不同的网络接口中,可以根据源MAC、目的MAC、IP地址、TCP/UDP将以太网数据流分类,实现数据的平衡传输,使得多个物理端口形成一个逻辑端口作为数据的传输通道,从而增加了数据带宽,解决了对以太网宽度的需求问题。LACP协议要求两端的物理信号类型相同,两台设备之间可以通过铜线、光纤或者网络设备等进行连接,在大多数情况下,LACP两端的设备中间以网络设备的形式出现,以实现增加距离或者改变数据的传输媒介等目的。但是,通过LACP协议实现增加网络带宽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在于:由于每个物理端口连接着不同的通信设备,要实现对各个端口上的通信设备的管理,需要对数据流在各聚合端口中实现管理数据的重新定向,实现将管理报文发送至相应物理端口的通信设备上,实现对各通信设备的有效管理,同时,不影响以太网数据业务流在各端口的随机分配。因此,急需一种对数据流在各聚合端口中实现管理数据重新定向的机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以对数据流在各聚合端口中实现管理数据重新定向。为实现以上目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包括通过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分别采用二层交换机组作为控制器当前业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中二层交换机组和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接口作为管理端,管理端向发送端发送定向指令以控制发送端将对应的以太网业务数据流发送至接收端相应的端口。进一步地,二层交换机组包括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和第三交换机,第一交换机的物理端口P11与第二交换机的物理端口P21连接,第一交换机的物理端口P12与第三交换机的物理端口P31连接,第二交换机的物理端口P22、第三交换机物理端口P32分别与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第二交换机的物理端口P23与第三交换机物理端口P33之间通过以太网连接,第一交换机的端口P13与计算机连接。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对上述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发送端将待发送以太网数据流按照MAC地址、IP地址或者TCP/UDP端口进行分类,生成与LACP组内各物理端口对应的聚合ID;S2、发送端按照聚合ID,将待发送以太网数据流通过LACP协议随机分发至LACP组内各个物理端口上;S3、管理端向发送端发送指令,该指令携带有需要定向的以太网数据流的MAC地址、IP地址信息;S4、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将需要定向的以太网数据流从整个以太网数据流中抽取出来并通过访问控制表ACL发送至LACP组内各物理端口上;S5、接收端将LACP组内各物理端口接收到的数据作为一个逻辑端口的数据交由第一交换机进行解析处理。进一步地,所述的发送端在LACP组内物理端口数量或状态发生变化时,通过调整聚合ID与LACP组内物理端口的对应关系或更改链路状态,实现数据的均衡传输。进一步地,发送端将待发送以太网数据流的时钟通过HDB3编码设置在数据帧中,并通过光纤发送至接收端。进一步地,关闭所述第二交换机和第三交换机各端口的MAC地址学习功能。进一步地,上述的步骤S5,还包括:在接收到广播数据时,接收端将LACP组内n-1个物理端口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丢弃,保留一个数据包交由第一交换机(1)解析处理,其中,n为LACP组内物理端口数。进一步地,上述的步骤S2,具体包括:第一交换机分别通过第二交换机的物理端口P21、第三交换机的物理端口P21,将以太网数据流发送至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中;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将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流进行相互交换,以通过中间网络设备将LACP数据发送至LACP组内各个物理端口上。进一步地,上述的步骤S4,具体包括: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设置访问控制表ACL,以分别将从第一交换机中接收到的LACP数据直接转发到物理端口P23、物理端口P33中;分别将物理端口P23、物理端口P33中接收到的LACP数据强制转发至物理端口P22、物理端口P23,以对需要定向以太网数据流进行重新定向。进一步地,上述的步骤S5,具体包括: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将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流分别通过物理端口P21、物理端口P31转发至第一交换机的物理端口P1、P2上;第一交换机根据LACP协议将物理端口P1、P2作为一个逻辑端口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LACP协议(LinkAggregationControl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将以太网数据流分发至组内的各个物理端口,实现数据均衡,增加了数据带宽,同时在二层交换机的作用下,将杂乱的以太网数据流中需要定向的数据挑选出来,并通过访问控制表ACL(AccessControlList,访问控制列表)定向到所需物理端口上,实现了指定数据的重新定向化。另外,在接收数据时,将各个物理端口接收到的数据作为同一个逻辑端口的数据进行处理,完成LACP的均衡,实现了LACP链路上指定以太网数据的可控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二层交换机的端口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二层交换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所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包括通过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中间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IP微波等。其中,分别采用二层交换机组作为控制器当前业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中二层交换机组和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接口作为管理端,管理端向发送端发送定向指令以控制发送端将对应的以太网业务数据流发送至接收端相应的端口。其中,交换机的端口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管理端即为RJ45带内管理端口。具体地,二层交换机组将从Gbe或Gigabit端口接收到的以太网数据流通过LACP协议分发到两个上联口,通过中间的两个网络设备IPRdaio传送到对端的交换机上。用户在交换机上指定特定的MAC地址或IP地址,将两个上联口的数据进行交换,传送到正确的网络设备上,使得Gbe或Gigabit端口能够顺畅的管理中间的网络设备IPRdaio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需要实现LACP协议,因此需要一个强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包括通过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分别采用二层交换机组作为控制器当前业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中二层交换机组和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接口作为管理端,管理端向发送端发送定向指令以控制发送端将对应的以太网业务数据流发送至接收端相应的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数据流定向控制器,包括通过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分别采用二层交换机组作为控制器当前业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中二层交换机组和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的接口作为管理端,管理端向发送端发送定向指令以控制发送端将对应的以太网业务数据流发送至接收端相应的端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层交换机组包括第一交换机(1)、第二交换机(2)和第三交换机(3),第一交换机(1)的物理端口P11与第二交换机(2)的物理端口P21连接,第一交换机(1)的物理端口P12与第三交换机(3)的物理端口P31连接,第二交换机(2)的物理端口P22、第三交换机(3)物理端口P32分别与中间网络设备连接,第二交换机(2)的物理端口P23与第三交换机(3)物理端口P33之间通过以太网连接,第一交换机(1)的端口P13与计算机连接。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发送端将待发送以太网数据流按照MAC地址、IP地址或者TCP/UDP端口进行分类,生成与LACP组内各物理端口对应的聚合ID;S2、发送端按照聚合ID,将待发送以太网数据流通过LACP协议随机分发至LACP组内各个物理端口上;S3、管理端向发送端发送指令,该指令携带有需要定向的以太网数据流的MAC地址、IP地址信息;S4、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将需要定向的以太网数据流从整个以太网数据流中抽取出来并通过访问控制表ACL发送至LACP组内各物理端口上;S5、接收端将LACP组内各物理端口接收到的数据作为一个逻辑端口的数据交由第一交换机(1)进行解析处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的发送端在LACP组内物理端口数量或状态发生变化时,通过调整聚合ID与LACP组内物理端口的对应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震斌干开峰李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环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