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兼容多种液晶屏的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63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时兼容多种液晶屏的电源电路,属于显示屏电路结构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源芯片U1、电压输出模块、采样反馈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电源芯片U1输入端与输入电压相连,所述电源芯片U1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模块相连,所述采样反馈模块与电源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相连;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液晶屏的主控芯片控制引脚相连,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输出端分别与电压输出模块和采样反馈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电源硬件兼容多个液晶屏,硬件电路不需要更改和变动;可以根据屏不同的参数,控制相对应的IO口控制多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A power supply circuit compatible with multiple LCD screen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wer supply circuit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a plurality of liquid crystal screens, and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display circui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power supply chip U1, voltage output module, sampling feedback module and switch control module; the power input end of the chip U1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voltage, the power supply chip U1 and the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output voltage of the sampling module, feedback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chip U1 feedback pin connected; main control chip input terminal of the switch control module and LCD control pin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switch control module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voltage output module and sampling feedback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power hardware compatible with multiple LCD screen, the hardware circuit does not need to change and chang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creen parameters, control the corresponding IO control multi screen,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兼容多种液晶屏的电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显示屏电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兼容多种液晶屏的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电子设备的使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消费类电子,特别是Wifi网络以及4G网络的普及,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移动式平板电脑MID(MobileInternetDevice)的迅猛发展,MID在人们生活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现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因此平板电脑尺寸会越来越多样化,同一结构可以装配很多尺寸的屏会是一个发展的趋势。目前市场上大部分MID的都是一个硬件电路对应一款屏,每换一款屏就需要重新打板贴片,这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去设计与维护,还产生很多资源的浪费,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同时兼容多种液晶屏的电源电路。本技术包括电源芯片U1、电压输出模块、采样反馈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电源芯片U1输入端与输入电压相连,所述电源芯片U1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模块相连,所述采样反馈模块与电源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相连,用于通过采样反馈电阻对电源芯片U1的输出电压进行采样;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液晶屏的主控芯片控制引脚相连,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输出端分别与电压输出模块和采样反馈模块相连,用于通过控制与之相连的电压输出模块、采样反馈模块的开关限定所述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电压。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芯片U1设有5个引脚,其中,第5引脚为电源输入引脚,与输入电压相连,第4引脚为高电平有效使能引脚;第2引脚接地;第3引脚为电压反馈引脚;第1引脚为与电压输出模块相连的SW引脚。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包括电感L1、双向二极管D1、双向二极管D3、二极管D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阻R7、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其中,所述电感L1一端分别与输入电压和电源芯片U1的第5引脚相连,所述电感L1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1的第1引脚、二极管D2正极及电容C1、电容C9的一端相连,双向二极管D1第3脚与电容C1另一端相连,第2脚分别与电容C2、电阻R1一端相连,第1脚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电容C7、电容C4、电容C5、电阻R4、电阻R14一端及第一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电容C3一端及第二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C7和电阻R4另一端接电源芯片U1的第3引脚,所述双向二极管D3第3脚接电容C9另一端,第2脚接地,第1脚分别与电容C10、电阻R13、电容C11一端及第三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14另一端通过电阻R15分别与电阻R16、电容C12一端及第四电压输出端相连,电容C2、电阻R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10、电阻R13、电容C11、电阻R16、电容C12另一端接地。