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8153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包括主风管以及连接在主风管上且与主风管相通的分支风管,分支风管包括两条弯管以及一条直管,每一条弯管包括连接管以及形成在连接管上的输送管,连接管的一端与主风管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输送管连接,且连接处呈弧形过渡,直管的一端与主风管连接,弯管以及直管的外管面上分别设有隔音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通过主风管以及分支风管的机构设计,并在分支风管的外管面上设有隔音毡,以降低噪音传播,使用户端的噪音降低,提高用户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安装变风量空调系统,以通过改变送风量来调节室温,具体为: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空调系统的风量(改变风量调节温度)来满足室内人员对房间不同温度的要求。变风量空调系统可以大幅度减少送风风机的动力耗能,据模拟测算,当风量减少到80%时,风机耗能将减少到51%;当风量减少到50%时,风机耗能将减少到15%,风机能耗小,比较节能,因此,变风量空调系统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现有的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空调系统的风量时,以调整风机转速,使气流产生波动频率,进而风管震动频率与气流波动频率发生共振,易产生噪音,影响用户,降低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降低噪音,提高使用效果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包括主风管以及连接在主风管上且与主风管相通的分支风管,分支风管包括两条弯管以及一条直管,每一条弯管包括连接管以及形成在连接管上的输送管,连接管的一端与主风管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输送管连接,且连接处呈弧形过渡,直管的一端与主风管连接,弯管以及直管的外管面上分别设有隔音毡。进一步的,所述主风管包括底板、形成在底板左右两端的侧板、形成在底板前端的前挡板、形成在底板后端的后挡板、盖设在两块侧板、前挡板和后挡板上的盖板。进一步的,每块所述侧板上对应地开设有第一通风孔,弯管通过第一橡胶管对应地连接在侧板上的第一通风孔处。进一步的,所述前挡板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孔,直管的一端通过第二橡胶管连接在前挡板上的第二通风孔处。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毡的厚度为20-30mm。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毡的厚度为25mm。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毡采用玻璃棉。进一步的,所述主风管的内表面设有镀锌层,镀锌层形成结晶花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通过主风管以及分支风管的机构设计,并在分支风管的外管面上设有隔音毡,以降低噪音传播,使用户端的噪音降低,提高用户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用以输送风量,具体包括主风管10以及连接在主风管10上且与主风管10相通的分支风管20,以将风量通过主风管10进入至若干分支风管20内,并由对应地分支风管20将风量输送至空调箱内,以保证输送风量的畅通。主风管10呈立方体壳状结构,包括底板11、形成在底板11左右两端的侧板12、形成在底板11前端的前挡板(图未标)、形成在底板11后端的后挡板13、盖设在两块侧板12、前挡板和后挡板13上的盖板14。主风管10采用钢板制成,且主风管10的内表面设有镀锌层,主风管10内表面的镀锌层形成结晶花纹,主风管10内不会出现锈斑、起皮等弊病,以防输送的风量中带有杂质。每块侧板12上对应地开设有第一通风孔(图未标),以供连接分支风管20,使主风管10的风量沿第一通风孔进入至分支风管20内。前挡板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孔,以供连接分支风管20,使主风管10的风量沿第二通风孔进入至分支风管20内。后挡板13上开设有进风孔131,以供风量由进风孔131进入至主风管10内。分支风管20采用钢管制成,分支风管20连接在主风管10上,用以引导主风管10内的风量,保证输送风量的畅通。分支风管20包括两条弯管21以及一条直管22,两条弯管21分别通过第一橡胶管201对应地连接在两块侧板12上的第一通风孔处。直管22的一端与主风管10连接,具体为,直管22的一端通过第二橡胶管202连接在前挡板上的第二通风孔处,使主风管10的风量沿第一通风孔以及第二通风孔进入至分支风管20的两条弯管21以及一条直管22内,保证输送风量的畅通。每一条弯管21包括连接管211以及形成在连接管211上的输送管212,连接管211的一端与主风管10连接,具体地,连接管211的一端通过橡胶管201与主风管10中的侧板12上的第一通风孔连接,连接管211的另一端与输送管212连接,且连接处呈弧形过渡,防止风量输送时遇阻产生波动频率,消除共振噪音,以使用户端的噪音降低,并进一步提高输送风量的效率。分支风管20中的弯管21以及直管22的外管面上分别设有隔音毡(图未示),以降低噪音传播,提高用户使用效果。具体地,隔音毡的厚度为20-30mm,优选地,隔音毡的厚度为25mm,以进一步降低噪音传播,本实施例中,隔音毡采用玻璃棉,玻璃棉的吸音性能好、耐腐蚀且化学性能稳定,以提高隔音毡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通过主风管10以及分支风管20的机构设计,并在分支风管20的外管面上设有隔音毡,以降低噪音传播,使用户端的噪音降低,提高用户使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管(10)以及连接在主风管(10)上且与主风管(10)相通的分支风管(20),分支风管(20)包括两条弯管(21)以及一条直管(22),每一条弯管(21)包括连接管(211)以及形成在连接管(211)上的输送管(212),连接管(211)的一端与主风管(10)连接,连接管(211)的另一端与输送管(212)连接,且连接处呈弧形过渡,直管(22)的一端与主风管(10)连接,弯管(21)以及直管(22)的外管面上分别设有隔音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管(10)以及连接在主风管(10)上且与主风管(10)相通的分支风管(20),分支风管(20)包括两条弯管(21)以及一条直管(22),每一条弯管(21)包括连接管(211)以及形成在连接管(211)上的输送管(212),连接管(211)的一端与主风管(10)连接,连接管(211)的另一端与输送管(212)连接,且连接处呈弧形过渡,直管(22)的一端与主风管(10)连接,弯管(21)以及直管(22)的外管面上分别设有隔音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管(10)包括底板(11)、形成在底板(11)左右两端的侧板(12)、形成在底板(11)前端的前挡板、形成在底板(11)后端的后挡板(13)、盖设在两块侧板(12)、前挡板和后挡板(13)上的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穗嘉梁伟杰陈守辉朱哲锋杨昭强林杰冯启浩肖承勇梁梓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