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式自动上锁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902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式自动上锁门,包括门框、位于所述门框内侧的门体、连接所述门框与所述门体的合页,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的结合面设置有静音边带,所述门体正面一侧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上设置有钥匙孔,所述门体正面的所述固定把手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读卡器,所述读卡器下方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所述门体正面与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红外感应器。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感应磁卡和钥匙开锁,操作方便,且能够通过所述卷簧自动进行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的合并,同时还能够通过红外检测自动上锁,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式自动上锁门
本技术属于家庭防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式自动上锁门。
技术介绍
防盗门已成为当今社会家庭防护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防护设备,但是传统的防盗门通常都需要在门关闭后通过钥匙进行落锁固定,才能够进行有效防盗,并且容易因遗忘导致防盗门没有及时落锁,从而引起家庭财产的丢失。申请号为:201320131936.9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一种智能感应门,其中,包括:LED二极管、声光敏感应器,所述LED二极管安装在门框门角处;所述声光敏感应器安装在门板转轴处;所述LED二极管、声光敏感应器都与家用电源连接。所述声光敏感应器为4个。上述专利只能通过钥匙开锁,开锁功能单一,且不能自动落锁,导致安全隐患较大。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落锁,且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开门的防盗门结构,以解决上述专利和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感应式自动上锁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感应式自动上锁门,包括门框、位于所述门框内侧的门体、连接所述门框与所述门体的合页,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的结合面设置有静音边带,所述门体正面一侧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上设置有钥匙孔,所述门体正面的所述固定把手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读卡器,所述读卡器下方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所述门体正面与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红外感应器,所述门体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位于所述门体内部的电子门锁;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电性连接的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所述合页内侧设置有卷簧。上述结构中,所述门体可通过所述钥匙孔与门锁钥匙的配合或所述读卡器与感应磁卡的配合开启,所述门体开启后,所述合页内部的所述卷簧能够通过自身弹力使所述门体回弹,进而使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配合,当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接触配合后,所述控制模块能够通过所述采集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的检测信号,当信号显示所述门体外侧无人员流动时,即可控制所述电子门锁进行锁紧。进一步的,所述静音边带采用橡胶条制成,且粘接在所述门框与所述门体的配合处。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把手为固定安装,不可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合页共设置有两组,且每组所述合页内部均安装有所述卷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距所述门体底部50-70cm,且外侧设置有玻璃材质的防护板。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通过感应磁卡和钥匙开锁,操作方便,且能够通过所述卷簧自动进行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的合并,同时还能够通过红外检测自动上锁,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感应式自动上锁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感应式自动上锁门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框图。1、门体;2、控制器,201、采集模块,202、控制模块;3、第一红外感应器;4、控制面板;5、读卡器;6、固定把手,601、钥匙孔;7、静音边带;8、合页,801、卷簧;9、门框;10、第二红外感应器;11、电子门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感应式自动上锁门,包括门框9、位于门框9内侧的门体1、连接门框9与门体1的合页8,门体1与门框9的结合面设置有静音边带7,门体1正面一侧设置有固定把手6,固定把手6上设置有钥匙孔601,门体1正面的固定把手6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上安装有读卡器5,读卡器5下方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3,门体1正面与第一红外感应器3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红外感应器10,第一红外感应器3与第二红外感应器10用于通过接收反射的红外信号对门体1外部有无人员流动进行自动检测,门体1内部安装有控制器2,控制器2电性连接有位于门体1内部的电子门锁11,电子门锁11可通过钥匙开启,也可通过电子控制感应开锁;控制器2包括与第一红外感应器3与第二红外感应器10电性连接的采集模块201、控制模块202;合页8内侧设置有卷簧801,卷簧801可通过自身弹力在门体1开启后辅助其进行回弹闭合。上述结构中,门体1可通过钥匙孔601与门锁钥匙的配合或读卡器5与感应磁卡的配合开启,门体1开启后,合页8内部的卷簧801能够通过自身弹力使门体1回弹,进而使门体1与门框9配合,当门体1与门框9接触配合后,控制模块202能够通过采集模块201接收第一红外感应器3与第二红外感应器10的检测信号,当信号显示门体1外侧无人员流动时,即可控制电子门锁11进行锁紧。进一步的,静音边带7采用橡胶条制成,且粘接在门框9与门体1的配合处,固定把手6为固定安装,不可转动,合页8共设置有两组,且每组合页8内部均安装有卷簧801,第一红外感应器3与第二红外感应器10距门体1底部70cm,且外侧设置有玻璃材质的防护板,控制面板4与控制模块202电性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感应式自动上锁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式自动上锁门,包括门框、位于所述门框内侧的门体、连接所述门框与所述门体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的结合面设置有静音边带,所述门体正面一侧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上设置有钥匙孔,所述门体正面的所述固定把手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读卡器,所述读卡器下方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所述门体正面与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红外感应器,所述门体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位于所述门体内部的电子门锁;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电性连接的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所述合页内侧设置有卷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式自动上锁门,包括门框、位于所述门框内侧的门体、连接所述门框与所述门体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的结合面设置有静音边带,所述门体正面一侧设置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上设置有钥匙孔,所述门体正面的所述固定把手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读卡器,所述读卡器下方设置有第一红外感应器,所述门体正面与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红外感应器,所述门体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位于所述门体内部的电子门锁;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与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电性连接的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所述合页内侧设置有卷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飚夏劲松刘志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业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