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1的栅极通过串联电阻R10与显示屏主控芯片的V_SET2引脚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栅极通过串联电阻R17与显示屏主控芯片的V_SET1引脚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栅极通过串联电阻R21与显示屏主控芯片的V_SET4引脚相连,所述三极管Q4的栅极通过串联电阻R24与显示屏主控芯片的V_SET3引脚相连;所述三极管Q1、Q2、Q3和Q4源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漏极通过电阻R8接电源芯片U1第3引脚,所述三极管Q2漏极通过电阻R9接电源芯片U1第3引脚,所述三极管Q3漏极通过电阻R19接第四电压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4漏极通过电阻R20接第四电压输出端。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采样反馈模块包括与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3引脚相连的采样反馈电阻R7,所述采样反馈电阻R7另一端接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四个三极管通过V_SET1,V_SET2,V_SET3,V_SET4控制三级管对采样反馈电阻和电阻分压电路实现相应的开关作用,以此来限定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四电压输出端的电压,达到一个电源硬件兼容多个液晶屏设计;硬件电路不需要更改和变动;可以根据屏不同的参数,控制相对应的IO口控制多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源芯片U1、电压输出模块、采样反馈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电源芯片U1输入端与输入电压相连,所述电源芯片U1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模块相连,所述采样反馈模块与电源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相连;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液晶屏的主控芯片控制引脚相连,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输出端分别与电压输出模块和采样反馈模块相连。其中,本例使用了EUP2570OIR1芯片作为电源芯片,所述电源芯片U1设有5个引脚,其中,第5引脚为电源输入引脚,也是系统电压引脚,接输入电压VBAT_LCD;第4引脚为使能引脚,即高电平有效使能引脚;第2引脚接地,即电源地引脚;第3引脚为电压反馈引脚;第1引脚为与电压输出模块相连的SW引脚,即为开关稳压器的开关节点。本例的电压输出模块包括电感L1、双向二极管D1、双向二极管D3、二极管D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阻R7、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其中,所述电感L1一端分别与输入电压和电源芯片U1的第5引脚相连,所述电感L1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1的第1引脚、二极管D2正极及电容C1、电容C9的一端相连,双向二极管D1第3脚与电容C1另一端相连,第2脚分别与电容C2、电阻R1一端相连,第1脚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电容C7、电容C4、电容C5、电阻R4、电阻R14一端及第一电压输出端LCD_AVDD相连,所述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电容C3一端及第二电压输出端LCD_VGH相连,所述电容C7和电阻R4另一端接电源芯片U1的第3引脚,所述双向二极管D3第3脚接电容C9另一端,第2脚接地,第1脚分别与电容C10、电阻R13、电容C11一端及第三电压输出端LCD_VGL相连,所述电阻R14另一端通过电阻R15分别与电阻R16、电容C12一端及第四电压输出端LCD_VCOM相连,电容C2、电阻R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10、电阻R13、电容C11、电阻R16、电容C12另一端接地。其中,电容C7、C2、C3、C4、C5、C10、C11为滤波电容,二极管D2为肖特基二极管,电容C1、C9为串联电容,电压输出端LCD_VGH、LCD_AVDD、LCD_VGL、LCD_VCOM为液晶屏的供电电压。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1的栅极通过串联电阻R10与显示屏主控芯片的V_SET2引脚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栅极通过串联电阻R17与显示屏主控芯片的V_SET1引脚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栅极通过串联电阻R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同时兼容多种液晶屏的电源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时兼容多种液晶屏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芯片U1、电压输出模块、采样反馈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电源芯片U1输入端与输入电压相连,所述电源芯片U1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模块相连,所述采样反馈模块与电源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相连;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液晶屏的主控芯片控制引脚相连,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输出端分别与电压输出模块和采样反馈模块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兼容多种液晶屏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芯片U1、电压输出模块、采样反馈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电源芯片U1输入端与输入电压相连,所述电源芯片U1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模块相连,所述采样反馈模块与电源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相连;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液晶屏的主控芯片控制引脚相连,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输出端分别与电压输出模块和采样反馈模块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芯片U1设有5个引脚,其中,第5引脚为电源输入引脚,与输入电压相连,第4引脚为高电平有效使能引脚;第2引脚接地;第3引脚为电压反馈引脚;第1引脚为与电压输出模块相连的SW引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出模块包括电感L1、双向二极管D1、双向二极管D3、二极管D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阻R7、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其中,所述电感L1一端分别与输入电压和电源芯片U1的第5引脚相连,所述电感L1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1的第1引脚、二极管D2正极及电容C1、电容C9的一端相连,双向二极管D1第3脚与电容C1另一端相连,第2脚分别与电容C2、电阻R1一端相连,第1脚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电容C7、电容C4、电容C5、电阻R4、电阻R14一端及第一电压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勇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道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