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锁及应用其的门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825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子锁及应用其的门禁系统,通过锁盒安装在门体的边缘,锁盒内设有电磁铁、自锁机构和锁舌,电磁铁设于锁舌的一侧,锁舌的另一侧对应设有门框,自锁机构的一端与锁舌的一端相连接,自锁机构另一端设于锁盒内,电磁铁能够相对锁舌做往返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开门时,电磁铁受电力控制向远离锁舌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脱离了对锁舌的限制,当拉动门体时门框迫使锁舌绕第一转轴沿正方向转过一定角度,门即可打开;同时,自锁机构随着门的打开角度转出锁盒。关门时门框首先碰到自锁机构,自锁机构转动其前端顶在了锁舌的尾部,锁舌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完成关门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用性较强,安全方便。

Electronic lock and access control system using 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nic lock and its application access control system, through the lock box is installed on the door body on the edge of the lock box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magnet, a self-locking mechanism and a lock tongue, a lock tongue side of electromagnet, corresponding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lock tongue is provided with the door frame, one end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of the lock tongue locking the other end is arranged in the lock mechanism, the electromagnet can do reciprocating motion relative to the lock tongue.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 the door, the electromagnet by power control to move a certain distance away from the lock tongue, out of the lock tongue, when pulling the door body when the door to force the lock tongue rotates about a first axis along the positive direction rotates a certain angle, the door can be opened;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door opening angle of self-locking mechanism out of the lock box. When the door closes, the door frame first meets the self-locking mechanism, and the self-locking mechanism rotates, the front end of the self-locking mechanism is at the tail of the lock tongue, and the lock tongue rotates throug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o complete the closing ac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trong versatility and convenient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锁及应用其的门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
,特别涉及电子锁及应用其的门禁系统。
技术介绍
早在5000多年前人类社会私有制产生时,锁也同时产生了。诗人木心说,“你锁了,人家就懂了”,可见,锁具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安全和隐私保护上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近几年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锁的结构和机理做了大量研究,各种锁具和门禁系统层出不穷。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锁主要分为机械锁和电子锁两种,机械锁的内部各个部件之间通过机械连接,生活中应用广范,这种锁无需通电,钥匙容易被复制,安全性较差。电子锁的开锁装置通过电力控制,主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生物识别技术锁等越来越高级安全的锁。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锁的机械部分主要分为马达机构和电磁铁机构。马达机构多数是通过齿轮组减速带动锁机构移动,结构复杂不便;电磁铁是通过磁力动作解脱控制点,将门打开。目前的电子锁不能通用,结构比较复杂,只能用到专业的保险箱或储物柜上。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电子锁,通过锁盒安装在门体的边缘,锁盒内设有电磁铁、自锁机构和锁舌,电磁铁设于锁舌的一侧,锁舌的另一侧对应设有门框,自锁机构的一端与锁舌的一端相连接,自锁板另一端设于锁盒内,电磁铁能够相对锁舌做往返运动,当电磁铁的一端远离锁舌时,锁舌以能够绕第一转轴进行自由转动,当锁舌绕第一转轴向正方向进行转动进行解锁时,自锁板能够绕第二转轴进行转动从锁盒中伸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磁铁受力时抵压在锁舌上,保证锁舌的足够强度,保证锁的安全性和牢固性,当导电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力,电磁铁受磁力控制向远离锁舌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脱离了对锁舌的限制,当拉动门体时门框迫使锁舌绕第一转轴沿正方向转过一定角度,门即可打开;锁舌转动到一定角度进行开门的同时,自锁机构随着门的打开角度转出锁盒,开门动作完成。关门时门框首先碰到自锁机构,自锁机构转动其前端顶在了锁舌的尾部,锁舌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完成关门动作。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锁,结构简单,通用性较强,可以用于房屋大门、柜门、抽屉等各种门上,安全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锁还包括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于锁盒上,第一扭簧的另一端与锁舌相抵。其有益效果是,第一扭簧为定位扭簧,在开门时,门框挤压锁舌转动一定角度,锁舌转动压紧并带动第一扭簧转动,由于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于锁盒上,当第一扭簧另一端随锁舌运动时,第一扭簧通过弹力即可将锁舌推动到开锁状态,简单方便;关门到位后,第一扭簧通过弹力把锁舌推动到待开门状态,电磁铁断电重新紧紧地抵住锁舌,实现电子锁的关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锁机构为自锁板。其有益效果是,自锁机构可以为自锁板,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部件或弹性部件,增加整个装置的灵活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锁板与锁舌可拆卸连接,电子锁还包括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与自锁板的一端相连。