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防泄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664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防泄漏系统,包括:设备终端、网络交换装置、数据隔离器、保密服务器,所述网络交换装置包括用于插接网线的网线接口、电子开关、网络交换机、控制器、通讯装置,所述数据隔离器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第二移位寄存器、第三移位寄存器、第四移位寄存器、光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数据防泄漏系统,通过两道物理隔离,提高了数据防泄漏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和可靠性。

Data leakage preven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particular to a data leakage prevention system, including: terminal equipment, network switching device, data confidentiality isolator, the network server, exchange apparatus includes a network interface, electronic switches, network switches, controller, communication cable device is inserted, the data including the first isolator the shift register and second shift register and third shift register and fourth shift registers, optocoupler. The data leakage prevention syste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anti attack 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ata leakage prevention system through two physical iso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防泄漏系统
本技术涉及信息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防泄漏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集团信息化的发展,集团内部单位都设有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运行在生产和办公的内部网络上,集团所有的重要数据都存储在内部网系统中。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集团内部业务正不断向外延伸,数据交互日益频繁。然而内部网系统中的一些重要数据不能随意在互联网上传输,需要特殊保护。为保证其内部系统的信息安全性,必须控制好这些数据信息,对其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一种方法是参考国家涉密计算机管理规定将内部网与外部网进行物理隔离,进而保障数据的安全。内部与外部网络做隔离处理后,一些信息的传递就会受到影响。外部网上数据要进入内网必须手工导入,内部网上的数据要在单位之间传递需要人工派送。随着业务应用的发展,有些数据需要实时传送,纯手工操作无法适用新的应用需求,因此需要把各个地方单位外部网络连接起来,通过网络传递。按照军工保密的要求,必须在内部和外部网之间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防范内部网的涉密文件泄漏到外部网络中。然而如何既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内外网络隔离,又能实现内外网络的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交换,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数据防泄漏系统,通过两道物理隔离,提高了数据防泄漏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和可靠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数据防泄漏系统,包括:设备终端、网络交换装置、数据隔离器、保密服务器,所述设备终端通过网线与所述网络交换装置连接,所述网络交换装置包括用于插接网线的网线接口、电子开关、网络交换机、控制器、通讯装置,所述网线接口的数据接收端和数据发送端分别通过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口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通讯装置与总控终端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隔离器连接,所述数据隔离器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第二移位寄存器、第三移位寄存器、第四移位寄存器、光耦,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和所述第三移位寄存器为串型输入、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和所述第四移位寄存器为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光耦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保密服务器连接,所述第三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保密服务器连接,所述第三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光耦与所述第四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四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数据防泄漏系统,通过在网络交换机前端设置电子开关,实现了对设备终端的权限设置,权限设置方便,并且通过硬件开关而非软件身份验证的方式来设置设备权限,提高了数据防泄漏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和可靠性;通过数据隔离器设置了终端设备与保密服务器间的第二道物理隔离,系统将上传数据的通道与下载数据通道分离开,实现系统中数据的单向无反馈传输,防止入侵者通过网络非法获取涉密资料。优选地,所述网络交换装置还包括微动开关、检测电路、报警器,所述网线接口上开有窗口,所述微动开关的动作簧片通过所述窗口延伸至所述网线接口内,所述微动开关的开关引脚与所述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报警器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CPU、FPGA、DSP、ARM或ASIC中的任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和所述第三移位寄存器选用74LS164芯片。优选地,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和所述第四移位寄存器选用74LS595芯片。优选地,所述报警器包括报警灯和蜂鸣器。优选地,所述网线接口为RJ-45接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防泄漏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防泄漏系统中的网络交换装置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防泄漏系统中数据隔离器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防泄漏系统中光耦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防泄漏系统中网络交换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防泄漏系统,包括:设备终端1、网络交换装置2、数据隔离器3、保密服务器4。设备终端1、网络交换装置2、数据隔离器3、保密服务器4之间通过网线顺序连接。系统中包括多个设备终端1。如图2所示,网络交换装置2包括用于插接网线的网线接口21、电子开关22、网络交换机23、控制器24、通讯装置25。网线接口21的数据接收端和数据发送端分别通过电子开关22与网络交换机23连接,即一个网线接口21对应有两个电子开关22,分别控制数据接收端、数据发送端与网络交换机23的通断。电子开关22可以是通过三极管、场效应管搭建的电路,电子开关22的控制端口与控制器24连接,通过控制器24给电子开关22的控制端口施加高电平或电平,控制网线接口21与网络交换机23的通断。控制器24通过通讯装置25与总控终端连接,通讯装置25可以是有线通讯装置25或无线通讯装置25,通过总控终端可以设置各个电子开关22的开闭,只有管理人员可以触碰到总控终端。网络交换机23的输出端与数据隔离器3连接,通过网络交换机能为子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以便连接更多的设备终端1。通过上述网络交换装置2,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权限,通过总控终端实现对终端设备连接保密服务器4的设置,假设终端设备A允许上传资料至保密服务器4,而不允许从保密服务器4下载资料,终端设备A的网络接口的数据接收端对应的电子开关22为K,数据发送端对应的电子开关22为J,则通过总控终端和控制器24打开电子开关K,关闭电子开关J,这样终端设备A的数据发送端与保密服务器4实现通路,而数据接收端与保密服务器4断开。如图3所示,数据隔离器3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31、第二移位寄存器32、第三移位寄存器33、第四移位寄存器34、光耦35。第一移位寄存器31的输入端与网络交换机23连接,第一移位寄存器3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光耦35与第二移位寄存器32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第二移位寄存器32的输出端与保密服务器4连接,第三移位寄存器33的输入端与保密服务器4连接,第三移位寄存器3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光耦35与第四移位寄存器34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第四移位寄存器34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23连接。其中,第一移位寄存器31和第三移位寄存器33为串型输入、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可以将串行传输的数据转化为并行传输的数据;第二移位寄存器32和第四移位寄存器34为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可以将并行传输的数据转化为串行传输的数据,第一移位寄存器31、第二移位寄存器32、第三移位寄存器33、第四移位寄存器34的并行位数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如采用8位、16位移位寄存器实现,也可以将多片移位寄存器串行使用实现更高位数的移位寄存器,具体实现方法为本领域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数据防泄漏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防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终端、网络交换装置、数据隔离器、保密服务器,所述设备终端通过网线与所述网络交换装置连接,所述网络交换装置包括用于插接网线的网线接口、电子开关、网络交换机、控制器、通讯装置,所述网线接口的数据接收端和数据发送端分别通过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口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通讯装置与总控终端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隔离器连接,所述数据隔离器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第二移位寄存器、第三移位寄存器、第四移位寄存器、光耦,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和所述第三移位寄存器为串型输入、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和所述第四移位寄存器为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光耦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保密服务器连接,所述第三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保密服务器连接,所述第三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光耦与所述第四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四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防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终端、网络交换装置、数据隔离器、保密服务器,所述设备终端通过网线与所述网络交换装置连接,所述网络交换装置包括用于插接网线的网线接口、电子开关、网络交换机、控制器、通讯装置,所述网线接口的数据接收端和数据发送端分别通过所述电子开关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口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通讯装置与总控终端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隔离器连接,所述数据隔离器包括第一移位寄存器、第二移位寄存器、第三移位寄存器、第四移位寄存器、光耦,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和所述第三移位寄存器为串型输入、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和所述第四移位寄存器为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光耦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保密服务器连接,所述第三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保密服务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祝青柳何华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