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面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4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羽毛面饰,它是由底托和在底托表面上各种不同部位粘贴的各种不同的羽毛或装饰物构成,底托上有往头上戴的绳,本羽毛面饰形态各异有自然型、动物型、恐怖型,是狂欢节、圣诞节等节日和化装舞会的理想面饰,又可做为观赏的羽毛工艺品。(*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羽毛面饰。目前所用的面饰没有用羽毛粘贴而成而是在面饰板上画出各种图案,不形象、生动、活泼。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构造轻巧、形态各异、自然型、动物型、恐怖型及色彩自然艳丽的羽毛面饰。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措施来达到的本羽毛面饰是在底托表面上各种不同部位粘贴有各种不同的羽毛和装饰物,底托的两边缘分别有一个孔,两孔内连接有绳。本技术还可以用以下途径来完成底托可以是眼眶形状的板,底托上有对称的两只眼形的孔。底托也可以是椭圆形的板,椭圆长轴上有对称的两只眼形的孔,两眼孔之间有鼻子状的凸起。底托还可以是上窄下宽的板,在宽窄交接的边缘上凸出一个吊耳,底托宽的部位有对称的两眼形的孔,两眼孔之间有鼻子状的凸起。羽毛面饰的眼孔周围可以用花边或与周围羽毛颜色不同的羽毛粘贴而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羽毛面饰采用各种野生飞禽和家禽羽毛,因此造型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即可做为面饰又可做为羽毛工艺品观赏。本技术如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是羽毛面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眼眶形状底托的示意图;图3是椭圆形底托的示意图;图4是椭圆形底托的A-A剖视图;图5是上窄下宽形底托的示意图;图6是上窄下宽形底托的B-B剖视图。本技术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羽毛面饰如图1所示,有底托1和在底托表面上各种不同部位粘贴的各种不同羽毛2和装饰物花边3、彩片4、彩珠5及绳6,眼孔8周围用花边或与周围羽毛颜色不同的羽毛粘贴而成。如图2所示底托可以是一个外形为眼眶形状的板,其上有对称的两只眼孔。如图3和图4所示,底托也可以是外形为一椭圆形的板,椭圆长轴上有对称的两只眼孔,两眼孔之间有鼻子状的凸起9。如图5和图6所示,底托还可以是上窄下宽的板,在宽窄交接的边缘上凸出一个吊耳10,底托宽的部位有对称的两眼孔,两眼孔之间有鼻子状的凸起。本羽毛面饰采用各种野生飞禽和家禽羽毛,如各种青花毛、珍珠毛、山鸡花毛、火鸡毛、孔雀翎等,在三种底托表面上的各种不同部位粘贴各种不同的羽毛,组合出各种形态各异如自然型、动物型、恐怖型,生动活泼的羽毛面饰。羽毛面饰只要将绳套在头上,眼睛孔对准眼睛,鼻子在底托的凸起处即配戴完好,本技术是狂欢节、圣诞节等节日和化装舞会的理想面饰,即有使用价值,又可做为观赏的羽毛工艺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羽毛面饰,其特征是在底托(1)表面上各种不同部位粘贴有各种不同的羽毛(2)和装饰物(3),底托的两边缘分别有一个孔(7),两孔内连接有绳(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毛面饰,其特征是在底托(1)表面上各种不同部位粘贴有各种不同的羽毛(2)和装饰物(3),底托的两边缘分别有一个孔(7),两孔内连接有绳(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面饰,其特征在于底托可以是眼眶形状的板,底托上有对称的两只眼形的孔(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面饰,其特征在于底托也可以是椭圆形的板,椭圆长轴上有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强杨英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畜产进出口公司毛加工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