其有益效果是,在开门时,锁舌进入锁盒,随着开门角度变大,第二扭簧带动自锁板转出锁盒;关门时,门框带动自锁板转动,自锁板被推进锁盒中,第二扭簧恢复到待开锁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锁板与锁舌一体成型。其有益效果是,自锁板与锁舌连接牢固,不易松散,锁舌与自锁板动作连贯性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舌上设有卡槽,卡槽与电磁铁的一端相配合,电磁铁抵住卡槽时,能够阻止锁舌沿正方向进行转动。其有益效果是,设有卡槽,当电磁铁受力靠近锁舌时,可以刚好抵进卡槽内,从而保证电磁铁与锁舌配合紧密牢固,不易松动移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盒内设有电磁座,电磁座内设有感应线圈,电磁铁的一端伸进电磁座,电磁铁的另一端与锁舌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感应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力,电磁铁在磁力作用下进行运动,实现门的开锁和锁定,将感应线圈置于电磁座内,简单方便,易于安装,且防止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磁铁上还套有弹簧,电磁铁一端设有阻挡件,弹簧一端连接电磁座,弹簧的另一端与阻挡件相连接。其有益效果是,电磁铁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相对电磁座和锁舌进行运动,当电磁铁向电磁座方向进行运动时,通过阻挡件对弹簧产生压力,弹簧形变对电磁铁产生反向的弹力,待感应线圈不再通电,电磁铁失去磁力作用,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伸出电磁座,向锁舌方向进行运动,从而抵住锁舌,保证门不能被打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应急拨扭,应急拨扭的一端与电磁铁相连接,应急拨扭的另一端配套有拨片。其有益效果是,断电时,将拨片插入应急拨扭的驱动孔,通过旋动拨片,应急旋钮的拨叉带动电磁铁运动,可将电磁铁的位置进行拨动,从而使电磁铁紧紧抵住锁舌或脱离锁舌,实现锁门和开锁的状态;设有应急拨扭,从而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钥匙将门进行打开或关闭,实现应急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禁系统,包括上述电子锁。其有益效果是,该门禁系统可以用于抽屉、房间、柜子、等各个门上,可以采用指纹、密码、虹膜等各种方式控制电磁铁的移动,并结合机械钥匙进行解锁,不仅方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更大大提高了门禁系统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子锁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电子锁在解锁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电子锁在解锁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电子锁在解锁前锁舌与第一扭簧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电子锁在解锁后锁舌与第一扭簧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电子锁在解锁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电子锁在解锁前锁舌与第一扭簧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7所示电子锁在解锁后锁舌与第一扭簧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电子锁的应急拨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锁。如图所示,该装置通过锁盒3安装在门体1的边缘,锁盒底座31上设有4个固定孔32,锁盒3通过固定孔32固定在门体1上。锁盒3内设有电磁铁5、自锁机构和锁舌8,电磁铁5设于锁舌8的一侧,锁舌8的另一侧对应设有门框2。其中,锁盒3内还设有电磁座4,电磁座4内设有感应线圈,将感应线圈置于电磁座4内,简单方便,易于安装,且防止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电磁铁5的一端伸进电磁座4,电磁铁5的另一端与锁舌8相配合,从而,感应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力,电磁铁5在磁力作用下进行运动,当电磁铁远离锁舌8时,锁舌8失去电磁铁5的抵制作用,能够绕第一转轴81进行转动,实现门的开锁动作。当拉动门体1时,门框2迫使锁舌8绕第一转轴81沿正方向(附图中逆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门即可打开。为了进一步实现电磁铁5对锁舌8的控制,电磁铁5上还套有弹簧6,电磁铁5一端设有阻挡件51,弹簧6一端连接电磁座4,弹簧6的另一端与阻挡件51相连接。电磁铁5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相对电磁座4和锁舌8进行运动,当电磁铁5向电磁座4方向进行运动时,通过阻挡件51对弹簧6产生压力,弹簧6形变对电磁铁5产生反向的弹力,待感应线圈断电时,电磁铁5失去磁力作用,在弹簧6弹力作用下伸出电磁座4,向锁舌8方向进行运动,从而来抵住锁舌8,防止锁舌8运动保证门被紧锁住。为了方便电磁铁5与锁舌8的配合,锁舌8上设有卡槽82,卡槽82与电磁铁5的一端相配合,当电磁铁5受力靠近锁舌8时,可以恰好抵进卡槽8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锁及应用其的门禁系统

【技术保护点】
电子锁,通过锁盒(3)安装在门体(1)的边缘,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盒(3)内设有电磁铁(5)、自锁机构和锁舌(8),所述电磁铁(5)设于所述锁舌(8)的一侧,所述自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锁舌(8)的一端相连接,自锁机构的另一端设于锁盒(3)内,所述电磁铁(5)能够相对所述锁舌(8)做往返运动,当所述电磁铁(5)的一端远离所述锁舌(8)时,所述锁舌(8)能够绕第一转轴(81)进行自由转动,当所述锁舌(8)绕第一转轴(81)向正方向进行转动时,所述自锁机构能够转动从锁盒(3)中转出。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锁,通过锁盒(3)安装在门体(1)的边缘,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盒(3)内设有电磁铁(5)、自锁机构和锁舌(8),所述电磁铁(5)设于所述锁舌(8)的一侧,所述自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锁舌(8)的一端相连接,自锁机构的另一端设于锁盒(3)内,所述电磁铁(5)能够相对所述锁舌(8)做往返运动,当所述电磁铁(5)的一端远离所述锁舌(8)时,所述锁舌(8)能够绕第一转轴(81)进行自由转动,当所述锁舌(8)绕第一转轴(81)向正方向进行转动时,所述自锁机构能够转动从锁盒(3)中转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还包括第一扭簧(9),所述第一扭簧(9)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锁盒(3)上,所述第一扭簧(9)的另一端与所述锁舌(8)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为自锁板(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板(7)与所述锁舌(8)可拆卸连接,所述电子锁还包括第二扭簧(10),所述第二扭簧(10)与所述自锁板(7)的一端相连。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一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奇点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